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484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9
本申请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终端本体上设置有容置腔;救生锤,救生锤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容置腔内,救生锤相对终端本体转动,以使救生锤的第二端暴露于容置腔外,或收纳于容置腔内。通过在终端本体上设置救生锤,由于救生锤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容置腔内,救生锤相对于终端本体转动,以使救生锤的第二端暴露于容置腔外或收纳于容置腔内,从而在需要使用救生锤时,可将救生锤的第二端由容置腔内转出,操作方便;不使用时,将救生锤的第二端转动收纳于容置腔内,不增加移动终端本体的体积。本申请的移动终端不仅具备紧急情况下敲碎玻璃以进行施救或自救的作用,同时在外观和功能上均不影响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
本申请属于移动终端
,具体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手持终端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手持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对讲机、车载电脑甚至还包括一些数据采集终端。随着网络和技术朝着越来越宽带化的方向的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将走向真正的移动信息时代。另一方面,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处理能力,移动终端正在从简单的通话工具变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平台。这也给移动终端增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但是现有的移动终端无法提供在紧急情况下自救或施救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无法提供在紧急情况下自救或施救功能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上设置有容置腔;救生锤,所述救生锤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救生锤相对所述终端本体转动,以使所述救生锤的第二端暴露于所述容置腔外,或收纳于所述容置腔内。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救生锤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匹配的第一卡块,在所述救生锤相对所述终端本体转动至所述第二端暴露于所述容置腔外时,所述第一卡块卡置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块卡置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时,所述救生锤垂直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口所在平面。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匹配的第二卡块,在所述救生锤相对所述终端本体转动至收纳于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第二卡块卡置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盖体,盖设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口处。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口的对应端铰接。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盖体为硅胶软盖,且所述盖体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口过盈配合。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救生锤由其两端向中部凹陷形成弧形部。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终端本体的底部。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终端本体为手持设备。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终端本体上设置救生锤,由于救生锤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容置腔内,救生锤相对于终端本体转动,以使救生锤的第二端暴露于容置腔外或收纳于容置腔内,从而在需要使用救生锤时,可将救生锤的第二端由容置腔内转出,操作方便;不使用时,将救生锤的第二端转动收纳于容置腔内,不增加移动终端本体的体积。本申请的移动终端不仅具备紧急情况下敲碎玻璃以进行施救或自救的作用,同时在外观和功能上均不影响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申请的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盖体取下后救生锤位于容置腔内的状态;图3是本申请的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救生锤的使用状态;图4是本申请的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的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盖体取下后救生锤位于容置腔内的状态;图3是本申请的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救生锤的使用状态;图4是本申请的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终端本体110和救生锤120。其中,终端本体110上设置有容置腔111;救生锤12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容置腔111内,救生锤120相对于终端本体110转动,以使救生锤120的第二端暴露于容置腔111外,或收纳于容置腔111内。由于救生锤12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容置腔111内,救生锤120相对于终端本体110转动,以使救生锤120的第二端暴露于容置腔111外或收纳于容置腔111内,从而在需要使用救生锤120时,可将救生锤120的第二端由容置腔111内转出,操作方便;不使用时,将救生锤120的第二端转动收纳于容置腔111内,不增加移动终端100的体积。本申请的移动终端100不仅具备紧急情况下敲碎玻璃以进行施救或自救的作用,同时在外观和功能上均不影响移动终端100的正常使用。具体地,容置腔111内设有转动轴124,救生锤120的第一端套设于转动轴124上,从而救生锤120转动设置于转动轴124,进而相对终端本体110转动。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救生锤120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21,容置腔111内设有与第一卡槽121匹配的第一卡块(图中未示出),在救生锤120相对于终端本体110转动至第二端暴露于容置腔111外时,第一卡块卡置于第一卡槽121中。当需要使用救生锤120时,将救生锤120相对于终端本体110转动至第二端暴露于容置腔111外,第一卡块卡置于第一卡槽121中,救生锤120与容置腔111相对固定,救生锤120保持在第二端暴露于容置腔111外的状态,从而方便救生锤120的使用,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转动。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卡块卡置于所述第一卡槽121中时,救生锤120垂直于容置腔111的腔口所在平面,从而当第一卡块卡于第一卡槽121中时,救生锤120的第二端暴露于容置腔111外的长度更长,更利于敲碎玻璃等物体,以进行施救和自救。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块卡置于第一卡槽121中时,救生锤120也可与容置腔111的腔口所在平面形成夹角即可,可为非垂直状态,仅需救生锤120的第二端暴露于容置腔111外,可敲碎玻璃等物体,以进行施救和自救即可。其中,第一卡槽121为长条形,且沿救生锤12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卡块为与第一卡槽121匹配的长条形凸块。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容置腔111内设置有与第一卡槽121匹配的第二卡块(图中未示出),在救生锤120相对终端本体110转动至收纳于容置腔111内时,第二卡块卡置于第一卡槽121中。在救生锤120使用完成后,将救生锤120相对于终端本体110转动至第二端收纳于容置腔111内,第二卡块卡置于第一卡槽121,救生锤120固定收纳于容置腔111内,减小移动终端100的体积,同时防止救生锤120自由转出,对使用者造成误伤。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上设置有容置腔;/n救生锤,所述救生锤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救生锤相对所述终端本体转动,以使所述救生锤的第二端暴露于所述容置腔外,或收纳于所述容置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上设置有容置腔;
救生锤,所述救生锤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救生锤相对所述终端本体转动,以使所述救生锤的第二端暴露于所述容置腔外,或收纳于所述容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锤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匹配的第一卡块,在所述救生锤相对所述终端本体转动至所述第二端暴露于所述容置腔外时,所述第一卡块卡置于所述第一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卡置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时,所述救生锤垂直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口所在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匹配的第二卡块,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勋郎华敏黄名溟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