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氯氟醚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621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氯氟醚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农药组合物领域,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氯氟醚菌唑和metyltetraprole,两者的质量比为1:8~8:1,优选为1:6~8:1。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杀菌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氯氟醚菌唑与metyltetraprole的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70%,优选为1%~50%。本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水分散粒剂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分合理,对农作物上的真菌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现有单一制剂相比,增效作用明显,能够降低农药使用量与成本,减少环境的污染,延长农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氯氟醚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由第一活性成分氯氟醚菌唑和第二活性成分metyltetraprole及助剂组成,属于复配农药

技术介绍
氯氟醚菌唑,英文名称:mefentrifluconazole,属于三唑类杀菌剂,结构式如式1所示。其作用机理为阻止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抑制细胞生长并最终导致细胞膜的破裂。氯氟醚菌唑适用世界范围内60多种作物,用于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如苹果褐斑病、番茄早疫病、葡萄炭疽病、玉米大斑病等。相对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氯氟醚菌唑不仅活性更高,而且拥有较好的环境特性,其对哺乳动物、蜜蜂等毒性较低,安全性较高。式1metyltetraprole,属于醌外抑制剂类杀菌剂,具有四唑啉酮化学结构,结构式如式2所示。可防治农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并且能够防治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菌。式2在农药领域,杀菌剂的长期单一使用,容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效降低,用药量增加,成本增加,环境污染严重,而农药组合物的开发,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扩大杀草谱,延长农药使用寿命,延缓抗药性,并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对作物安全的农用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A)第一活性成分:氯氟醚菌唑;B)第二活性成分:metyltetraprole。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8-8:1,优选为1:6-8:1。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70%,优选为1%~50%。本专利技术一种含有氯氟醚菌唑的杀菌组合物,按照本
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成农业上允许使用的多种剂型。本专利技术制剂实施例所应用的剂型有: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水分散粒剂。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拉开粉、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异噻唑啉酮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己醇、丁醇、辛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尿素、无机盐类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对可分散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类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系列乳化剂(BY-110、BY-125、BY-140)、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吐温-60#、农乳1601#、TERSPERSE4894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2500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白炭黑、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分散介质如大豆油、菜籽油、小麦油、油酸甲酯、柴油、机油、矿物油中一种或多种。对乳油,可使用的助剂有:化剂如农乳500#、农乳700#、农乳2201、斯盘-60#、乳化剂T-60、TX-10、农乳1601#、农乳600#、农乳400#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如二甲苯、溶剂油(S-150、S-180、S-200)、甲苯、生物柴油、甲酯化植物油、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助溶剂如乙酸乙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丙酮、甲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如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醋酐中的一种或多种。对水分散粒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硫酸铵、硫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及其衍生物、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如淀粉、葡萄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技术效果:将作用机理不同的氯氟醚菌唑和metyltetraprole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复配,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对农作物上的真菌病害比如苹果褐斑病、番茄早疫病、柑橘炭疽病、黄瓜靶斑病、水稻纹枯病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增效作用明显,用药量减少,防治成本降低,对作物安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氯氟醚菌唑与metyltetraprole混配对苹果褐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苹果褐斑病菌Marssoninacoronaria为测试对象,试验方法为菌丝生长速率法。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将单剂及各混剂配成5个浓度梯度,将lmL不同浓度梯度的待测药液注入的无菌培养皿内,倒入5mL(55~65℃)PDA培养基,混匀,制成含药平板培养基.对照只加等量的无菌水,每个处理3次重复。在培养基表面接种直径为5mm的菌饼,然后置于25℃条件下恒温培养6d,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通过抑制率的几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计算公式: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一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100%。表1氯氟醚菌唑与metyltetraprole对苹果褐斑病菌的混配联合作用测定由表1可得:氯氟醚菌唑与metyltetraprole按1:8~8:1混用,对苹果褐斑病菌表现出相加或增效的活性,当比例为1:6~8:1时,表现为增效作用,当比例为3:1时,增效作用最明显。氯氟醚菌唑与metyltetraprole混配对番茄早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采用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solani为测试对象,试验方法为菌丝生长速率法,同具体实施方式1。表2氯氟醚菌唑与metyltetraprole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混配联合作用测定由表2可得:氯氟醚菌唑与metylt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氯氟醚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活性成分氯氟醚菌唑、第二活性成分metyltetraprole及助剂组成,氯氟醚菌唑与metyltetraprole的重量比是1:8~8: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氯氟醚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活性成分氯氟醚菌唑、第二活性成分metyltetraprole及助剂组成,氯氟醚菌唑与metyltetraprole的重量比是1:8~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氯氟醚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氯氟醚菌唑与metyltetraprole的重量比是1:6~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有氯氟醚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氯氟醚菌唑与metyltetraprole的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伟郑敬敏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