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智能充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43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智能充电机,包括充电机本体,充电机本体底端的两侧均通过三个第一耳板分别与两个托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托板四个边侧的内壁分别与两个散热机构的四个边侧固定连接,两个托板的另一侧分别与支撑管的两侧固定连接,支撑管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滑块分别与第一伸缩管的两侧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智能充电机,通过在充电机本体底端的四个边角设置万向轮,便于对充电机本体进行移动,人们可通过两个把手推动充电机本体,同时可通过两个把手搬运充电机本体,除此之外,人们可通过拉把拉动充电机本体,通过在支撑管的两侧设置托板,提高了支撑管与充电机本体之间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智能充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机,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充电机,属于充电机

技术介绍
智能充电机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它采用恒流、恒压、小恒流智能三个阶段充电方式,具有充电效率高,操作简单,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常见的智能充电机体重较大,不便于携带,且常见的智能充电机的耐高温性能较差,不便于对其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充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常见的智能充电机体重较大,不便于携带,且耐高温性能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智能充电机,包括充电机本体,所述充电机本体底端的两侧均通过三个第一耳板分别与两个托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托板四个边侧的内壁分别与两个散热机构的四个边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托板的另一侧分别与支撑管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滑块分别与第一伸缩管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管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滑块分别与第二伸缩管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管的正面固定设有拉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智能充电机,包括充电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本体(1)底端的两侧均通过三个第一耳板(2)分别与两个托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托板(3)四个边侧的内壁分别与两个散热机构(4)的四个边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托板(3)的另一侧分别与支撑管(5)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5)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滑块分别与第一伸缩管(6)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管(6)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滑块分别与第二伸缩管(7)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管(7)的正面固定设有拉把(9),所述充电机本体(1)底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设有万向轮(14),四个所述万向轮(14)的一侧均固定设有轮刹,所述充电机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智能充电机,包括充电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本体(1)底端的两侧均通过三个第一耳板(2)分别与两个托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托板(3)四个边侧的内壁分别与两个散热机构(4)的四个边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托板(3)的另一侧分别与支撑管(5)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5)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滑块分别与第一伸缩管(6)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管(6)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滑块分别与第二伸缩管(7)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管(7)的正面固定设有拉把(9),所述充电机本体(1)底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设有万向轮(14),四个所述万向轮(14)的一侧均固定设有轮刹,所述充电机本体(1)正面的底部固定设有送风机构(10),所述充电机本体(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设有连接板(11),两个所述连接板(11)顶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U形管(1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机本体(1)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把手(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充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散热机构(4)均包括散热板(41)、若干个散热翅(42)和密封条(43),两个所述散热板(41)的四个边侧分别与两个托板(3)四个边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散热板(41)的顶端均固定设有若干个散热翅(42),若干个所述散热翅(42)的顶端均贯穿充电机本体(1)置于充电机本体(1)的内部,两个所述散热板(41)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中科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