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水稻和冬小麦的轮作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9591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水稻和冬小麦的轮作种植方法,属于盐碱地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盐碱地水稻和冬小麦的轮作种植方法包括(1)耕前除草、(2)旱整平、(3)施用土壤定向调理剂和底肥、(4)旋耕整地、(5)泡田和打浆、(6)水整平、(7)水稻种植、(8)旋耕土地、(9)小麦种植、(10)水稻轮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作种植方法不仅可以达到土地改良的效果,还可以实现全年农作物丰产,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水稻和冬小麦的轮作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盐碱地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水稻和冬小麦的轮作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土土壤呈碱性,其中含有较高的氯化物或硫酸盐,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土壤呈碱性,且pH值较高,其中含有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盐碱土中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目前盐碱地改良过程中有种植水稻和冬小麦的先例,但改良过程中采用水稻和冬小麦轮作的方式还未开展。水稻生育期4-6个月,冬小麦生育期7个月左右,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可满足全年实现农作物种植,提供一种在改良盐碱地上协调水稻和冬小麦轮作的种植方法,不仅可以达到土地改良的效果,还可以实现全年农作物丰产,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改良盐碱地上协调水稻和冬小麦轮作的种植方法,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轮作种植方法不仅可以达到土地改良的效果,还可以实现全年农作物丰产,提高经济效益。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水稻和冬小麦的轮作种植方法,步骤为:(1)耕前除草第一年,旋耕整地前15-20天,在晴天无风时喷施除草剂乙草胺,喷施均匀;(2)旱整平对地块进行精平,高度差±3cm,保障水稻的水层控制;(3)施用土壤定向调理剂和底肥旋耕整地前1-2天,撒施土壤定向调理剂,每亩用量60-70kg;施用土壤定向调理剂后,每亩地撒施成品有机肥100-150kg、三元复合肥40-50kg;(4)旋耕整地施用土壤调定向理剂和底肥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20-25cm;将肥料及土壤定向调理剂与土壤混合;(5)泡田和打浆翻耕完毕后,建立15-20cm水层,浸泡3-5天,使土壤水饱和,利于打浆;地块表层10cm以上为泥浆状,利于立苗;(6)水整平采用水田耙带拖板进行水平整,移高垫低,达到寸水不露泥,整平后保持浅水层,防止跑浆落干,表土沉实;(7)水稻种植在4月下旬进行水稻育秧,选择全生育期在4-5月以内的水稻品种,经选种、晒种、浸种消毒后,采用湿润育秧或旱育秧的方式进行育秧;5月底,当水稻秧苗达到3叶一心至4叶一心时进行插秧,插秧间距为30cm*20cm;水稻齐苗后,按照生育期进行常规水肥管理,注重防控病虫害及杂草;9月中下旬水稻进入黄熟期,组织测产、机械收割;(8)旋耕土地水稻收割后2-3天,进行旋耕土地,深度20-25cm,无大土块,墒情良好;(9)小麦种植10月初,旋耕土地后,进行小麦播种,每亩小麦用种量10-15kg,复合肥40-50kg,播种深度3-4cm;小麦出苗率80-90%时,进行第一次灌溉,使表层土壤达到灌水饱和,而不造成表面积水;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温度不低于3℃,进行冬季灌水,进行冬灌时,避免大水漫灌,避免积水和形成冻害;第二年开春以后,平均温度上升到3℃以上时,在小麦返青期灌溉返青水,并亩施尿素15-20kg;4月底,冬小麦进入生长后期,此时安排育秧田块进行水稻育秧,准备5月底插秧;5月中下旬,冬小麦进入黄熟期,组织测产、收割;(10)水稻轮作冬小麦收获完成后,立即组织旋耕、泡田和打浆,5月下旬完毕,并进行水稻插秧,如此循环轮作。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步骤3)中的土壤定向调理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磷石膏50-55%、风化煤10-15%、腐殖酸20-25%、沼渣5-10%、木本泥炭5-10%、硫酸钾5%。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土壤定向调理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磷石膏50%、风化煤10%、腐殖酸25%、沼渣5%、木本泥炭5%、硫酸钾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轮作种植方法结合土壤定向调理剂的使用,不仅可以达到土地改良的效果,还可以实现全年农作物丰产,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有另外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在青岛盐含量4.1‰,pH为8.1的盐碱地开展水稻和冬小麦轮作(1)不同配比土壤定向调理剂配比一:磷石膏55%、风化煤10%、腐殖酸20%、沼渣5%、木本泥炭5%、硫酸钾5%;配比二:磷石膏50%、风化煤15%、腐殖酸20%、沼渣5%、木本泥炭5%、硫酸钾5%;配比三:磷石膏50%、风化煤10%、腐殖酸25%、沼渣5%、木本泥炭5%、硫酸钾5%;配比四:磷石膏50%、风化煤10%、腐殖酸20%、沼渣10%、木本泥炭5%、硫酸钾5%;配比五:磷石膏50%、风化煤10%、腐殖酸20%、沼渣5%、木本泥炭10%、硫酸钾5%。(2)具体操作步骤第一年,旋耕整地前18天,选择在晴天无风时喷施除草剂乙草胺,每亩地乙草胺喷施量为80mL(所述除草剂为乙草胺90%乳油,规格900g/L),喷施均匀;做好单块地块的精平工作,保障水稻的水层控制,高度差±3cm;旋耕整地前1天,划分5个种植田块,分别撒施5种不同配比土壤定向调理剂,每亩用量70kg;施用土壤定向调理剂后,每亩地撒施成品有机肥120kg、三元复合肥(15-15-15)50kg;施用土壤调理剂和底肥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20-25cm,不出现墒沟,松化土壤,增加透气性;将肥料及土壤调理剂与土壤混合,防止肥料暴露于空气中,造成粉化流失;翻耕完毕后,建立水层15-20cm,根据土壤情况,浸泡3-5天,使土壤水饱和,利于打浆;地块表层10cm以上为泥浆状,利于立苗;采用水田耙带拖板,移高垫低,达到寸水不露泥,整平后保持浅水层,防止跑浆落干,表土沉实;采用采取湿润育秧或旱育秧的方式进行育秧,水稻品种选择全生育期在4-5月以内,水稻育秧需要先对种子进行处理,经历选种、晒种、浸种消毒等步骤,育秧时间选择在4月下旬;秧苗达到3叶一心至4叶一心时,即可插秧,插秧时间选择在5月底;插秧间距为30cm*20cm;水稻齐苗后,按照生育期进行水肥管理,注重病虫害及杂草防控;水稻在9月中下旬进入黄熟期,即可组织测产、机械收割;水稻收割后2天,进行旋耕土地,深度20-25cm,无大土块,墒情良好;10月初,旋耕土地后,进行小麦播种,每亩小麦用种量10kg,三元复合肥50kg,播种深度3-4cm;小麦出苗率80-90%时,组织灌水,灌水达到表层土壤饱和即可,不可造成表面积水;冬季灌水的时间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此时温度不低于3℃,麦田进行冬灌的时候,尽量避免大水漫灌,以免造成积水过多,形成严重冻害;第二年开春以后,平均温度上升到3℃以上时,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就进入小麦返青期了,在这个时间浇水撒肥,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水稻和冬小麦的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n(1)耕前除草/n第一年,旋耕整地前15-20天,在晴天无风时喷施除草剂乙草胺,喷施均匀;/n(2)旱整平/n对地块进行精平,高度差±3cm,保障水稻的水层控制;/n(3)施用土壤定向调理剂和底肥/n旋耕整地前1-2天,撒施土壤定向调理剂,每亩用量60-70kg;施用土壤定向调理剂后,每亩地撒施成品有机肥100-150kg、三元复合肥40-50kg;/n(4)旋耕整地/n施用土壤调定向理剂和底肥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20-25cm;将肥料及土壤定向调理剂与土壤混合;/n(5)泡田和打浆/n翻耕完毕后,建立15-20cm水层,浸泡3-5天,使土壤水饱和,利于打浆;地块表层10cm以上为泥浆状,利于立苗;/n(6)水整平/n采用水田耙带拖板进行水平整,移高垫低,达到寸水不露泥,整平后保持浅水层,防止跑浆落干,表土沉实;/n(7)水稻种植/n在4月下旬进行水稻育秧,选择全生育期在4-5月以内的水稻品种,经选种、晒种、浸种消毒后,采用湿润育秧或旱育秧的方式进行育秧;/n5月底,当水稻秧苗达到3叶一心至4叶一心时进行插秧,插秧间距为30cm*20cm;/n水稻齐苗后,按照生育期进行常规水肥管理,注重防控病虫害及杂草;/n9月中下旬水稻进入黄熟期,组织测产、机械收割;/n(8)旋耕土地/n水稻收割后2-3天,进行旋耕土地,深度20-25cm,无大土块,墒情良好;/n(9)小麦种植/n10月初,旋耕土地后,进行小麦播种,每亩小麦用种量10-15kg,三元复合肥40-50kg,播种深度3-4cm;/n小麦出苗率80-90%时,进行第一次灌溉,使表层土壤达到灌水饱和,而不造成表面积水;/n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温度不低于3℃,进行冬季灌水,进行冬灌时,避免大水漫灌,避免积水和形成冻害;/n第二年开春以后,平均温度上升到3℃以上时,在小麦返青期灌溉返青水,并亩施尿素15-20kg;/n4月底,冬小麦进入生长后期,此时安排育秧田块进行水稻育秧,准备5月底插秧;/n5月中下旬,冬小麦进入黄熟期,组织测产、收割;/n(10)水稻轮作/n冬小麦收获完成后,立即组织旋耕、泡田和打浆,5月下旬完毕,并进行水稻插秧,如此循环轮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水稻和冬小麦的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耕前除草
第一年,旋耕整地前15-20天,在晴天无风时喷施除草剂乙草胺,喷施均匀;
(2)旱整平
对地块进行精平,高度差±3cm,保障水稻的水层控制;
(3)施用土壤定向调理剂和底肥
旋耕整地前1-2天,撒施土壤定向调理剂,每亩用量60-70kg;施用土壤定向调理剂后,每亩地撒施成品有机肥100-150kg、三元复合肥40-50kg;
(4)旋耕整地
施用土壤调定向理剂和底肥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20-25cm;将肥料及土壤定向调理剂与土壤混合;
(5)泡田和打浆
翻耕完毕后,建立15-20cm水层,浸泡3-5天,使土壤水饱和,利于打浆;地块表层10cm以上为泥浆状,利于立苗;
(6)水整平
采用水田耙带拖板进行水平整,移高垫低,达到寸水不露泥,整平后保持浅水层,防止跑浆落干,表土沉实;
(7)水稻种植
在4月下旬进行水稻育秧,选择全生育期在4-5月以内的水稻品种,经选种、晒种、浸种消毒后,采用湿润育秧或旱育秧的方式进行育秧;
5月底,当水稻秧苗达到3叶一心至4叶一心时进行插秧,插秧间距为30cm*20cm;
水稻齐苗后,按照生育期进行常规水肥管理,注重防控病虫害及杂草;
9月中下旬水稻进入黄熟期,组织测产、机械收割;
(8)旋耕土地
水稻收割后2-3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史超张国栋刘林王晶张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九天智慧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