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15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近视眼矫正眼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包括镜框,所述镜框的上部两侧设置有铰接销,所述铰接销的一侧设有镜腿,所述镜框的内部两侧均设有主镜片,所述主镜片外侧的镜框上设置有附加镜片,所述附加镜片的上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连接设置在镜框外壁上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调节附加镜片的位置,通过附加镜片与主镜片配合,可以矫正视网膜中央离焦,提高远视力,视近时,附加镜片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预防近视眼发生或控制近视眼度数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
本技术涉及近视眼矫正眼镜
,尤其涉及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
技术介绍
眼球具有正视化主动调节过程,依赖视觉的对焦生长,尤其是视网膜周边部位的光学离焦。视网膜周边部位的光学离焦按照焦点落在视网膜前后,根据眼屈光学概念,将焦点落在周边部位视网膜之后者,称为视网膜周边光学后离焦,也称为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即后视性离焦,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诱导眼球向后生长,形成近视眼或促进近视眼度数增加,因此解决后视性离焦,是现在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1749259U公开了一种矫正视网膜周边离焦双层眼镜,由1个主镜和1个附加镜组成,主镜片中央光学区制备为-0.50DS~-7.00DS,主镜片周边光学区制备为平光镜片,附加镜片中央光学区制备为平光镜片或者圆形缺口镜片,附加镜片周边光学区制备为+0.50DS~+2.00DS。现有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的不足之处:需要通过双层眼镜进行解决后视性离焦视力问题,但是现有技术是将附加镜片直接套在主镜片外部,这样固定效果不佳,并且拆卸困难,为治疗患者的使用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调节附加镜片的位置,通过附加镜片与主镜片配合,可以矫正视网膜中央离焦,提高远视力,视近时,附加镜片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预防近视眼发生或控制近视眼度数增加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需要通过双层眼镜进行解决后视性离焦视力问题,但是现有技术是将附加镜片直接套在主镜片外部,这样固定效果不佳,并且拆卸困难,为治疗患者的使用带来了困难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包括镜框,所述镜框的上部两侧设置有铰接销,所述铰接销的一侧设有镜腿,所述镜框的内部两侧均设有主镜片,所述主镜片外侧的镜框上设置有附加镜片,所述附加镜片的上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连接设置在镜框外壁上的调节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呈弧形状且中部嵌套在调节机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件贯穿安装槽。进一步地,在所述安装槽内部的连接件外壁上设置有嵌套,所述嵌套的上部设置有把柄。进一步地,所述把柄的一端贯穿安装槽且延伸至固定座的上部,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把柄活动的连接口。进一步地,所述嵌套的下部外壁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卡口。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自中点向两端的定位卡口方向其深度逐渐递增。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固定在安装槽的底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底壁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槽内壁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顶端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端贯穿缓冲槽且在端头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伸入限位槽内且与限位槽两端的定位卡口相匹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调节附加镜片的位置,近视眼日常视远时仅配戴主镜片,将附加镜片调节至与主镜片垂直即可,通过主镜片矫正近视眼屈光度数,提高远视力,较大直径范围的主镜片提供较宽视野范围,上课或近距离工作时,转动调节机构使附加镜片与主镜片重合,通过附加镜片与主镜片配合,仍然可以矫正视网膜中央离焦,提高远视力;视近时,附加镜片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预防近视眼发生或控制近视眼度数增加;2、通过设置的定位机构,使用者在转动把柄时,使嵌套带动连接件转动,并且使定位销在限位槽内部滑动,在移动至限位槽的端头时,弹簧的弹力推动挡板上升,使挡板推动伸缩柱,伸缩柱推动定位销则会与定位卡口实现卡接固定,固定便捷,再需调节时仅需要拉动把柄,使定位销与定位卡口实现分离即可实现再次滑动,为治疗患者的使用带来了便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镜框、2-主镜片、3-镜腿、4-铰接销、5-附加镜片、6-转动杆、7-连接件、8-调节机构、9-固定座、10-嵌套、11-把柄、12-限位槽、13-定位机构、14-连接筒、15-弹簧、16-挡板、17-伸缩柱、18-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包括镜框1,镜框1的上部两侧设置有铰接销4,铰接销4的一侧设有镜腿3,镜框1的内部两侧均设有主镜片2,主镜片2外侧的镜框1上设置有附加镜片5,附加镜片5的上部连接转动杆6,转动杆6的一端连接设置在镜框1外壁上的调节机构8,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8能够调节附加镜片5的位置,近视眼日常视远时仅配戴主镜片2,将附加镜片5调节至与主镜片1垂直即可,通过主镜片2矫正近视眼屈光度数,提高远视力,较大直径范围的主镜片2提供较宽视野范围,上课或近距离工作时,转动调节机构8使附加镜片5与主镜片1重合,通过附加镜片5与主镜片2配合,仍然可以矫正视网膜中央离焦,提高远视力;视近时,附加镜片5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预防近视眼发生或控制近视眼度数增加。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杆6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7,连接件7的两端呈弧形状且中部嵌套在调节机构8内部,调节机构8包括固定座9,固定座9内设有安装槽,连接件7贯穿安装槽,在安装槽内部的连接件7外壁上设置有嵌套10,嵌套10的上部设置有把柄11,把柄11的一端贯穿安装槽且延伸至固定座9的上部,固定座9上设置有用于把柄11活动的连接口,嵌套10的下部外壁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所述镜框的上部两侧设置有铰接销,所述铰接销的一侧设有镜腿,所述镜框的内部两侧均设有主镜片,所述主镜片外侧的镜框上设置有附加镜片,所述附加镜片的上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连接设置在镜框外壁上的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所述镜框的上部两侧设置有铰接销,所述铰接销的一侧设有镜腿,所述镜框的内部两侧均设有主镜片,所述主镜片外侧的镜框上设置有附加镜片,所述附加镜片的上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连接设置在镜框外壁上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呈弧形状且中部嵌套在调节机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件贯穿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槽内部的连接件外壁上设置有嵌套,所述嵌套的上部设置有把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解决后视性离焦的近视控制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柄的一端贯穿安装槽且延伸至固定座的上部,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把柄活动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俊毅
申请(专利权)人:瀛乾邦实业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