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固定式电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448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固定式电刷组件,固定底座中间固定安装有电刷贯通槽,定位柱穿过电刷贯通槽通过螺丝安装在固定底座上部;电刷为采用浸渍工艺的石墨固化基体,上部内置有导线孔,刷辫上部固定安装有钳形接线片,下部通过导线孔与电刷固定连接;电刷盒为长方形框体,内侧安装有电刷;弹簧安装柱通过恒压弹簧和定位柱固定安装于固定底座上部;恒压弹簧位于电刷贯通槽侧面;弹簧夹安装在电电刷盒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电刷组件具放热性微小气孔,同时可适用安装在换向器上,增加其便捷性和稳定性。该电刷组件中可调节电刷和换向器之间的接触压力,避免接触压力过大或过小造成短路,损坏电机,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固定式电刷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刷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固定式电刷组件。
技术介绍
电刷组件是电机的一个重要组成元件,负责在旋转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传导电流,一般有光滑、耐磨、导电性良好等特性,电刷因较多用石墨制成,故也称碳刷。电机需要通过电刷和换向器之间的滑动摩擦接触以实现绕组电流的换向,从而确保电机的持续平稳运转。电刷多装配于换向器或滑环上,是一个滑动型接触体。通常在电刷的末端设置有能够施加弹性压力的螺旋式压簧或扭簧,在电刷不断磨损的过程中,该压簧或扭簧始终能够推动电刷抵压于换向器上,从而保证电刷与换向器相互压紧以实现良好导电。当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接触压力的波动范围过大,会对电机造成损害影响电机正常工作,目前情况下还亟待对电刷组件的结构和功能做更好的优化以解决此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固定式电刷组件,方便后期更换和维修,可调节电刷盒换向器的接触压力,显著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降低产品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固定式电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电刷贯通槽、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固定式电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电刷贯通槽(5)、定位柱(7)、弹簧安装柱(3)、电刷(8)、电刷盒(9)、弹簧夹(4)、恒压弹簧(2)、刷辫(13)、接线片(12),所述固定底座(1)中间固定安装有电刷贯通槽(5),所述电刷贯通槽(5)内腔为中空结构,内部有与电刷(8)相匹配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定位柱(7)穿过电刷贯通槽(5)通过螺丝安装在固定底座(1)上部,与电刷贯通槽(5)在水平方向上呈垂直放置;所述电刷(8)为采用浸渍工艺的石墨固化基体,上部内置有导线孔(10),所述刷辫(13)上部固定安装有钳形接线片(12),下部通过导线孔(10)与电刷(8)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固定式电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电刷贯通槽(5)、定位柱(7)、弹簧安装柱(3)、电刷(8)、电刷盒(9)、弹簧夹(4)、恒压弹簧(2)、刷辫(13)、接线片(12),所述固定底座(1)中间固定安装有电刷贯通槽(5),所述电刷贯通槽(5)内腔为中空结构,内部有与电刷(8)相匹配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定位柱(7)穿过电刷贯通槽(5)通过螺丝安装在固定底座(1)上部,与电刷贯通槽(5)在水平方向上呈垂直放置;所述电刷(8)为采用浸渍工艺的石墨固化基体,上部内置有导线孔(10),所述刷辫(13)上部固定安装有钳形接线片(12),下部通过导线孔(10)与电刷(8)固定连接;所述电刷盒(9)为长方形框体,内侧安装有电刷(8);所述弹簧安装柱(3)通过恒压弹簧(2)和定位柱(7)固定安装于固定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慧陈红珂张芝亮马战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升电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