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化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绿化防护领域,特别是涉及绿化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园林绿化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尽快达到园林设计师所要求的景观效果和绿化铺设面积,往往会采用植物幼苗和成株的移植,而且,植物的移植可有效节省园林绿化的建设成本。植物在移植过程中由于根系易受到伤害,根系吸水能力较弱,且植物幼苗又因为枝干瘦小,而成株一般修剪后进行移植,自身遮阳效果差,特别是在高温干旱地区,地上部分的蒸腾速率远大于根系的吸水速率,导致水分代谢失去平衡,植物供水不足从而造成植物幼苗的枯萎死亡,影响成活率,增加工程施工成本。公开号为CN2094359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绿化带用绿化防护装置,属于绿化防护领域,一种绿化带用绿化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支架,防护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上均连接有锁紧螺钉,第二伸缩杆的上端开凿有第二定位孔,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杆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开凿有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螺钉,第一定位螺钉的末端与第二定位孔螺纹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绿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1)、防护机构(2),所述固定框架(1)周围安装有所述防护机构(2),所述固定框架(1)包括边角固定机构(11)、中间支撑机构(12)、上支撑机构(13),所述边角固定机构(11)之间设置有所述中间支撑机构(12),所述边角固定机构(11)和所述中间支撑机构(12)上方固定有所述上支撑机构(13)。/n
【技术特征摘要】
1.绿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1)、防护机构(2),所述固定框架(1)周围安装有所述防护机构(2),所述固定框架(1)包括边角固定机构(11)、中间支撑机构(12)、上支撑机构(13),所述边角固定机构(11)之间设置有所述中间支撑机构(12),所述边角固定机构(11)和所述中间支撑机构(12)上方固定有所述上支撑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角固定机构(11)包括第一底座(1101)、第一立柱(1102)、滑块(1103)、拉绳(1104)、固定杆(1105)、插接座(1106),所述第一底座(1101)固定在绿化带的边角处,所述第一底座(1101)上方焊接有所述第一立柱(1102),所述第一立柱(1102)一侧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块(1103),所述滑块(1103)一侧焊接有所述插接座(1106),所述第一立柱(1102)另一侧底部也焊接有所述插接座(1106),最上端的所述滑块(1103)上方固定有所述拉绳(1104),所述拉绳(1104)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立柱(1102),且固定在所述固定杆(1105)上,所述固定杆(1105)焊接在所述第一立柱(1102)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焊接在所述滑块(1103)一侧的所述插接座(1106)一侧开设有插孔,焊接在所述滑块(1103)一侧的所述插接座(1106)前方开设有贯穿所述插接座(1106)的通孔,焊接在所述第一立柱(1102)一侧所述插接座(1106)上方开设有插孔,焊接在所述第一立柱(1102)一侧所述插接座(1106)前方开设有贯穿所述插接座(1106)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机构(12)包括第二底座(1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明途绿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