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装置、X射线限束器及X射线检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777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装置、X射线限束器及X射线检测设备。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第一传动轴及第一驱动齿轮;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电连接,第一同步带套设在第一电机同步带轮和第一传动同步带轮上,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传动同步带轮上下对应设置,第一传动轴穿过第一传动同步带轮及第一驱动齿轮;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的半径大于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半径;当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电机同步带轮旋转时,第一驱动齿轮以低于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利用较小的驱动力来驱动较大的负载,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摩擦阻力小、机械效率和传动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装置、X射线限束器及X射线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诊断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传动装置、X射线限束器及X射线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X射线诊断技术是世界上最早应用的非刨伤性的内脏检查技术。由于X射线穿过人体时,不同部位的吸收程度不同,比如骨骼吸收的X射线量比肌肉吸收的量要多,因而通过人体后不同部位的X射线量不一样,这些不同的X射线量便携带了人体各部位的密度分布信息,在荧光屏上或摄影胶片上引起的荧光作用或感光作用的强弱就有较大差别,因而在荧光屏上或摄影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将显示出不同密度的阴影。根据阴影浓淡的对比,结合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和病理诊断,即可判断人体某一部位是否正常。随着医疗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X射线诊断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X射线发生装置是X射线诊疗设备的基础部件,其通常包括球管和X射线限束器。X射线限束器通常安装在球管下面,球管发射出X射线,该X射线通过X射线限束器上的遮线板开口投射到被摄主体上。X射线对人体是有害的,需要控制X射线的投射范围使其只照射到人体需要检查的部位或病灶部位,避免多余X射线对人体的伤害,而X射线限束器就起到了这种作用。现有X射线限束器上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结构设计的越来越紧凑,选用的电机体积也越来越小。为了能平稳带动铅叶运动,所需的减速比也随之增加,但是可用的空间缺越来越小,即电机体积与所需的减速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限制了X射线限束器及X射线检测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装置、X射线限束器及X射线检测设备,用于解决现有X射线限束器上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结构设计的越来越紧凑,选用的电机体积也越来越小。为了能平稳带动铅叶运动,所需的减速比也随之增加,但是可用的空间缺越来越小,即电机体积与所需的减速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限制了X射线限束器及X射线检测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第一传动轴及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电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和第一传动同步带轮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及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半径;当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旋转,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在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作用下以低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并由此带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以低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可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承载台及第二承载台,所述第一承载台对应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台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台上,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一轴承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台上,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台及第二承载台之间。可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通过第一偏心轴安装在所述第一承载台上,所述第一张紧轮、第一电机同步带轮及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张紧轮位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相接触。可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同步带轮、第二传动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第二传动轴及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电机同步带轮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台上,所述第二传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二轴承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台上,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台及第二承载台之间且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位于不同的高度上;所述第二同步带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机同步带轮和第二传动同步带轮上,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同步带轮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二传动同步带轮及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同步带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电机同步带轮的半径;当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电机同步带轮旋转,所述第二传动同步带轮在所述第二同步带的作用下以低于所述第二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并由此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以低于所述第二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可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通过第二偏心轴安装在所述第一承载台上;所述第二张紧轮、第二电机同步带轮及第二传动同步带轮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张紧轮位于所述第二同步带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相接触。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的半径,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传动同步带轮的半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X射线限束器,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第一传动轴、第一驱动齿轮、第一限束齿轮、第一铅叶及第一钣金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电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和第一传动同步带轮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及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限束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半径,所述第一限束齿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半径;所述第一限束齿轮的中央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轨及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一滑槽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铅叶位于所述第一限束齿轮上,所述第一铅叶与所述第一钣金件相固定,所述第一钣金件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接,另一端向所述第一通孔的另一侧延伸,且所述第一钣金件下表面设置有第一传动销,所述第一传动销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内;当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旋转,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在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作用下以低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由此带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以低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所述第一限束齿轮在啮合作用下以低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转速旋转,由此带动所述第一铅叶沿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一滑槽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移动,以改变自所述第一通孔出射的X射线线束大小。可选地,所述第一限束齿轮上还设置有第一从动导向块,所述第一从动导向块内设置有第一从动槽,所述第一从动导向块和所述第一导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平行;所述第一钣金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从动槽内。可选地,所述X射线限束器还包括第二铅叶、第二钣金件、第二导轨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导轨及第二滑槽平行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铅叶位于所述第一限束齿轮上,且与所述第二钣金件相固定,所述第二钣金件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接,另一端向所述第一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第一传动轴及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电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和第一传动同步带轮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及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半径;当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旋转,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在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作用下以低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并由此带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以低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第一传动轴及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电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和第一传动同步带轮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及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半径;当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旋转,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在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作用下以低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并由此带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以低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承载台及第二承载台,所述第一承载台对应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台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台上,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一轴承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台上,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台及第二承载台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通过第一偏心轴安装在所述第一承载台上,所述第一张紧轮、第一电机同步带轮及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张紧轮位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同步带轮、第二传动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第二传动轴及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电机同步带轮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台上,所述第二传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二轴承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台上,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台及第二承载台之间且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位于不同的高度上;所述第二同步带套设在所述第二电机同步带轮和第二传动同步带轮上,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同步带轮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二传动同步带轮及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同步带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电机同步带轮的半径;当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电机同步带轮旋转,所述第二传动同步带轮在所述第二同步带的作用下以低于所述第二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并由此带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以低于所述第二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通过第二偏心轴安装在所述第一承载台上;所述第二张紧轮、第二电机同步带轮及第二传动同步带轮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张紧轮位于所述第二同步带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的半径,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传动同步带轮的半径。


7.一种X射线限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第一传动轴、第一驱动齿轮、第一限束齿轮、第一铅叶及第一钣金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电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套设在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和第一传动同步带轮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及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限束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半径,所述第一限束齿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半径;所述第一限束齿轮的中央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轨及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一滑槽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铅叶位于所述第一限束齿轮上,所述第一铅叶与所述第一钣金件相固定,所述第一钣金件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接,另一端向所述第一通孔的另一侧延伸,且所述第一钣金件下表面设置有第一传动销,所述第一传动销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内;当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旋转,所述第一传动同步带轮在所述第一同步带的作用下以低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由此带动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以低于所述第一电机同步带轮的转速旋转;所述第一限束齿轮在啮合作用下以低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转速旋转,由此带动所述第一铅叶沿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一滑槽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移动,以改变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忠明
申请(专利权)人:飞瑞医疗器械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