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变保护装置的直流提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302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变保护装置的直流提供装置,其中箱变具有直流输出端和整流模块,所述直流提供装置包括:直流电源;以及切换装置,其连接至所述直流电源,所述切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整流模块以及所述直流输出端之间,用于在所述整流模块无法提供直流电源时,接通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直流输出端;其中,所述箱变保护装置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箱变保护装置的直流提供装置,能够在原站用变故障时继续向保护装置提供直流电,使保护装置正确动作,并切断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变保护装置的直流提供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直流提供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箱变保护装置的直流提供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厂输煤系统为露天煤矿采煤通过长距离输煤皮带直接送至电厂进行发电。电厂输煤系统中箱式变电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设备。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广泛的应用于配电网络中。适用于额定电压10/0.4KV三相交流系统中,作为线路和分配电能之用。在箱式变电站中,常常会增加保护装置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箱变保护装置可以用于变压器差动保护、高压侧断路器过流保护、低压侧进线断路器过流保护、低压侧负荷断路器过流保护、低压侧负荷低电压保护等各种保护及高低压侧各断路器控制回路等,箱变保护装置的电源取自该箱变自身直流。具体的,图1为现有技术的直流电源供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箱变保护装置的电源取自箱变站用变,站用变将主变输出的6kv电压降压为380V,箱变中的整流模块提供箱变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该直流电源向箱变各开关操作及各保护提供直流能量,从而各保护装置可以正确判别故障类型,并切断故障。基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箱变保护装置的电源供电方式存在弊端,当箱变发生故障时存在该直流电源也会降低可能,并可能导致保护装置无法正确动作于断路器。因本应动作分开的断路器无法正确分开,造成故障点扩大,无法正确保护设备,导致设备越级跳闸并扩大故障等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变保护装置的直流提供装置,其能够向保护装置提供直流电,使保护装置正确动作,并切断故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变保护装置的直流提供装置,其中箱变具有直流输出端和整流模块,所述直流提供装置包括:直流电源;以及切换装置,其连接至所述直流电源,所述切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整流模块以及所述直流输出端之间,用于在所述整流模块无法提供直流电源时,接通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直流输出端;其中,所述箱变保护装置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相连接。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两组二极管;所述第一组二极管设置于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直流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组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组二极管相连接,所述第二组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整流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组二极管包括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组二极管包括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直流电源的正电流输出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开关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的正极相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三开关与整流模块的正电流输出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直流电源的负电流输出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第二开关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的负极相连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四开关与整流模块的负电流输出端相连接。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流电源为DC-UPS。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通过熔断电阻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的正极相连接。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通过熔断电阻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的负极相连接。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开关通过熔断电阻与所述整流模块的正电流输出端相连接。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开关通过整流模块的负电流输出端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箱变保护装置的直流提供装置,通过在现有的箱变控制电源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直流提供装置,能够在原站用变故障时继续向保护装置提供直流电,使保护装置正确动作,并切断故障。所占空间小,可与箱变一体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直流电源供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直流提供装置的接入方式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直流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直流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目前,箱变具有整流模块,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为箱变的直流输出端。箱变保护装置与所述箱变的直流输出端相连接。如图2所示,其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直流提供装置的接入方式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为根据本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直流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箱变具有直流输出端22和整流模块21。本实施例中的直流提供装置1包括:切换装置11以及与所述切换装置11连接的直流电源12。所述切换装置11设置于整流模块21以及所述箱变的直流输出端22之间,用于在所述整流模块21无法提供直流电源时,接通直流电源12与所述箱变的直流输出端22。其中,所述直流电源可以为直流不间断电源DC-UPS。进一步的,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两组二极管。所述第一组二极管设置于所述直流电源12与所述箱变的直流输出端22之间,所述第二组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组二极管相连接,所述第二组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整流模块21的输出端相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添加两组单相导通二极管,实现正常工况时,依然由原有站用变所供整流模块所供直流电源供直流母线,由于原输入直流电源电流及电压略高于DC-UPS侧,故正常工况时,DC-UPS侧不向用电侧输送电流。原站用变所供整流模块无法整流(因故障等其他原因,站用变已失电),此时由于原输入直流侧电流及电压减小或消失,DC-UPS侧电流及电压高于用电侧,故二极管导通,由DC-UPS侧向用电侧供直流电源,确保一段时间内各保护装置及开关可以正常运行直至正确动作。由此,本实施例通过在现有的箱变控制电源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直流提供装置,能够在原站用变故障时继续向保护装置提供直流电,使保护装置正确动作,并切断故障。所占空间小,可与箱变一体移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其为根据本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直流提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组二极管包括第一二极管111以及第二二极管112,所述第二组二极管包括第三二极管113以及第四二极管114。第一二极管111的正极与直流电源12的正电流输出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111的负极与第三二极管113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111的负极通过第一开关115与所述箱变的直流输出端22的正极相连接。第三二极管113的正极通过第三开关117与整流模块21的正电流输出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112的负极与直流电源12的负电流输出端相连接,第二二极管112的正极与第四二极管114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112的正极通过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变保护装置的直流提供装置,其中箱变具有直流输出端和整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提供装置包括:/n直流电源;以及/n切换装置,其连接至所述直流电源,所述切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整流模块以及所述直流输出端之间,用于在所述整流模块无法提供直流电源时,接通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直流输出端;/n其中,所述箱变保护装置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变保护装置的直流提供装置,其中箱变具有直流输出端和整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提供装置包括:
直流电源;以及
切换装置,其连接至所述直流电源,所述切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整流模块以及所述直流输出端之间,用于在所述整流模块无法提供直流电源时,接通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直流输出端;
其中,所述箱变保护装置与所述直流输出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两组二极管;
所述第一组二极管设置于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直流输出端之间;
所述第二组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组二极管相连接,所述第二组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整流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二极管包括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组二极管包括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
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直流电源的正电流输出端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一开关与所述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阳李广山陶泽宇吴显钢姜兆福卞圣珺辛福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