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16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背光源,包括底壳、胶框、灯条、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以及玻璃盖板,底壳上端设有与胶框对应的安装槽,导光板设于胶框的下端,反射膜胶粘于安装槽的底部,灯条位于导光板的一侧和胶框的内侧壁之间,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以及玻璃盖板由下往上依次设于胶框的上端,胶框的上端设有与玻璃盖板适配的矩形容置槽,矩形容置槽具有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以及右侧壁,前侧壁和后侧壁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避位槽,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避位槽,相邻的第一避位槽和第二避位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玻璃盖板的四个角受到挤压产生应力,使玻璃盖板不易破碎,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背光源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
,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背光源。
技术介绍
随着光电行业的蓬勃发展,液晶面板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显示器件,从而被各种显示器使用,作为液晶显示器的一部分,背光源在显示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背光源主要包括底壳、胶框、灯条、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以及玻璃盖板,胶框上端设有与玻璃盖板大小适配的容置槽,组装时,玻璃盖板的四个角与容置槽对应的角抵触,使玻璃盖板的四个角受到挤压产生应力,容易造成玻璃盖板破碎,导致产品无法正常使用,降低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改良的背光源,其能避免玻璃盖板的四个角受到挤压,避免玻璃盖板的四个角产生应力,使玻璃盖板不易破碎,提高产品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背光源,包括底壳、胶框、灯条、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以及玻璃盖板,所述底壳上端设有与胶框对应的安装槽,所述胶框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导光板设于胶框的下端,所述反射膜胶粘于安装槽的底部,所述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胶框、灯条、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以及玻璃盖板,所述底壳上端设有与胶框对应的安装槽,所述胶框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导光板设于胶框的下端,所述反射膜胶粘于安装槽的底部,所述灯条位于导光板的一侧和胶框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灯条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灯珠,所述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以及玻璃盖板由下往上依次设于胶框的上端,所述胶框的上端设有与玻璃盖板适配的矩形容置槽,所述玻璃盖板设于矩形容置槽内,所述矩形容置槽具有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以及右侧壁,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避位槽,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避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胶框、灯条、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以及玻璃盖板,所述底壳上端设有与胶框对应的安装槽,所述胶框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导光板设于胶框的下端,所述反射膜胶粘于安装槽的底部,所述灯条位于导光板的一侧和胶框的内侧壁之间,所述灯条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灯珠,所述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以及玻璃盖板由下往上依次设于胶框的上端,所述胶框的上端设有与玻璃盖板适配的矩形容置槽,所述玻璃盖板设于矩形容置槽内,所述矩形容置槽具有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以及右侧壁,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避位槽,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避位槽,相邻的第一避位槽和第二避位槽连通,所述右侧壁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海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