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及自动化生产线读码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9203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4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及自动化生产线读码检测系统,其包括机台和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机台上设置有传送机构、物体感测模块、读码模块和报警模块,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分别与物体感测模块、读码模块和报警模块连接,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设置有用于与物体感测模块连接的物体感测接口、用于与读码模块连接的读码接口、用于与报警模块连接的警示接口、用于与机台连接的辅串口和用于连接生产制造管理系统的主串口,实现生产设备与软件系统的互联,使设备上层对接协议单对多处理,令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和设备硬件之间相互兼容、协议统一。本申请具有减少使用者连接控制模块与各硬件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及自动化生产线读码检测系统
本申请涉及生产线检测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及自动化生产线读码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自动化生产管理系统中常通过终端硬件对条码信息的识别、采集和传递实现数据信息管控,在这种智能化的生产线中,生产设备与软件系统之间的对接和互联是其核心部分。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开号为CN206541314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路板条码在线读码装置,该技术主要包含靠边定位机构、光电传感器、读码器、微型控制器、报警器和工控平板电脑。靠边定位机构固定在生产线的机架上,光电传感器固定在生产线的机架上且位于靠边定位机构之前。读码器固定在悬空在生产线上方的支架上。微型控制器分别连接光电传感器、读码器、报警器和工控平板电脑。光电传感器感应到线路板过来后,给微型控制器信号,靠边定位机构完成线路板的靠边定位,读码器开始读码,读码内容存储到工控平板电脑。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技术需要通过微型控制器分别与多种硬件连接,但自动化硬件存在标准与非标准设备,不同厂家使用的通讯协议不完全互通,存在软件和硬件之间不能兼容支持的情况。使用者若购置了通讯协议不互通的多组硬件,需要在各组硬件的控制器之间添加通讯设备,增耗了使用者连接控制模块与各硬件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使用者连接控制模块与各硬件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本申请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线读码检测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生产线读码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生产线读码检测系统,包括机台和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所述机台上设置有传送机构、物体感测模块、读码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分别与所述物体感测模块、所述读码模块和所述报警模块连接,所述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物体感测模块连接的物体感测接口、用于与所述读码模块连接的读码接口、用于与所述报警模块连接的警示接口、用于与所述机台连接的辅串口和用于连接生产制造管理系统的主串口,所述物体感测接口、所述读码接口、所述警示接口、所述辅串口和所述主串口之间通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台通过传送机构传输物料,当物料经过物体感测模块时,物体感测模块输出感测信号到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输送控制信号到读码模块对物料进行读码识别,读码模块读取完成条码数据后通过主串口。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根据读码模块在感测信号从输出到终止的期间内是否读取到条码数据进行反馈,若读码模块未读到任何数据,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输出报警信号使报警模块警示使用者。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上设置有物体感测接口、读码接口、警示接口、辅串口以及主串口。使用者将物体感测模块连接于物体感测接口、将读码模块连接于读码接口、将报警模块连接于警示接口、将机台连接于辅串口、将生产制造管理系统连接于主串口,实现生产设备与软件系统的互联令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和设备硬件之间相互兼容、协议统一,进而降低使用者连接控制模块与各硬件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台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读码模块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有支撑柱、固定于所述支撑柱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杆和套设于所述横向杆并与所述横向杆滑动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横向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物料的行进方向,所述滑动块的移动带动所述读码模块的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一批次物料上的条形码位置一致,而不批次物料上的条形码位置可能不一致,需要使用者调节读码模块的位置。滑动块沿着横向杆进行移动时可带动读码模块进行移动,使用者可通过移动滑动块来调节读码模块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提高读码模块的适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块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横向杆的第一锁合件,所述第一锁合件穿设于所述滑动块并与所述滑动块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锁合件抵接于横向杆时,滑动块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与横向杆相对固定,防止滑动块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使用者需要调节滑动块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时,可拧松第一锁合件然后移动滑动块,移动后再拧紧第一锁合件重新固定滑动块。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块设置有与所述读码模块固定的纵向杆,所述纵向杆以竖直方向穿设于所述滑动块并与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纵向杆的第二锁合件,所述第二锁合件穿设于所述滑动块并与所述滑动块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拧松第二锁合件后,可通过移动滑动块来调节读码模块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移动后再拧紧第二锁合件,通过摩擦力使纵向杆与滑动块相对固定。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读码检测系统,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主控制板,所述主控制板设置有运算处理单元,所述物体感测接口、所述读码接口、所述警示接口、所述辅串口和所述主串口分别与所述运算处理单元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体感测接口、读码接口、警示接口、辅串口、以及主串口均与运算处理单元连接,实现各模块之间的通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控制板设置有由若干个灯珠组成用于显示工作状态的灯珠模块,所述灯珠模块与所述运算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灯珠模块相匹配的透光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珠模块可通过不同灯珠组合显示多种工作模式,将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的工作状态实时反映给使用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壳接近所述运算处理单元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散热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散热孔可加快外壳外侧与内侧的气体连通,为运算处理单元散热。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控制板设置有由散热片组成的散热处理单元,所述外壳接近所述散热处理单元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元器件发出的热量可传到散热处理单元上,并经散热片散发到周围空气中,配合第二散热孔加快散热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凸耳,所述凸耳设置有供固定件穿设的安装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将固定件如螺钉穿设于安装孔,将凸耳固定在墙体或机体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耳设置于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侧使所述外壳的两侧形成安装面,所述外壳上相邻于所述安装面的两侧设为插接面,所述物体感测接口、所述读码接口、所述辅串口和所述主串口均设置于所述插接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需要进行接线的插接面和安装面分开,将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需要插接的接口设置于两端,减少插头和线束对凸耳的遮挡,方便使用者固定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使用者将物体感测模块连接于物体感测接口、将读码模块连接于读码接口、将报警模块连接于警示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生产线读码检测系统,包括机台(1)和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传送机构(11)、物体感测模块(12)、读码模块(13)和报警模块(14),所述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2)分别与所述物体感测模块(12)、所述读码模块(13)和所述报警模块(14)连接,所述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2)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物体感测模块(12)连接的物体感测接口(21)、用于与所述读码模块(13)连接的读码接口(22)、用于与所述报警模块(14)连接的警示接口(23)、用于与所述机台(1)连接的辅串口(24)和用于连接生产制造管理系统的主串口(25),所述物体感测接口(21)、所述读码接口(22)、所述警示接口(23)、所述辅串口(24)和所述主串口(25)之间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生产线读码检测系统,包括机台(1)和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传送机构(11)、物体感测模块(12)、读码模块(13)和报警模块(14),所述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2)分别与所述物体感测模块(12)、所述读码模块(13)和所述报警模块(14)连接,所述智能数据采集控制盒(2)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物体感测模块(12)连接的物体感测接口(21)、用于与所述读码模块(13)连接的读码接口(22)、用于与所述报警模块(14)连接的警示接口(23)、用于与所述机台(1)连接的辅串口(24)和用于连接生产制造管理系统的主串口(25),所述物体感测接口(21)、所述读码接口(22)、所述警示接口(23)、所述辅串口(24)和所述主串口(25)之间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读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读码模块(13)的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包括有支撑柱(151)、固定于所述支撑柱(151)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杆(152)和套设于所述横向杆(152)并与所述横向杆(152)滑动连接的滑动块(154),所述横向杆(15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物料的行进方向,所述滑动块(154)的移动带动所述读码模块(13)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读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54)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横向杆(152)的第一锁合件(155),所述第一锁合件(155)穿设于所述滑动块(154)并与所述滑动块(154)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生产线读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54)设置有与所述读码模块(13)固定的纵向杆(153),所述纵向杆(153)以竖直方向穿设于所述滑动块(154)并与所述滑动块(154)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154)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纵向杆(153)的第二锁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林李伟陈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一道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