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叶青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79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包括调节杆、限位套、弹性片和口腔支撑片,所述调节杆螺纹固定在限位套中央的螺纹孔中,所述限位套的上端设有口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缩口管,两根所述弹性片对称设置在调节杆的顶端且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两根所述弹性片的顶端均伸出缩口管并随着调节杆沿着限位套向下运动而逐渐受缩口管的压迫从而相互靠近,所述口腔支撑片可拆卸固定在在弹性片的顶端,能够实现患者口腔的可调节扩张,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扩张器的
,特别是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病人进行口腔检查或手术时,需要病人长时间地最大限度地张口。病人由于长时间的主动张口,容易造成口腔肌肉疲劳,因此医院通常需要借助扩口器来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机械扩张。现有的扩口器大多为一次性医疗器具,尺寸固定,不能根据患者口腔大小进行自主调节,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扩口器与患者口部大小不匹配的问题,不但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还导致医院需要库存多种不同尺寸的扩口器,十分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能够实现患者口腔的可调节扩张,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包括调节杆、限位套、弹性片和口腔支撑片,所述调节杆螺纹固定在限位套中央的螺纹孔中,所述限位套的上端设有口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缩口管,两根所述弹性片对称设置在调节杆的顶端且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两根所述弹性片的顶端均伸出缩口管并随着调节杆沿着限位套向下运动而逐渐受缩口管的压迫从而相互靠近,所述口腔支撑片可拆卸固定在在弹性片的顶端。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套包括直筒管和扩口管,所述直筒管的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扩口管位于直筒管之上。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套的外壁上环绕设有若干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扩口管和直筒管的外壁相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直筒管的外壁上设有防滑套。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设有把手。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的外壁上设有指示刻度。作为优选,所述口腔支撑片包括支撑片主体和插块,所述支撑片主体的两侧向中央弯曲形成口腔夹道,所述支撑片主体呈C字形,所述支撑片主体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条,所述插块固定在凸条的底端,所述弹性片的顶端设有插口,所述插块插接固定在插口之内。作为优选,还包括旋块,所述旋块通过轴承可转动固定在调节杆的顶端,所述弹性片的底端可拆卸固定在旋块的顶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杆和直筒管之间的螺纹配合,使位于调节杆顶端的两根弹性片在随之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受缩口管的压迫而弯曲,进而调节位于弹性片顶端的口腔支撑片的间距,实现患者口腔的可调节扩张,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顶部的口腔支撑片在每一次使用后可拆下更换,干净卫生;通过在调节杆上设置指示刻度,便于观测调节杆在直筒管内的旋动距离;通过在限位套的外壁上环绕设置若干根加强筋,可在降低缩口管厚度,减轻缩口管重量的同时,避免缩口管变形;通过在直筒管的外壁上设置防滑套,避免使用者在抓握直筒管时打滑;通过使支撑片主体的两侧向中央弯曲形成口腔夹道,便于患者口部的固定;通过设置凸条,有效延长支撑片主体与弹性片的间距,避免污染下部结构;通过在调节杆的顶端设置可转动的旋块,避免弹性片随着调节杆转动,便于口腔支撑片间距的微调。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在去除限位套后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在去除口腔支撑片后的主视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的口腔支撑片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的支撑片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杆、11-外螺纹、12-把手、13-指示刻度、2-限位套、21-直筒管、211-内螺纹、22-缩口管、23-加强筋、24-防滑套、3-弹性片、31-插口、4-口腔支撑片、41-支撑片主体、411-口腔夹道、412-凸条、42-插块、5-旋块。【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包括调节杆1、限位套2、弹性片3和口腔支撑片4,所述调节杆1螺纹固定在限位套2中央的螺纹孔中,所述限位套2的上端设有口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缩口管22,两根所述弹性片3对称设置在调节杆1的顶端且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两根所述弹性片3的顶端均伸出缩口管22并随着调节杆1沿着限位套2向下运动而逐渐受缩口管22的压迫从而相互靠近,所述口腔支撑片4可拆卸固定在在弹性片3的顶端。所述调节杆1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1,所述限位套2包括直筒管21和扩口管22,所述直筒管21的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11相配合的内螺纹211,所述扩口管22位于直筒管21之上。所述限位套2的外壁上环绕设有若干根加强筋23,所述加强筋2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扩口管22和直筒管21的外壁相固定。所述直筒管21的外壁上设有防滑套24。所述调节杆1的底端设有把手12。所述调节杆1的外壁上设有指示刻度13。所述口腔支撑片4包括支撑片主体41和插块42,所述支撑片主体41的两侧向中央弯曲形成口腔夹道411,所述支撑片主体41呈C字形,所述支撑片主体41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凸条412,所述插块42固定在凸条412的底端,所述弹性片3的顶端设有插口31,所述插块42插接固定在插口31之内。还包括旋块5,所述旋块5通过轴承可转动固定在调节杆1的顶端,所述弹性片3的底端可拆卸固定在旋块5的顶端。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首先,一只手在防滑套24处握住限位套2,另一只手同时在把手12处握住调节杆1并旋转,使调节杆1沿着限位套2向下移动,带动两根弹性片3随之向下移动,利用缩口管22压迫弹性片3向内弯动,从而使位于两根弹性片3顶端的口腔支撑片4相互靠近,直至口腔支撑片4的间距大约调整至患者口部张开时大小。接着,将口腔支撑片4伸入患者口腔内,利用两块支撑片主体41的口腔夹道411分别卡住患者口部左右两侧。随后,再旋转调节杆1,调节杆1沿着限位套2向上移动,使两块口腔支撑片4相互远离,进行微调,从而撑开患者的口腔至合适大小。在使用结束后,可拔下旧的口腔支撑片4,再更换新的口腔支撑片4,以待下一次的扩张使用。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杆和直筒管之间的螺纹配合,使位于调节杆顶端的两根弹性片在随之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受缩口管的压迫而弯曲,进而调节位于弹性片顶端的口腔支撑片的间距,实现患者口腔的可调节扩张,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顶部的口腔支撑片在每一次使用后可拆下更换,干净卫生;通过在调节杆上设置指示刻度,便于观测调节杆在直筒管内的旋动距离;通过在限位套的外壁上环绕设置若干根加强筋,可在降低缩口管厚度,减轻缩口管重量的同时,避免缩口管变形;通过在直筒管的外壁上设置防滑套,避免使用者在抓握直筒管时打滑;通过使支撑片主体的两侧向中央弯曲形成口腔夹道,便于患者口部的固定;通过设置凸条,有效延长支撑片主体与弹性片的间距,避免污染下部结构;通过在调节杆的顶端设置可转动的旋块,避免弹性片随着调节杆转动,便于口腔支撑片间距的微调。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杆(1)、限位套(2)、弹性片(3)和口腔支撑片(4),所述调节杆(1)螺纹固定在限位套(2)中央的螺纹孔中,所述限位套(2)的上端设有口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缩口管(22),两根所述弹性片(3)对称设置在调节杆(1)的顶端且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两根所述弹性片(3)的顶端均伸出缩口管(22)并随着调节杆(1)沿着限位套(2)向下运动而逐渐受缩口管(22)的压迫从而相互靠近,所述口腔支撑片(4)可拆卸固定在在弹性片(3)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杆(1)、限位套(2)、弹性片(3)和口腔支撑片(4),所述调节杆(1)螺纹固定在限位套(2)中央的螺纹孔中,所述限位套(2)的上端设有口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缩口管(22),两根所述弹性片(3)对称设置在调节杆(1)的顶端且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两根所述弹性片(3)的顶端均伸出缩口管(22)并随着调节杆(1)沿着限位套(2)向下运动而逐渐受缩口管(22)的压迫从而相互靠近,所述口腔支撑片(4)可拆卸固定在在弹性片(3)的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1),所述限位套(2)包括直筒管(21)和扩口管(22),所述直筒管(21)的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11)相配合的内螺纹(211),所述扩口管(22)位于直筒管(21)之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可调节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2)的外壁上环绕设有若干根加强筋(23),所述加强筋(2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扩口管(22)和直筒管(21)的外壁相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叶青
申请(专利权)人:周叶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