一种水冷压力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92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冷压力煲,包括煲体和设置于所述煲体的水箱,所述水箱具有储水腔及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具有可伸出所述煲体的活动段,所述活动段具有第一出水口,所述压力煲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煲体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相对于所述煲体具有收容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收纳盒具有容置槽,所述活动段能够收容于所述容置槽,所述收纳盒具有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第二出水口,且所述收纳盒在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置有导流板。应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自所述排水管流出的冷却液先流入所述容置槽,再由收纳盒的第二出水口流出,第二出水口处设置的导流板可以进一步对流出的冷却液起导流作用,避免了液体的四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压力煲
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压力煲。
技术介绍
电压力煲因具有烹饪温度高、烹饪快速、食物口感好等众多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传统的电压力煲在烹饪结束后因煲体内部存在高压,无法实现快速开盖,延长了用户等待的时间,降低了用户体验。为解决电压力煲不能即时开盖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水冷煲盖的方案,具体而言,在煲体设置储水箱,在煲盖设置能够与储水箱连通的冷却器,以将储水箱内的冷却水通入冷却器内,降低煲盖的温度,进而快速降低煲体内的压力,达到快速开盖的目的。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储水箱内的冷却液会发生变质,因此需要经常更换储水箱内的冷却液。现有的储水箱在电压力煲上的安装方式有两种:储水箱可拆卸地安装于煲体,当需要更换储水箱内的冷却液时,直接将储水箱从煲体上拆卸下来,以倒出储水箱内的冷却液,并导入新的冷却液至储水箱内,以完成冷却液的更换,该种换液方式比较麻烦,尤其是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用户而言,该换液方式相对繁琐,用户体验不佳。储水箱不可拆地安装于煲体,为实现冷却液的更换,设置与储水箱连通的排水管进行排液,通过在储水箱开设注液口进行新的冷却液的注入。为方便排水管的存储收纳,保证电压力煲外观的美观性,需要收纳盒对排水管(尤其对排水管的排水段)进行固定安装。为方便冷却液的排出,避免冷却液在排出端四溅,现有的排水管一般做的较长,即排水管的排水口即为冷却液的最终排出口,较长的排水管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对于排水管的收纳带来很大的挑战,相应的收纳盒及煲体结构均需整改以适应较长长度的排水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将排水管做短以使其排水口位于收纳盒以内时,则存在冷却液从收纳盒流出时,会导致流水无规律四溅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冷压力煲,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冷压力煲,包括煲体和设置于所述煲体的水箱,所述水箱具有储水腔及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具有可伸出所述煲体的活动段,所述活动段具有第一出水口,所述压力煲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煲体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相对于所述煲体具有收容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收纳盒具有容置槽,所述活动段能够收容于所述容置槽,所述收纳盒具有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第二出水口,且所述收纳盒在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置有导流板。本技术中的所述水冷压力煲还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所述收纳盒包括基体及与所述基体的一端相连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煲体卡合的卡块,通过按压所述按压板可实现所述收纳盒由所述收容状态向所述展开状态的切换。所述收纳盒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基体两侧的挡水板,所述基体与所述挡水板配合形成所述容置槽;所述挡水板靠近所述按压板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按压板的避让缺口。所述挡水板在所述避让缺口位置处的高度高于所述导流板的高度。在所述收容状态下,所述按压板的部分区域凸出于所述煲体。所述按压板具有与所述基体相连的固定端,以及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自由端;所述收纳盒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按压板的变形量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基体相连,另一端朝向所述按压板的自由端延伸;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限位部。在所述收容状态下,所述基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煲体的外表面平齐。所述储水腔具有下底面,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出水口及所述第二出水口的位置高度均可低于所述储水腔下底面的位置高度。所述基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煲体铰接,所述排水管具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排水管处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基体与所述煲体的铰接处,所述煲体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导向滑槽,所述挡水板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导向缺口。所述排水管还具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塞子,且所述塞子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排水管相连。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的所述排水管长度较短,制造成本较低,所述收纳盒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既可以起到容纳排水管的活动段的作用,方便了排水管的存储收纳以及随收纳盒的运动而运动,且自所述排水管流出的冷却液可以先流入所述容置槽,再由收纳盒的第二出水口流出,第二出水口处设置的导流板可以进一步对流出的冷却液起导流作用,避免了液体的四溅,降低了用户的清理难度和清理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2.本技术中的所述收纳盒具有按压板,通过按压所述按压板可实现所述收纳盒由收容状态向展开状态的切换,作为优选,在所述收容状态下,所述按压板的部分区域凸出于所述煲体,一方面可以直观地提醒用户收纳盒及排水管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方便用户按压所述按压板,实现收纳盒的快速打开,用户体验佳。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收纳盒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按压板的变形量的限位部,通过设置所述限位部,可以对按压板的运动行程进行限制,防止因反复过度按压所述按压板,而使按压板发生疲劳破坏,延长了所述收纳盒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收纳盒的所述第二出水口以及导流板均形成于所述限位部,从而使所述限位部承担了多重角色,实现了一件多用。4.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收纳盒的一端与煲体铰接,另一端与煲体卡接。当需要展开所述收纳盒时,所述收纳盒可绕其与煲体的铰接处旋转打开,既避免了收纳盒脱离煲体而造成遗失,又可使收纳盒对正在排水的排水管形成支撑,方便了排水。当需要收容所述收纳盒时,收纳盒可绕其与煲体的铰接处向上旋转,并卡入与煲体的卡接位置处,方便了收纳盒与排水管的收纳,提升了用户体验。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收纳盒在收容状态下,收纳盒基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煲体的外表面基本平齐,不仅保证了收容状态下所述压力煲整体外观的一致性,而且还可避免因收纳盒与煲体外表面不平,而在产品包装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在防撞泡沫的与煲体凸出部位或凹进部位相对的位置设置凹陷或凸出,以防止压力煲晃动,所带来的包装成本的增加。6.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水管还具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塞子,塞子的设置可以避免展开所述收纳盒的过程中,冷却液提前从排水管流出而导致飞溅,且所述塞子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排水管相连,可避免塞子的丢失,大幅提升了用户的体验。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压力煲中的收纳盒处于收容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压力煲中的收纳盒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收纳盒和所述排水管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收纳盒的立体图。其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压力煲,包括煲体和设置于所述煲体的水箱,所述水箱具有储水腔及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具有可伸出所述煲体的活动段,所述活动段具有第一出水口,所述压力煲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煲体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相对于所述煲体具有收容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收纳盒具有容置槽,所述活动段能够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其特征在于,/n所述收纳盒具有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第二出水口,且所述收纳盒在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置有导流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压力煲,包括煲体和设置于所述煲体的水箱,所述水箱具有储水腔及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具有可伸出所述煲体的活动段,所述活动段具有第一出水口,所述压力煲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煲体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相对于所述煲体具有收容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收纳盒具有容置槽,所述活动段能够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盒具有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第二出水口,且所述收纳盒在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置有导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压力煲,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盒包括基体及与所述基体的一端相连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煲体卡合的卡块,通过按压所述按压板可实现所述收纳盒由所述收容状态向所述展开状态的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压力煲,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盒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基体两侧的挡水板,所述基体与所述挡水板配合形成所述容置槽;
所述挡水板靠近所述按压板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按压板的避让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冷压力煲,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水板在所述避让缺口位置处的高度高于所述导流板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压力煲,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收容状态下,所述按压板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廖祥林章君广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