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学板,该多功能英语教学板,包括底盘、支杆、滑块一和教学组件。所述支杆设置在底盘上,所述滑块一滑动配合在支杆上。所述滑块一和支杆可拆卸式卡接。所述教学组件通过连接杆与滑块一相连。所述教学组件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书写板。该多功能英语教学板,通过设置的底盘、支杆、滑块一、教学组件和固定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书写者的身高调节其版面的高度,而一些可转动的书写板往往时一体转动,其所需要的转动空间较大。而且转动幅度较大,人员操作较为费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将多个小型书写板块,在其上升或者下降时,通过之间的铰接处进而翻折,减小其所需要的转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学板
本技术涉及英语教学设备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学板。
技术介绍
英语教学是指对于英语是或者不是第一语言的人进行教授英语的过程。英语教学涉及多种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词汇学、句法学、文体学、语料库理论、认知心理学等内容。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英语教学用教学板”(专利号:CN201710761270.8),该专利包括支架、蓄电池、教学板、放置盒、升降装置和四线三格装置。上述专利可便于他人调节画线的位置,划线精准。然而,在上小型英语培训课时,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老师往往会让学生上台并在书写板上进行书写,但由于书写板一般为竖直设置的,学生由于其年龄小,个字矮,所以对于高处的书写会很不方便,而且,身为成年人的老师在书写板的低处书写板书时,往往需要下蹲或者弯腰等姿势来书写,长此以往,容易影响老师自身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位置的多功能英语教学板,解决了学生写位于高处的板书困难,老师写低处的板书困难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学板,包括底盘、支杆、滑块一和教学组件。所述支杆设置在底盘上,所述滑块一滑动配合在支杆上。所述滑块一和支杆可拆卸式卡接。所述教学组件通过连接杆与滑块一相连。所述教学组件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书写板。还包括两个固定组件,两个固定组件设置在教学组件的两侧。优选的,还包括两个凹型滑道,两个凹型滑道分别设置在教学组件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滑动配合在凹型滑道上。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块二、两个套筒和活动杆。所述滑块二滑动配合在凹型滑道上,两个套筒分别设置在滑块二的上下两侧。所述活动杆滑动配合在套筒内壁上。优选的,所述两个套筒和两个活动杆的总长度与凹型滑道的长度相近。优选的,所述支杆和凹型滑道上均开设有多个开孔。所述滑块一通过连接杆与滑块二相连。所述滑块一和滑块二分别与设置在支杆和凹型滑道上的开孔可拆卸式卡接。优选的,还包括圆柱和弧形板,所述圆柱设置在支杆的顶部,所述弧形板设置在底盘的背面上。(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学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多功能英语教学板,通过设置的底盘、支杆、滑块一、教学组件和固定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本技术可以根据书写者的身高调节其版面的高度,而一些可转动的书写板往往时一体转动,其所需要的转动空间较大。而且转动幅度较大,人员操作较为费力。本技术可以通过将多个小型书写板块,在其上升或者下降时,通过之间的铰接处进而翻折,减小其所需要的转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展开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工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工作示意图。图中:1底盘、2弧形板、3支杆、4滑块一、5圆柱、6书写板、7凹型滑道、8教学组件、9套筒、10固定组件、11滑块二、12活动杆、13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学板,如图1-5所示,包括底盘1、支杆3、滑块一4和教学组件8。支杆3设置在底盘1上,滑块一4滑动配合在支杆3上。滑块一4和支杆3可拆卸式卡接。教学组件8通过连接杆13与滑块一4相连。教学组件8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书写板6。还包括两个固定组件10,两个固定组件10设置在教学组件8的两侧。市面上的书写板一般为了方便人员书写,将书写板面设置为可转动型,人员根据需要将书写板面翻转,大大方便不同身高的人员书写。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其前后两侧都有较大的空间,方便整个书写板转动翻转。而通常情况下,书写板的放置空间并没有那么大。所以这种翻转并不实用。本技术可以通过将整个书写板分割成多个小书写板,通过对多个小书写板的翻转和转动,进而方便人员的操作,而且多个小书写板的转动空间要求也比较低。进而增加本技术的实用性。还包括两个凹型滑道7,两个凹型滑道7分别设置在教学组件8的两侧。固定组件10滑动配合在凹型滑道7上。固定组件10包括滑块二11、两个套筒9和活动杆12。滑块二11滑动配合在凹型滑道7上,两个套筒9分别设置在滑块二11的上下两侧。活动杆12滑动配合在套筒9内壁上。通过设置的滑块二11、两个套筒9和活动杆12的相互配合,使得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切实需要控制可翻转的小书写板的具体数量,当人员需要书写板作为一个整体时,通过拉动活动杆12,使得活动杆12和套筒9分别穿过多个小书写板的铰接处。进而限定住多个小书写板的位置,使得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如图2所示。当人员需要转动时,必须将活动杆12回缩,同时确认好需要高处的小书写板转动还是低处的小书写板转动。进而调节固定组件10的位置,如图3所示。当老师需要进行低处书写时,可以将固定组件10移动到低处,通过上移使得位于高处的小书写板在圆柱5的作用下翻折。如图4所示,进而方便使用。当学生需要进行高处书写时,可与将固定组件10移动到高处,通过下移使得位于低处处的小书写板在圆柱5的作用下翻折,如图3所示。两个套筒9和两个活动杆12的总长度与凹型滑道7的长度相近。之所以将两个套筒9和两个活动杆12的长度和是为了方便将多个小书写板固定为一个整体。支杆3和凹型滑道7上均开设有多个开孔。滑块一4通过连接杆13与滑块二11相连。滑块一4和滑块二11分别与设置在支杆3和凹型滑道7上的开孔可拆卸式卡接。通过设置的滑块一4和滑块二11分别与设置在支杆3和凹型滑道7上的开孔可拆卸式卡接是为了方便人员对书写板的位置的固定。还包括圆柱5和弧形板2,圆柱5设置在支杆3的顶部,弧形板2设置在底盘1的背面上。通过设置的圆柱5,是为了方便在小书写板向上翻转时,通过设置的圆柱5可以较为顺滑的过渡,使得小书写板的翻折更方便。通过设置的弧形板2。是为了在小书写板向下翻转时,起到限制小书写板位置的作用。工作原理:使用时,当学生需要书写较高位置的板书时,可以通过回缩活动杆12,并移动固定组件10到凹型滑道7的上半部,此时位于低处的两个书写板6处于转动状态。同时将滑块一4下移,此时位于低处的书写板6翻转,将原本位于高处的书写板6下降,方便学生书写。当需要老师需要进行低处板书书写时,可以直接将教学组件8上移,此时位于高处的两个书写板6在圆柱5的作用下翻转,将原本位于低处的书写板6升高。综上所述,该多功能英语教学板,通过设置的底盘1、支杆3、滑块一4、教学组件8和固定组件10的相互配合。使得本技术可以根据书写者的身高调节其版面的高度,而一些可转动的书写板往往时一体转动,其所需要的转动空间较大。而且转动幅度较大,人员操作较为费力。本技术可以通过将多个小型书写板块,在其上升或者下降时,通过之间的铰接处进而翻折,减小其所需要的转动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支杆(3)、滑块一(4)和教学组件(8),所述支杆(3)设置在底盘(1)上,所述滑块一(4)滑动配合在支杆(3)上,所述滑块一(4)和支杆(3)可拆卸式卡接,所述教学组件(8)通过连接杆(13)与滑块一(4)相连,所述教学组件(8)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书写板(6),还包括两个固定组件(10),两个固定组件(10)设置在教学组件(8)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支杆(3)、滑块一(4)和教学组件(8),所述支杆(3)设置在底盘(1)上,所述滑块一(4)滑动配合在支杆(3)上,所述滑块一(4)和支杆(3)可拆卸式卡接,所述教学组件(8)通过连接杆(13)与滑块一(4)相连,所述教学组件(8)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书写板(6),还包括两个固定组件(10),两个固定组件(10)设置在教学组件(8)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学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凹型滑道(7),两个凹型滑道(7)分别设置在教学组件(8)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10)滑动配合在凹型滑道(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0)包括滑块二(11)、两个套筒(9)和活动杆(12),所述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