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式集污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9688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流式集污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包括有养殖池和净水池,养殖池的上方设有支撑架,电机设置在支撑架上,养殖池的底部设有集污槽,集污槽中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和电机之间设有转动管,转动管的一端通过联节盘连接电机,转动管的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连接排水管的一端,排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净水池内,转动管的外表面设有进水孔,转动管上设有螺旋桨,集污槽的上方设有保护网,螺旋桨位于保护网内,进水孔位于保护网外,集污槽的底部设有颗粒物排放管,抽水泵设置在净水池内,抽水泵上设有输水管,输水管的一端设置在养殖池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效集污,节能环保,提高固体颗粒物的沉降速率,提高水体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流式集污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流式集污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过去30年中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18年我国的水产养殖总产量超过5000万吨,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78%以上,是世界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在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同时,我国水产养殖业数量规模和质量不平衡,质量效益发展不充分,我国渔业的主要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人民对优质安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水产品供给结构性矛盾,以及渔业对资源环境过度利用之间的矛盾,这些主要矛盾给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养殖过程中鱼虾粪便和残饵等固体颗粒物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升高,引起鱼虾发病,如:虹彩病毒、白斑综合征病毒、弧菌、孢子虫等,降低养殖产量和品质,如果投放渔用药物,也会导致养殖水体体系进一步紊乱,破坏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养殖场中的排水装置和排污装置均为一体,都是通过竖管的插拔操作来完成排水排污,再通过养殖池阀门的开关来控制鱼池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流式集污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包括有养殖池(1)和净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池(1)的上方设有支撑架(3),电机(4)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架(3)上,所述的养殖池(1)的底部设有集污槽(5),所述的集污槽(5)中设有排水管(6),所述的排水管(6)的一端和所述的电机(4)之间设有转动管(7),所述的转动管(7)的一端通过联节盘(8)连接所述的电机(4),所述的转动管(7)的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9)连接所述的排水管(6)的一端,所述的排水管(6)的另一端设置在净水池(2)内,所述的转动管(7)的外表面设有进水孔(10),所述的转动管(7)上设有螺旋桨(11),所述的集污槽(5)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式集污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包括有养殖池(1)和净水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池(1)的上方设有支撑架(3),电机(4)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架(3)上,所述的养殖池(1)的底部设有集污槽(5),所述的集污槽(5)中设有排水管(6),所述的排水管(6)的一端和所述的电机(4)之间设有转动管(7),所述的转动管(7)的一端通过联节盘(8)连接所述的电机(4),所述的转动管(7)的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9)连接所述的排水管(6)的一端,所述的排水管(6)的另一端设置在净水池(2)内,所述的转动管(7)的外表面设有进水孔(10),所述的转动管(7)上设有螺旋桨(11),所述的集污槽(5)的上方设有保护网(12),所述的螺旋桨(11)位于所述的保护网(12)内,所述的进水孔(10)位于所述的保护网(12)外,所述的集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子豪孙成波廖栩峥赵吉臣傅志斌侯丹清胡显烨陈国良周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湛江海茂水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海茂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