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汽分离机构及蒸汽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73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汽分离机构及蒸汽烹饪装置,水汽分离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水汽分离片,水汽分离片上设有亲水层和疏水层;蒸汽经过水汽分离片时,其包含的水分的一部分滞留在亲水层上,一部分在疏水层上形成水珠滚动,从水汽分离片下滑回流到蒸汽烹饪装置内部。蒸汽烹饪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上述的水汽分离机构,水汽分离机构装设在装置本体的蒸汽排气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让蒸汽经过水汽分离片时,一部分水分被亲水层粘上并滞留在亲水层上,另一部分水分在疏水层上形成了水珠,并滚动回流,然后蒸汽最终从排气口排出,有效的实现了水汽分离,这样排出来的蒸汽中水分含量大大减少,烹饪装置的外表面不易凝结水珠,厨房中也不易产生霉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汽分离机构及蒸汽烹饪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蒸汽烹饪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水汽分离机构及蒸汽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具有蒸汽烹饪功能的烹饪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蒸汽从蒸汽发生器进入机器的腔体,部分蒸汽被食物吸收,部分蒸汽在腔体冷凝成水珠落入腔体底板,剩余的蒸汽会从腔体顶板的出气孔排出外界。对于剩余蒸汽,目前市场上的蒸汽烹饪装置,基本是直接排出整机,剩余蒸汽中含有大量水分,这样会导致两个问题:1、剩余蒸汽会在整机外部部件(门玻璃把手、控制面板、旋钮、门框顶部)冷凝成水珠。附着水珠的旋钮、把手、门框会影响消费者对机器的操作;2、剩余蒸汽排进厨房,长期考虑,会导致橱柜和灶台滋生细菌、发霉变烂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汽分离机构及蒸汽烹饪装置,可减少排出的剩余蒸汽中的水分含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水汽分离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水汽分离片,水汽分离片上设有亲水层和疏水层;蒸汽经过水汽分离片时,其包含的水分的一部分滞留在亲水层上,一部分在疏水层上形成水珠滚动,从水汽分离片下滑回流到蒸汽烹饪装置内部。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汽板,其设置在水汽分离片的前部。进一步地,挡汽板上设有亲水层和疏水层。进一步地,挡汽板设有多个,其位于水汽分离片的下侧,呈下凹设置,挡汽板的纵截面为类梯形。进一步地,每个水汽分离片上设置了三行十列挡汽板。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挡汽板之间的间距为3-10mm。进一步地,挡汽板的高度为2-2.5mm。进一步地,水汽分离片的上下两个表面均分别设有亲水层和疏水层。进一步地,水汽分离片的尾部设有亲水层,水汽分离片的前部设有疏水层。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座和余水收集盒,水汽分离片的左右两端与固定座连接,固定座设置在余水收集盒上。进一步地,还包括蒸汽排管,余水收集盒的前端设有过孔,蒸汽排管的下端穿过过孔。进一步地,蒸汽排管为“T”形,蒸汽从蒸汽排管的上端的左右两个出口排出。进一步地,还包括余水回收管,余水收集盒上设有余水回收孔,余水回收管的一端与余水回收孔连接,另一端与蒸汽烹饪装置的腔体连接。进一步地,亲水层与水的接触角小于30°,疏水层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进一步地,水汽分离片为易散热的材质,并至少耐温200℃。进一步地,水汽分离片设有多个,由上至下排列,上下两个水汽分离片的间距为3-4mm。进一步地,水汽分离片的厚度为0.3-2mm。进一步地,水汽分离片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为3-15°。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上述的水汽分离机构,水汽分离机构装设在装置本体的蒸汽排气口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因亲水层与水的接触角小,亲水层上的水会迅速摊平,而疏水层与水的接触角大,所以疏水层上的水容易形成水珠;这样,含有饱和水分的蒸汽经过水汽分离片时,首先一部分水分在疏水层上形成了水珠,并滚动回流,另一部分水分被亲水层粘上并滞留在亲水层上,然后蒸汽最终从排气口排出,有效的实现了水汽分离,这样排出来的蒸汽中水分含量大大减少,烹饪装置的外表面不易凝结水珠,厨房中也不易产生霉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亲水层和疏水层的分布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水汽分离片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水汽分离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底座和余水收集盒的机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底座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蒸汽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水汽分离机构,如图1和6所示包括至少一个水汽分离片1,水汽分离片上设有亲水层2和疏水层3;蒸汽经过水汽分离片时,其包含的水分的一部分滞留在亲水层2上,一部分在疏水层3上形成水珠滚动,从水汽分离片1下滑回流到蒸汽烹饪装置内部。采用上述结构,因亲水层2与水的接触角小,亲水层2上的水会迅速摊平,而疏水层3与水的接触角大,所以疏水层3上的水容易形成水珠;这样,含有饱和水分的蒸汽经过水汽分离片时,首先一部分水分在疏水层3上形成了水珠,并滚动回流,另一部分水分被亲水层2粘上并滞留在亲水层2上,然后蒸汽最终从排气口排出,有效的实现了水汽分离,这样排出来的蒸汽中水分含量大大减少,烹饪装置的外表面不易凝结水珠,厨房中也不易产生霉菌。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挡汽板4,其设置在水汽分离片1的前部。这样,挡汽板4可以增加与蒸汽的接触面积,并延缓蒸汽的排出和散发的速度,使蒸汽中的水分能够充分的被处理。挡汽板4上设有亲水层2和疏水层3。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减少排出蒸汽中的水分。挡汽板4设有多个,位于水汽分离片1的下侧,呈下凹设置,挡汽板4的纵截面为类梯形;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与蒸汽的接触面积,同时让水珠可以从挡汽板4中下滑回流。每个水汽分离片1上设置了三行十列挡汽板4,即每个水汽分离片1上设置了三十个挡汽板4,可以布置更多的挡汽板4,布局更规范,能更有效的增加挡汽板4水汽分离的效果。相邻两个挡汽板4之间的间距为3-10mm,本实施例优选为5mm;在保证疏水层3面积的同时,让水汽分离片1上的挡汽板4的数量更多。挡汽板的高度为2-2.5mm;这样让挡汽板4可以进一步的延长蒸汽的流动路径,增加水汽分离的效果。水汽分离片1的上下两个表面均设有亲水层2和疏水层3,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增加水汽分离的效果。如图1所示,水汽分离片1的尾部设有亲水层2,水汽分离片1的前部设有疏水层3。含有饱和水分的蒸汽首先经过疏水层3,在上面容易形成水珠,剩余的少量水汽经过水汽分离片1尾部时,水分在亲水层2上摊平分散,在高温的作用下,又迅速挥发掉,这样进一步减少了排出蒸汽的水分含量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固定座5和余水收集盒6,水汽分离片1的左右两端与固定座5连接,固定座设置在余水收集盒6上。这样水汽分离片1上的水回流到余水收集盒6中。本实施例还包括蒸汽排管7,余水收集盒6的前端设有过孔61,蒸汽排管7的下端穿过过孔61。蒸汽从蒸汽排管7中流出,经过水汽分离片1后从排气口排出。蒸汽排管7优选为“T”形,蒸汽从蒸汽排管7的上端的左右两个出口排出。这样可以使蒸汽均匀的从水汽分离片1上经过,使水汽分离效果更好。本实施例还包括余水回收管,余水收集盒6上设有余水回收孔62,余水回收管的一端与余水回收孔62连接,另一端与蒸汽烹饪装置的腔体连接。这样避免余水长期滞留在余水收集盒6中。亲水层2与水的接触角小于30°,这样可以使水在亲水层2上迅速发散摊平;疏水层3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这样可以使水在疏水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汽分离机构,应用于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水汽分离片,所述水汽分离片上设有亲水层和疏水层;蒸汽经过所述水汽分离片时,其包含的水分的一部分滞留在所述亲水层上,一部分在所述疏水层上形成水珠滚动,从所述水汽分离片下滑回流到所述蒸汽烹饪装置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汽分离机构,应用于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水汽分离片,所述水汽分离片上设有亲水层和疏水层;蒸汽经过所述水汽分离片时,其包含的水分的一部分滞留在所述亲水层上,一部分在所述疏水层上形成水珠滚动,从所述水汽分离片下滑回流到所述蒸汽烹饪装置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汽板,其设置在所述水汽分离片的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汽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汽板上设有所述亲水层和所述疏水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汽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汽板设有多个,其位于所述水汽分离片的下侧,呈下凹设置,所述挡汽板的纵截面为类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汽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水汽分离片上设置了三行十列所述挡汽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汽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挡汽板之间的间距为3-1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汽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汽板的高度为2-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汽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片的上下两个表面均分别设有所述亲水层和所述疏水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汽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片的尾部设有所述亲水层,所述水汽分离片前部设有所述疏水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水汽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和余水收集盒,所述水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祥李智锋萧展锋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