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转镍极耳及具有其的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33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铝转镍极耳及具有该铝转镍极耳的电芯,所述的铝转镍极耳包括铝带、镍带和极耳胶,所述镍带的宽度大于所述铝带的宽度,且在铝带远离电池主体的一端与镍带的一端重叠以形成连接部,连接部上包覆有保护胶,极耳胶包覆在保护胶上并延伸至电池主体的铝塑膜壳体上;由于镍带的宽度大于铝带的宽度,待重叠焊接固定后,位于连接部边缘位置的镍带部分可起到防止铝带因质软且薄而易折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对铝转镍的连接部进行重点保护,还加强了其与电池主体的连接强度,确保了该铝转镍极耳的整体强度,省去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弯折工序来避免铝转镍折断,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转镍极耳及具有其的电芯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铝转镍极耳及具有该铝转镍极耳的电芯。
技术介绍
极耳是从电池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电池正极的极耳一般使用铝带,为了方便将极耳焊接在铜片上,在铝带一端焊接有一段镍带,这种极耳称为铝转镍极耳。由于铝材料具有质软的特点而极耳又很薄,生产运输过程中重复弯折很容易造成铝带尤其是转镍处铝带出现折断的现象,因此目前生产过程中往往还需要通过一道弯折工序避免极耳折断。虽然现有的极耳已经很薄,但对于追求小体积、高密度的电池来说极耳的厚度仍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采用弯折工序来防止极耳折断并不是优选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铝转镍极耳,有效的防止极耳在转接处发生折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转镍极耳,包括铝带、镍带和极耳胶,所述镍带的宽度大于所述铝带的宽度,且在所述铝带远离电池主体的一端与所述镍带的一端重叠以形成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上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焊接点位,且在该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转镍极耳,包括铝带(1)、镍带(2)和极耳胶(3),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带(2)的宽度大于所述铝带(1)的宽度,且在所述铝带(1)远离电池主体(4)的一端与所述镍带(2)的一端重叠以形成连接部(5),所述的连接部(5)上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焊接点位(501),且在该连接部(5)上包覆有保护胶(6),所述的极耳胶(3)包覆在所述的保护胶(6)上并沿铝带(1)向电池主体(4)的方向延伸至电池主体(4)的铝塑膜壳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转镍极耳,包括铝带(1)、镍带(2)和极耳胶(3),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带(2)的宽度大于所述铝带(1)的宽度,且在所述铝带(1)远离电池主体(4)的一端与所述镍带(2)的一端重叠以形成连接部(5),所述的连接部(5)上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焊接点位(501),且在该连接部(5)上包覆有保护胶(6),所述的极耳胶(3)包覆在所述的保护胶(6)上并沿铝带(1)向电池主体(4)的方向延伸至电池主体(4)的铝塑膜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转镍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带(1)的端部沿所述镍带(2)端部的中心位置重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刚曹保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银瑞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