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松晓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复合益生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858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复合益生菌,所述益生菌为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杆菌四个单一菌种,培养基为鲜羊奶、苹果汁、蒸馏水,经过特殊发酵生成高效复合益生菌,四大有益菌一起发挥作用,先改变幽门螺旋杆菌生存环境,再清除胃部幽门螺杆菌,然后抑制其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有主要原料为有益微生物,不同于其他激素类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中不含抗生素,同时通过拮抗,占位等效应快速防止幽门螺旋杆菌的产生和反复生长。而且生产成本低廉,原料容易获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复合益生菌
本专利技术属于益生菌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复合益生菌。
技术介绍
胃病种类多、成因复杂。慢性胃炎,指因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的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属第一位,其发病率也会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其病因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受到刺激性物质的伤害、药物的刺激、外部环境改变、生活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引起的。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生存能力极强,它可以寄生在胃粘膜,藏在胃小凹中,既能避免胃酸环境的影响,也不易随着食物排出体外。但它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毒素,破坏胃粘膜,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等疾病,逐步发展为胃溃疡甚至胃癌!早在1994年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纳入到了Ⅰ类人类致癌物,致癌风险确认无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展到胃癌,还需要经历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四个阶段。因此,只要及时阻断肠上皮化生及之前的病变,同时清除幽门螺杆菌,就能阻止胃癌的发生。若确诊已感染幽门螺杆菌,也请遵照医嘱服用一周大剂量的抗生素,1个月后再去复查一次直到消除幽门螺杆菌!但这并不是结束,因为幽门螺杆菌有极强的存活性,再感染的几率也是极高的,这就意味着,可能会反复的吃抗生素消除它,但服用抗生素过多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反而更容易生病了!现在基本采用三联或四联抗生素疗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其副作用大日渐明显,产生病毒的耐药性。所以截止2017年,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不降反升,达到了60%,感染人数达到近8亿,抗生素治疗对於细菌无专一性,好菌坏菌皆杀,破坏肠胃自然生态,造成恶心、腹泻、腹胀等肠胃不适等副作用。抗生素治疗若未完全将细菌消除,存活的细-菌极有可能产生抗药性,导致将来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困扰。2014年刊登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对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而言,益生菌是安全有效的。研究者们发现,如果让这些特殊的实验老鼠摄入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细菌就会很容易在它们的胃里生长繁殖。但是,如果事先用添加了益生菌的食物喂养无菌鼠几天,然后再让它们摄入幽门螺旋杆菌,那么这些老鼠对这种细菌就具有了很强的抵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三联或四联抗生素疗法这一缺点,研制出了简易、低成本、高效、不会产生抗药性的复合益生菌治疗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安全,成本低廉的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复合益生菌。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复合益生菌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按照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杆菌:葡萄糖:蒸馏水=2-4:4-8:4-7:6-10:5-8:20-28的比例混合后,搅拌并静置4小时进行活化;用苹果汁、鲜羊奶和蒸馏水配制成培养基,其中苹果汁的比例为5-10%,鲜羊奶的比例为5-8%,培养基为自然PH值,然后在115℃下蒸汽高压灭菌15分钟;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接入已经活化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杆菌菌液,接种量为2%-5%;接种后,先在温度为32℃,转速为150r/min情况下发酵15-20小时,然后再在26℃,100r/min情况下发酵6-10小时;静置3-5小时后过滤,灌装即可得到上述复合益生菌。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益生菌为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杆菌四个单一菌种,培养基为鲜羊奶、苹果汁、蒸馏水,经过特殊发酵生成高效复合益生菌,四大有益菌一起发挥作用,先改变幽门螺旋杆菌生存环境,再清除胃部幽门螺杆菌,然后抑制其生长。因为需要消化美食,胃中属于强酸环境,很多有害和有益菌都无法在胃中生存,只有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鼠李糖杆菌形成的复合益生菌可以,所以一般的益生菌都会被胃酸杀死丧失其活性,更不需要说被人体吸收发挥作用了,死掉的益生菌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本专利技术中所有主要原料为有益微生物,不同于其他激素类产品。技术关键点为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杆菌的比例,以及培养基构成。本专利技术由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等单一菌种经过特殊工艺研制而成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液。每毫升含有益总菌数≥200亿CFU。本专利技术产品中不含抗生素,同时通过拮抗,占位等效应快速防止幽门螺旋杆菌的产生和反复生长。而且生产成本低廉,原料容易获取。本专利技术产品破坏胃幽门螺旋杆菌所产生的“氨云”保护层,让其无法抵抗胃液的杀菌作用。而且与胃幽门螺旋杆菌竞争胃黏膜上皮表面之生存附着空间,使胃幽门螺旋杆菌失去生存优势,抑制发炎反应与帮助胃黏膜修护。(1)破坏保护层,益生菌经过排泄一些抗细菌粘附的活性物质或某种抗菌物质,到达阻挠幽门螺杆菌对胃上皮细胞粘附。(2)修复受损胃黏膜,平衡胃酸菌株配比,迅速吸收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有害炎性物质,平衡胃酸分泌。(3)提升胃免疫,重建免疫屏障。能够显著提升胃免疫系统以及胃部淋巴免疫系统功能,重建微生态免疫屏障,形成新的胃内微生态平衡系统,提升人体对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力,防止幽门螺杆菌反弹。(4)调理肠道菌群,削减不良反响:本专利技术产品可调理肠道菌群失调,坚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防止抗生素带来不良影响(拉肚子/便秘等)。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复合益生菌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按照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杆菌:葡萄糖:蒸馏水=2-4:4-8:4-7:6-10:5-8:20-28的比例混合后,搅拌并静置4小时进行活化;用苹果汁、鲜羊奶和蒸馏水配制成培养基,其中苹果汁的比例为5-10%,鲜羊奶的比例为5-8%,培养基为自然PH值,然后在115℃下蒸汽高压灭菌15分钟;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接入已经活化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杆菌菌液,接种量为2%-5%;接种后,先在温度为32℃,转速为150r/min情况下发酵15-20小时,然后再在26℃,100r/min情况下发酵6-10小时;静置3-5小时后过滤,灌装即可得到上述复合益生菌。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0毫升,一日三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服药不得少于二个疗程,服药禁忌:忌食抗生素。本专利技术复合益生菌的临床观察资料1、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是在患者或家属自愿前提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使用本专利技术复合益生菌治疗;对照组100例,四联疗法(奥美拉唑20毫克餐前30分钟服用。枸橼酸铋钾220毫克,餐前30分钟服用。克拉霉素500毫克,餐后立服,阿莫西林一千毫克,餐后立服。)。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检测值<100。好转:症状减轻。检测值>100.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检测值>100。3、结果分析疗效比较(见下表)组别例数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复合益生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n按照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杆菌:葡萄糖:蒸馏水=2-4:4-8:4-7:6-10:5-8:20-28的比例混合后,搅拌并静置4小时进行活化;/n用苹果汁、鲜羊奶和蒸馏水配制成培养基,其中苹果汁的比例为5-10%,鲜羊奶的比例为5-8%,培养基为自然PH值,然后在115℃下蒸汽高压灭菌15分钟;/n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接入已经活化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杆菌菌液,接种量为2%-5%;/n接种后,先在温度为32℃,转速为150r/min情况下发酵15-20小时,然后再在26℃,100r/min情况下发酵6-10小时;/n静置3-5小时后过滤,灌装即可得到上述复合益生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复合益生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按照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杆菌:葡萄糖:蒸馏水=2-4:4-8:4-7:6-10:5-8:20-28的比例混合后,搅拌并静置4小时进行活化;
用苹果汁、鲜羊奶和蒸馏水配制成培养基,其中苹果汁的比例为5-10%,鲜羊奶的比例为5-8%,培养基为自然PH值,然后在115℃下蒸汽高压灭菌15分钟;
培养基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松晓
申请(专利权)人:薛松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