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WM驱动整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46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PWM驱动整流电路,其包括PWM驱动单元与PWM驱动单元连接的同步整流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从而使得直流高压变成了交流高频电压,实现了直流变交流的功能,减轻了MOS管Q2和MOS管Q3的应力,同时有助于EMI的抑制;绕组T1连接至MOS管Q11和MOS管Q12的栅极,通过自耦的方式,减少了激式驱动所需的IC,减少了设计占用的物理空间,采用MOS管代替常规的二极管整流,极大的减小了导通瞬间因二极管压降造成的损坏,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减小电脑散热器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WM驱动整流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路结构
,尤其是指一种PWM驱动整流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的PWM驱动电路驱动能力差,不能实现直流变交流的功能,电路结构存在缺陷,并且存在电磁干扰(EMI);另外,目前电脑中的同步整流采用二极管整流设计占用的物理空间,效率低,增大电脑散热器的尺寸,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PWM驱动整流电路,设计巧妙,从而使得直流高压变成了交流高频电压,实现了直流变交流的功能,减轻了MOS管Q2和MOS管Q3的应力,同时有助于EMI的抑制;绕组T1连接至MOS管Q11和MOS管Q12的栅极,通过自耦的方式,减少了激式驱动所需的IC,减少了设计占用的物理空间,采用MOS管代替常规的二极管整流,极大的减小了导通瞬间因二极管压降造成的损坏,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减小电脑散热器的尺寸。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PWM驱动整流电路,包括PWM驱动单元与PWM驱动单元连接的同步整流单元;所述PWM驱动单元包括开关管Q4、开关管Q5、电阻R26、电阻R37、电容C21、MOS管Q2、MOS管Q3、二极管D3、绕组T1、绕组T2、电容C14、二极管D6、电阻R17以及电阻R16;所述开关管Q4的基极和开关管Q5的基极均连接于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PWMIN输入端,所述开关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开关管Q5的发射极连接后的公端与电阻R37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连接,电阻R37的另一端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漏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绕组T1初级侧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与绕组T2初级侧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T2初级侧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绕组T2次级侧的两端分别与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容C14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电阻R17的另一端均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T1初级侧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同步整流单元包括MOS管Q11和MOS管Q12,所述MOS管Q11的栅极和所述MOS管Q12的栅极分别连接于绕组T1次级侧。其中,所述PWM驱动单元还包括电阻R38、电阻R36、电阻R33和电容C20,所述电阻R38的一端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源极、电阻R38的另一端和电阻R36的一端均与电阻R33的一端连接,电阻R3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0的两端分别与电阻R33的另一端和电阻R36的另一端。其中,所述同步整流单元还包括电容C26、电阻R39、电容C11、电阻R19、电容C13、电阻R21、电感L71、电感L72、二极管D5、电容C16、电容C5、电感L7、电感L5和电容C12;所述MOS管Q11的栅极、MOS管Q12的栅极、电容C26的一端、MOS管Q12的漏极、MOS管Q11的漏极、电容C13的一端以及电感L71的一端均与所述PWM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电容C26的另一端与电阻R3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MOS管Q12的源极均与MOS管Q11的源极连接,MOS管Q11的源极与电容C11的一端、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阳极、电感L72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与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电容C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71的另一端与电容C16的一端、电感L5的一端和电感L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5的另一端与第二同步整流电路连接,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电感L7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7的另一端与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2、电容C16以及电容C5连接的公端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巧妙,IC输出PWMin信号,经过开关管Q4和开关管Q5组成的推挽驱动,加强驱动能力,驱动MOS管Q2和MOS管Q3,组成双晶正激的电路,绕组T2作为隔离驱动变压器,把PWM信号分为交错导通的驱动信号,使得MOS管Q2和MOS管Q3分别在上下半周导通,绕组T1的初级电感形成了往复的高频电流回路,从而使得直流高压变成了交流高频电压,实现了直流变交流的功能,二极管D3和二极管D6分别是钳位二极管,把在开关室产生的尖峰等予以降低或消除,减轻了MOS管Q2和MOS管Q3的应力,同时有助于EMI的抑制;进一步的,所述MOS管Q11的栅极、MOS管Q12的栅极均与所述绕组T1的次级侧连接,通过绕制在绕组T1的作用下,绕组T1连接至MOS管Q11和MOS管Q12的栅极,在上下半周分别导通,通过自耦的方式,减少了激式驱动所需的IC,减少了设计占用的物理空间,采用MOS管代替常规的二极管整流,极大的减小了导通瞬间因二极管压降造成的损坏,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减小电脑散热器的尺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PWM驱动整流电路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的PWM驱动单元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同步整流单元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一种PWM驱动整流电路,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PWM驱动单元与PWM驱动单元连接的同步整流单元;所述PWM驱动单元包括开关管Q4、开关管Q5、电阻R26、电阻R37、电容C21、MOS管Q2、MOS管Q3、二极管D3、绕组T1、绕组T2、电容C14、二极管D6、电阻R17以及电阻R16;所述开关管Q4的基极和开关管Q5的基极均连接于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PWMIN输入端,所述开关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开关管Q5的发射极连接后的公端与电阻R37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连接,电阻R37的另一端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漏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绕组T1初级侧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与绕组T2初级侧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T2初级侧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绕组T2次级侧的两端分别与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容C14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电阻R17的另一端均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T1初级侧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同步整流单元包括MOS管Q11和MOS管Q12,所述MOS管Q11的栅极和所述MOS管Q12的栅极分别连接于绕组T1次级侧。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和MOS管Q2的漏极连接于输入电压,本技术实施例设计巧妙,IC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WM驱动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WM驱动单元与PWM驱动单元连接的同步整流单元;/n所述PWM驱动单元包括开关管Q4、开关管Q5、电阻R26、电阻R37、电容C21、MOS管Q2、MOS管Q3、二极管D3、绕组T1、绕组T2、电容C14、二极管D6、电阻R17以及电阻R16;所述开关管Q4的基极和开关管Q5的基极均连接于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PWM IN输入端,所述开关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开关管Q5的发射极连接后的公端与电阻R37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连接,电阻R37的另一端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漏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绕组T1初级侧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与绕组T2初级侧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T2初级侧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绕组T2次级侧的两端分别与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容C14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电阻R17的另一端均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T1初级侧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n所述同步整流单元包括MOS管Q11和MOS管Q12,所述MOS管Q11的栅极和所述MOS管Q12的栅极分别连接于绕组T1次级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WM驱动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WM驱动单元与PWM驱动单元连接的同步整流单元;
所述PWM驱动单元包括开关管Q4、开关管Q5、电阻R26、电阻R37、电容C21、MOS管Q2、MOS管Q3、二极管D3、绕组T1、绕组T2、电容C14、二极管D6、电阻R17以及电阻R16;所述开关管Q4的基极和开关管Q5的基极均连接于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PWMIN输入端,所述开关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开关管Q5的发射极连接后的公端与电阻R37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连接,电阻R37的另一端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3的漏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绕组T1初级侧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与绕组T2初级侧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T2初级侧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绕组T2次级侧的两端分别与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容C14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电阻R17的另一端均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绕组T1初级侧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
所述同步整流单元包括MOS管Q11和MOS管Q12,所述MOS管Q11的栅极和所述MOS管Q12的栅极分别连接于绕组T1次级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WM驱动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驱动单元还包括电阻R38、电阻R36、电阻R33和电容C20,所述电阻R38的一端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旭东许文才张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迅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