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口罩上的鼻梁条和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770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卫生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口罩上的鼻梁条及其口罩,鼻梁条包括编织带和两根金属芯,编织带截面呈H形,编织带由两个管套和一片连接带构成,连接带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管套连为一体,两根金属芯分别位于上下两个管套内。本专利的优点是便于鼻梁条更好的定型,变形扭曲幅度小,质量较轻,防止将鼻梁压出压痕,成本低,制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口罩上的鼻梁条和口罩
本技术涉及口罩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口罩上的鼻梁条和口罩。
技术介绍
鼻梁条主要用于口罩顶部里面的一根硬条,并且可以沿着鼻梁外边缘进行弯折形变,起着口罩固定在鼻梁上的作用。目前市面上使用的鼻梁条大多都是全塑鼻梁条,这种鼻梁条全部由聚烯烃树脂制成,它像金属丝一样具有随外力作用而弯曲变形,失去外力作用不回弹,保持已有形状不变的优异性能,能与无纺布材料相似相熔,起着口罩固定在鼻梁上的作用。也有使用金属丝鼻梁条,这种鼻梁条全部由铝材料或者铁材料制成,也能起到口罩固定在鼻梁上的作用。但上述市面上常见的鼻梁条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通过全部由聚烯烃树脂制成的鼻梁条,虽然质量较轻成本比较低,但是这种鼻梁条的定型效果较差,变形扭曲幅度比较大,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与鼻梁接触容易使鼻梁条变形,从而与鼻梁处无法较好的贴合,造成漏气;(二)通过金属材料制成鼻梁条,虽然定型效果较好,但是质量过于重,对于鼻梁的压迫感比较强,使用一段时间后,鼻梁上容易产生压痕,并且通过金属材料的成本较高。口罩,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目前常见的口罩例如公开号为CN206025292U(公告日为2017.03.22)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的一种一次性防尘口罩,包括口罩主体罩面、外露鼻梁条、鼻梁密封条、拉伸折叠条、挂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罩面的上边缘设置有外露鼻梁条及三边可活动的鼻梁密封条,梁密封条在外露鼻梁条的挤压下不受挂耳绳拉力的影响,从而紧密封闭鼻梁两侧。合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一次性平面折叠拉伸口罩不能密封,漏气现象十分严重、防护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将重叠在口罩主体罩面上半部的鼻梁密封条向口罩主体罩面上端边缘上翻起,重叠在口罩主体罩面上端边缘,配戴时,鼻梁密封条在外露鼻梁条的挤压下贴紧鼻梁两侧,大大提高口罩的密合性能,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目前常见的口罩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现有的口罩大多数在上部都设置有鼻梁条,在日常使用时,将鼻梁条沿鼻梁弯折,贴合在鼻梁处,但是由于头部经常转动,鼻部呼吸起伏会使鼻梁条与鼻梁无法一直较好的贴合,从而存在一定的间隙,降低防护效果;(二)鼻梁条材质较硬,卡在鼻梁上时间一久会影响佩戴舒适度,从而影响佩戴体验;(三)有少数口罩在鼻梁条内侧直接贴有海绵垫,可以进一步增加一定的密封性和舒适度,但是这样直接将海绵垫贴在口罩上影响美观;海绵垫露在空气中不够卫生,并且也容易损坏脱落,影响使用寿命;(四)口罩左右两侧都存在较大的空隙,空气容易从两侧进入,这样细菌和病毒有较大可能从两侧进入,从而降低了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口罩鼻梁条定型效果和使用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鼻梁条通过金属丝与塑件相结合,提升鼻梁条的定型效果,提升佩戴效果,成本低并且使用效果好的用于口罩上的鼻梁条。为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口罩上的鼻梁条,其特征在于,鼻梁条包括塑件和两根金属芯,塑件截面呈H形,塑件由两个管套和一片连接带构成,连接带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外侧壁管套连为一体,两根金属芯分别位于上下两个管套内。通过采用铝芯和PP塑件相结合,融合两者优点,便于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弯曲变形,失去外力作用不回弹,可保持已有形状不变,不会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而变形,从而防止出现漏气现象,并且该鼻梁条质量较轻,对鼻梁压迫感小,扭曲变形幅度容易调整,便于与鼻梁贴合以及定型效果较好,增加密封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塑件的材料为PP聚丙烯和PE聚乙烯中的一种。塑件的质量较轻,并且便于弯曲变形。作为优选,所述的两根金属芯的材料均为铝芯和镀锌铁芯中的一种。便于更好的定型。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上述的鼻梁条,口罩本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亲肤层、过滤层和外表防护层;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口罩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矩形状的鼻梁调节区域,所述的鼻梁条水平设置在鼻梁调节区域内,鼻梁条位于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之间。通过鼻梁条便于在鼻梁上固定,防止漏气,防止压出压痕。作为优选,鼻梁调节区域内位于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之间水平设置有鼻梁条定位袋,且鼻梁条定位袋位于鼻梁调节区域的纵向中部,鼻梁条水平处于鼻梁条定位袋内,口罩本体上位于鼻梁条定位袋和亲肤层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一密封垫,鼻梁条定位袋内的鼻梁条处于第一密封垫的纵向中部。通过设置鼻梁条内侧设置第一密封垫,通过第一密封垫102能够减轻对鼻部的压迫感,提升佩戴舒适度;便于更好的使口罩的上部与鼻梁处贴合,提升密封效果,并且鼻梁条处于第一密封垫的纵向中部,便于更好的将第一密封垫与按压在鼻梁上,并且使第一密封垫与鼻梁之间更好的贴合,提升防护性,过第一密封垫设置在口罩内也提升了卫生系数和使用寿命,防止密封垫脱离或位置不对应,提升使用者在使用中的防护效果。作为优选,鼻梁调节区域的两端多余空间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进行密封连接,并将第一密封垫的两端固定焊接在鼻梁调节区域的两端上。防止第一密封垫在鼻梁调节区域内移动,从而使用时第一密封垫与鼻梁处贴合发生移动形成空隙,导致空气进入影响防护效果。作为优选,第一密封垫的纵向宽度与鼻梁调节区域的纵向宽度相匹配。防止第一密封垫在鼻梁调节区域内移动,从而造成使用时第一密封垫与鼻梁处贴合发生移动形成空隙,导致空气进入影响防护效果。作为优选,鼻梁条的横向长度小于第一密封垫的横向长度。防止鼻梁条两端与面部接触,降低舒适性,并能使第一密封垫完全贴合与面部,提升密封效果。作为优选,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边缘内纵向设置有第二密封垫,第二密封垫位于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之间,第二密封垫的上下两端位于挂耳绳的上下两端之间;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均通过海绵材料制成。通过第二密封垫增加两侧边缘处的密封性,减少与脸部侧面的空隙,增加密封效果;通过第二密封垫设置在口罩本体内,提升卫生系数并且便于更好的限位。作为优选,口罩本体上位于过滤层和外表防护层之间还设置有抑菌层。进一步提升口罩的防护功能和防护系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口罩上的鼻梁条,该鼻梁条通过采用铝芯和PP塑件相结合,融合两者材料优点,便于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弯曲变形,失去外力作用不回弹,可保持已有形状不变,不会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而变形,从而防止出现漏气现象,并且该鼻梁条质量较轻,对鼻梁压迫感小,扭曲变形幅度容易调整,便于与鼻梁贴合以及定型效果较好,增加密封效果。该口罩通过鼻梁条和第一密封垫相互配合,并且鼻梁条和第一密封垫进行定位,便于鼻梁条在鼻梁处固定,增加口罩在鼻梁处的贴合度;通过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便于减少鼻梁处以及两侧边缘处的空隙,进一步与脸部贴合,进而提升密封效果;并且通过海绵材质提升佩戴舒适度,降低鼻梁条造成的压迫感,通过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设置在口罩内部,增加卫生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口罩上的鼻梁条,其特征在于,鼻梁条包括塑件(41)和两根金属芯(42),塑件(41)截面呈H形,塑件(41)由两个管套(411)和一片连接带(412)构成,连接带(412)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管套(411)的外侧壁连为一体,两根金属芯(42)分别位于上下两个管套(4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口罩上的鼻梁条,其特征在于,鼻梁条包括塑件(41)和两根金属芯(42),塑件(41)截面呈H形,塑件(41)由两个管套(411)和一片连接带(412)构成,连接带(412)上下两端分别与一个管套(411)的外侧壁连为一体,两根金属芯(42)分别位于上下两个管套(4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口罩上的鼻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件(41)的材料为PP聚丙烯和PE聚乙烯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口罩上的鼻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金属芯(42)的材料均为铝芯和镀锌铁芯中的一种。


4.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和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鼻梁条(101),口罩本体(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亲肤层、过滤层和外表防护层;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口罩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矩形状的鼻梁调节区域(11),所述的鼻梁条(101)水平设置在鼻梁调节区域(11)内,鼻梁条(101)位于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鼻梁调节区域(11)内位于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之间水平设置有鼻梁条定位袋(111),且鼻梁条定位袋(111)位于鼻梁调节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佳鲍益平周黎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可靠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