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76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所述松紧带环绕作业服主体一周进行缝制,所述作业服主体的后侧位置开设有透气孔,所述作业服主体的后侧位置卡接有柔性降温管,所述柔性降温管的输入端与散热结构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柔性降温管的输出端与散热结构的输入端相连接,通过在传统的作业服前侧设置粘合贴,通过粘合贴与采用隔热棉制作而成在隔热贴贴合在一起,该设计防止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火花飞溅造成防护服主体前侧被损坏的情况发生,另外位于作业服主体后侧的透气孔则便于对使用者背部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散发,进而大大的提高了使用者穿戴作业服主体后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
本技术涉及防护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
技术介绍
焊工服是根据焊接环境的优劣和紫外线的强弱为焊接工人定做的劳保用品或工衣厂服,一般都是长袖,方领、款型板正。有的具有防护性能,但是传统的防护作业服由于整体封闭,并且由于焊工在工作时焊件会产生热量,使得工作人员会感到炎热,而现有技术中的焊工服存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焊工服存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包括作业服主体,所述作业服主体前端的两侧位置对称粘合有粘合贴,所述作业服主体的下侧缝制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环绕作业服主体一周进行缝制,所述作业服主体的后侧位置开设有透气孔,所述作业服主体的后侧位置卡接有柔性降温管,所述柔性降温管的输入端与散热结构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柔性降温管的输出端与散热结构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散热结构的两侧位置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经由铆钉铜扣与松紧带相固定。优选的,分布在作业服主体后侧的透气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透气孔之间等距进行排列。优选的,所述柔性降温管在作业服主体的后侧端面呈S形进行排列,所述柔性降温管经由魔术贴公面与分布在作业服主体后侧端面的魔术贴母面相吸附。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两侧经由固定架与散热结构的内壁相固定,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扇叶相固定,所述散热结构的内部分布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与循环泵相连接,所述散热管的输出端与柔性降温管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散热管的输入端与柔性降温管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散热结构靠近扇叶的一侧端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散热孔之间等距进行排列。优选的,分布在作业服主体前侧端面的粘合贴与分布在隔热贴的一侧端面相粘合,所述隔热贴为一种采用隔热棉制作而成的构件。优选的,所述作业服主体两袖位置缝制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环绕袖体一周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经由连接线分别与电机以及循环泵相连接,所述散热结构的外侧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连接在蓄电池与电机以及循环泵之间的线路上。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传统的作业服前侧设置粘合贴,通过粘合贴与采用隔热棉制作而成在隔热贴贴合在一起,该设计防止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火花飞溅造成防护服主体前侧被损坏的情况发生;另外位于作业服主体后侧的透气孔则便于对使用者背部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散发,进而大大的提高了使用者穿戴作业服主体后的舒适性;而散热结构通过固定孔与松紧带相固定,该设计使得在炎热的夏天通过循环泵带动柔性降温管内部的循环液进行循环,实现对使用者身体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吸收,而散热管通过电机带动扇叶进行旋转,实现对散热管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排出,起到散热的目的,而柔性降温管通过魔术贴与作业服主体相粘合,该设计便于在不需要使用时将其拆下,大大的提高了散热结构安装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作业服主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散热结构的剖面图。图中标号:1、作业服主体,2、松紧带,3、固定孔,4、散热结构,5、粘合贴,6、柔性降温管,7、透气孔,41、散热管,42、固定架,43、扇叶,44、散热孔,45、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与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作业服主体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散热结构4的剖面图。一种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包括作业服主体1,作业服主体1前端的两侧位置对称粘合有粘合贴5,作业服主体1的下侧缝制有松紧带2,松紧带2环绕作业服主体1一周进行缝制,作业服主体1的后侧位置开设有透气孔7,作业服主体1的后侧位置卡接有柔性降温管6,柔性降温管6为一种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的柔性管状结构,具有较佳的柔韧性,柔性降温管6的输入端与散热结构4的输出端相连接,柔性降温管6的输出端与散热结构4的输入端相连接,散热结构4的两侧位置开设有固定孔3,固定孔3经由铆钉铜扣与松紧带2相固定。分布在作业服主体1后侧的透气孔7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透气孔7之间等距进行排列,透气孔7则便于对使用者背部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散发,进而大大的提高了使用者穿戴作业服主体1后的舒适性。柔性降温管6在作业服主体1的后侧端面呈S形进行排列,柔性降温管6经由魔术贴公面与分布在作业服主体1后侧端面的魔术贴母面相吸附,该设计便于对热量进行最大化的吸收,而魔术贴进行固定则便于进行就柔性降温管6的拆卸。散热结构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5,电机45的两侧经由固定架42与散热结构4的内壁相固定,电机45的输出轴与扇叶43相固定,散热结构4的内部分布有散热管41,散热管41与循环泵相连接,散热管41的输出端与柔性降温管6的输入端相连接,散热管41的输入端与柔性降温管6的输出端相连接,散热结构4靠近扇叶43的一侧端面开设有散热孔44,散热孔4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散热孔44之间等距进行排列,该设计使得在炎热的夏天通过循环泵带动柔性降温管6内部的循环液进行循环,实现对使用者身体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吸收,而散热管41通过电机45带动扇叶43进行旋转,实现对散热管41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排出,起到散热的目的,而柔性降温管6通过魔术贴与作业服主体1相粘合,该设计便于在不需要使用时将其拆下,大大的提高了散热结构4安装的便捷性。分布在作业服主体1前侧端面的粘合贴5与分布在隔热贴的一侧端面相粘合,隔热贴为一种采用隔热棉制作而成的构件,通过粘合贴5与采用隔热棉制作而成在隔热贴贴合在一起,该设计防止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火花飞溅造成防护服主体前侧被损坏的情况发生。作业服主体1两袖位置缝制有松紧带2,松紧带2环绕袖体一周进行固定,实现对作业服主体1的固定。散热结构4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经由连接线分别与电机45以及循环泵相连接,散热结构4的外侧安装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连接在蓄电池与电机45以及循环泵之间的线路上,进而实现对循环泵与电机45的控制。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者将作业服主体1穿上,然后将采用隔热棉制作而成的隔热贴与粘合贴5相粘合,起到固定隔热贴的目的,使用者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散发出来的热量经由透气孔7排出,防止热量积聚在作业服主体1的内部造成使用者不舒服的情况发生,而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衣服铆钉穿过固定孔3将散热结构4与作业服主体1后侧的松紧带2相固定,固定完成后将柔性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包括作业服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服主体(1)前端的两侧位置对称粘合有粘合贴(5),所述作业服主体(1)的下侧缝制有松紧带(2),所述松紧带(2)环绕作业服主体(1)一周进行缝制,所述作业服主体(1)的后侧位置开设有透气孔(7),所述作业服主体(1)的后侧位置卡接有柔性降温管(6),所述柔性降温管(6)的输入端与散热结构(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柔性降温管(6)的输出端与散热结构(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散热结构(4)的两侧位置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经由铆钉铜扣与松紧带(2)相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包括作业服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服主体(1)前端的两侧位置对称粘合有粘合贴(5),所述作业服主体(1)的下侧缝制有松紧带(2),所述松紧带(2)环绕作业服主体(1)一周进行缝制,所述作业服主体(1)的后侧位置开设有透气孔(7),所述作业服主体(1)的后侧位置卡接有柔性降温管(6),所述柔性降温管(6)的输入端与散热结构(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柔性降温管(6)的输出端与散热结构(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散热结构(4)的两侧位置开设有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经由铆钉铜扣与松紧带(2)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其特征在于,分布在作业服主体(1)后侧的透气孔(7)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透气孔(7)之间等距进行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降温管(6)在作业服主体(1)的后侧端面呈S形进行排列,所述柔性降温管(6)经由魔术贴公面与分布在作业服主体(1)后侧端面的魔术贴母面相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焊工作业通风型防护作业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5),所述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矢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锦泽诚工业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