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换接地方式的直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943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切换接地方式的直流系统,包括电源侧和负荷侧,所述电源侧和大地之间、以及负荷侧和大地之间,各设有一组不同接地支路;电源侧不同接地支路和电源侧正极、负极或者中线连接;负荷侧不同接地支路和负荷外壳电连接;所述电源侧/负荷侧不同接地支路包括直接接地支路、不接地支路、高阻接地支路、中阻接地支路、低阻接地支路、可变电阻接地支路、注入式接地支路、接负极或中线支路中的至少一条支路;不同接地支路内各支路通过触点和接地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易于推广,可实现多种接地方式的灵活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切换接地方式的直流系统
本技术涉及直流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切换接地方式的直流系统。
技术介绍
直流系统因其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易于接入新能源及储能设备等优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常规的直流系统通常工作在固定的接地方式下,如IT、TN、TT。各接线方式各有利弊,其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和故障检测灵敏度无法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可靠、且可以灵活地工作在各种接地方式下的直流系统。技术方案:一种可切换接地方式的直流系统,包括电源侧和负荷侧,所述电源侧和大地之间、以及负荷侧和大地之间,各设有一组不同接地支路;电源侧不同接地支路和电源侧正极、负极或者中线连接;负荷侧不同接地支路和负荷外壳电连接;所述电源侧/负荷侧不同接地支路包括直接接地支路、不接地支路、高阻接地支路、中阻接地支路、低阻接地支路、可变电阻接地支路、注入式接地支路、接负极或中线支路中的至少一条支路;不同接地支路内各支路通过触点和接地点连接。进一步的,电源侧不同接地支路通过选择开关和电源侧正极或者负极连接,所述选择开关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电源侧正极、负极或者中线连接,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电源侧不同接地支路中的一条支路。可选的,所述第一端口采用机械式档位开关,电源侧正极、负极或者中线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端口采用继电器、电力电子开关或者断路器实现触点切换。可选的,所述第二端口采用机械式档位开关。或者,通过在所述电源侧不同接地支路的各支路上安装继电器、电力电子开关或者断路器,实现对应支路的通断。进一步的,负荷侧不同接地支路采用机械式档位开关负荷外壳电连接,实现不同支路触点的切换。或者,在负荷侧不同接地支路的各支路上安装有继电器、电力电子开关或者断路器,实现对应支路的通断。进一步的,在接地点与地之间串入信号发生器,即信号发生器接地端接地,信号输出端接接地点,实现注入式接地。相比于传统直流系统,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易于推广,并可根据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和故障检测灵敏度来实现多种接地方式的灵活切换。附图说明图1为单极系统接地示意图(采用机械式档位开关实现触点切换);图2为单极系统接地示意图(采用继电器/电力电子开关/断路器实现支路通断)。图3为双极系统接地示意图(采用机械式档位开关实现触点切换)。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切换接地方式的直流系统,包括电源侧和负荷侧,电源侧和大地之间、以及负荷侧和大地之间,各设有一组不同接地支路;在电源侧,不同接地支路通过选择开关和电源侧的正极或者负极连接;在负荷侧,不同接地支路和负荷外壳电连接;不同接地支路包括直接接地支路、不接地支路、高阻接地支路、中阻接地支路、低阻接地支路、可变电阻接地支路、注入式接地支路、接负极或中线支路中的至少一条支路;不同接地支路内各支路通过触点和接地点连接,当接地点不做任何接地处理时,相当于接不接地支路。本技术可灵活实现IT、TN、TT、注入式等接地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不同接地支路集成于接地装置中。如图1所示,针对单极系统:(1)首先在电源侧和负荷侧选择一个或多个使用位置;(2)电源侧通过选择开关选择接地极,选择开关的第一端口的1号触点为电源侧正极,2号触点为电源侧负极;选择开关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一接地装置10;接地极通过第一接地装置10进行选择性接地。该装置具有直接接地(触点6)、不接地(触点7)、高阻/中阻/低阻接地(触点1/2/3)、可变电阻接地(触点4)、注入式接地(触点5)等一种或多种接地支路。(3)在负荷侧,负荷外壳通过第二接地装置20选择接地方式,该装置具有直接接地(触点6)、不接地(触点7)、高阻/中阻/低阻接地(触点1/2/3)、可变电阻接地(触点4)、注入式接地(触点5)、接负极(触点8)等一种或多种接地支路。(4)当电源侧负极通过第一接地装置10的触点7接地、负荷侧外壳通过第二接地装置20的触点6接地时,系统为IT系统;当电源侧负极通过第一接地装置10的触点6接地、负荷侧外壳通过第二接地装置20的触点8接地时,系统为TN系统;当电源侧负极通过第一接地装置10的触点6接地、负荷侧外壳通过第二接地装置20的触点6接地时,系统为TT系统;注入式接地在接地点与地之间串入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接地端接地,信号输出端接接地点,实现注入式接地,注入式接地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如图2所示,针对双极系统:(1)首先在电源侧和负荷侧选择一个或多个使用位置,;(2)电源侧通过选择开关可以选择接地极,选择开关的第一端口的1号触点为正极,2号触点为中线,3号触点为负极;选择开关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一接地装置10,电源侧接地极通过第一接地装置10进行选择性接地;装置内各支路及其功能和单极系统一致。(3)在负荷侧,负荷外壳通过第二接地装置20选择接地方式,该装置具有直接接地(触点6)、不接地(触点7)、高阻/中阻/低阻接地(触点1/2/3)、可变电阻接地(触点4)、注入式接地(触点5)、接中线(触点8)等一种或多种接地支路;(4)当电源侧中线通过第一接地装置10的触点7接地、负荷侧外壳通过第二接地装置20的触点6接地时,系统为IT系统;当电源侧中线通过第一接地装置10的触点6接地、负荷侧外壳通过第二接地装置20的触点8接地时,外壳连接至中线,系统为TN系统;当电源侧中线通过第一接地装置10的触点6接地、负荷侧外壳通过第二接地装置20的触点6接地时,系统为TT系统;注入式接地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注入式接地是在接地点与地之间串入信号发生器,即信号发生器接地端接地,信号输出端接接地点,实现注入式接地。选择开关的第一端口选择接地极时,可采用继电器、电力电子开关、断路器或者机械式档位开关等方式实现接地极对应触点的切换。选择开关的第二端口和接地装置连接,接地装置内各接地支路(1路或多路)通过触点实现与接地点的连接。可选的,电源侧、负荷侧不同接地支路的各支路可通过机械式档位开关实现对应支路的通断,如图1、图3所示;或者在每个支路均安装继电器、电力电子开关或者断路器,实现对应支路的通断,如图2所示。图2中,第三接地装置30对应触点1~6的意义与第一接地装置10的机械式档位开关相同,当所有开关(指继电器、电力电子开关、断路器)断开时,相当于接第一接地装置10的触点7;第四接地装置40对应触点1~6的意义与第一接地装置10机械式档位开关相同,当所有开关(指继电器、电力电子开关、断路器)断开时,相当于接第二接地装置20的触点7;当第四接地装置40的开关7闭合时,相当于接第二接地装置20的触点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切换接地方式的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侧和负荷侧,所述电源侧和大地之间、以及负荷侧和大地之间,各设有一组不同接地支路;电源侧不同接地支路和电源侧正极、负极或者中线连接;负荷侧不同接地支路和负荷外壳电连接;/n所述电源侧/负荷侧不同接地支路包括直接接地支路、不接地支路、高阻接地支路、中阻接地支路、低阻接地支路、可变电阻接地支路、注入式接地支路、接负极或中线支路中的至少一条支路;不同接地支路内各支路通过触点和接地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切换接地方式的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侧和负荷侧,所述电源侧和大地之间、以及负荷侧和大地之间,各设有一组不同接地支路;电源侧不同接地支路和电源侧正极、负极或者中线连接;负荷侧不同接地支路和负荷外壳电连接;
所述电源侧/负荷侧不同接地支路包括直接接地支路、不接地支路、高阻接地支路、中阻接地支路、低阻接地支路、可变电阻接地支路、注入式接地支路、接负极或中线支路中的至少一条支路;不同接地支路内各支路通过触点和接地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接地方式的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侧不同接地支路通过选择开关和电源侧正极或者负极连接,所述选择开关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电源侧正极、负极或者中线连接,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电源侧不同接地支路中的一条支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切换接地方式的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开关的第一端口采用机械式档位开关,和电源侧正极、负极或者中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建海李忠陈文波张保邹学毅仝浩刘向东余学文王强刘嘉杰梅中华朱礼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