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恒亮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04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包括箱体和背带,所述背带设置在箱体的一侧,所述箱体包括集水箱和置物箱,所述集水箱顶部设有排水母管,侧部设有放水软管,所述排水母管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为三叉戟结构,包括一个横向水管、四个排水分管,其中三个排水分管的上端设有管道接头,第四个排水分管和排水母管连接,所述管道接头上连接有采样瓶,所述管道接头为锥形结构,所述采样瓶包括置于顶部的瓶盖、瓶身、置于瓶身底部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两端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方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两端设有垫块,所述管道接头中间贯通,两侧设有排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监测的精确度,方便收纳,且方便携带,方便随时随地监测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境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随之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的活动愈加剧烈,进而给环境造成了各种影响,此时科研工作者开始着手对环境进行保护,首要做的就是对环境中的空气和水等物质进行分析,而市面上也出现了大量的采样设备,目前,采集大气样品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使大量空气通过液体或固体吸附剂,以吸收或阻留污染物,把原来大气中浓度较低的污染物富集起来;另一种是用容器采集含有污染物的空气。采用第一种方式时,需要采用抽气泵使得大量空气进入含有吸附剂的容器中,实现污染物的富集,这两种方式进行空气采集时,均一次只能对一个采集容器进行抽取空气,再进行下一个容器的采集时需要更换容器,更换过程十分复杂,操作起来十分不便,给环境监测工作带来困扰。对于现有的空气采样器装置,如专利号为ZL2019209168152的一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用的采样装置,其公开了采样装置,包括,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包括箱体、第一弹簧、把手、抽拉杆和抽拉板,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贯穿的抽拉杆,所述抽拉杆的端部设有抽拉板,且抽拉板与箱体的内腔壁紧密连接,所述抽拉杆的上端固定设有把手,所述抽拉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箱体与把手之间,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进气管,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连接采样瓶,所述连接头与采样瓶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采样瓶的端部设有出水装置。上述专利不能同时对多个采集容器进行抽取,降低了工作效率;且只有一个抽气管,一次只能抽取一管空气,不利于一次取多个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且带有抽气装置虽利于一次多抽取空气,但是装置体积会偏大且不利于移动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一次可同时抽取多个数据,便于后期取均值对比,提高准确度,简化整体结构便于携带移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包括箱体和背带,所述背带设置在箱体的一侧,所述箱体包括置于上部的集水箱和下部的置物箱,所述集水箱顶部设有排水母管,侧部设有放水软管,所述排水母管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为三叉戟结构,包括一个横向水管、与横向水管垂直的四个排水分管,其中三个排水分管等距平行分布在横向水管一边,第四个排水分管分布在横向水管另一边,排水分管和横向水管均联通,三个排水分管的上端设有管道接头,第四个排水分管和排水母管连接,所述管道接头上连接有采样瓶,所述管道接头为锥形结构,所述采样瓶包括置于顶部的瓶盖、瓶身、置于瓶身底部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两端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方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两端设有垫块,所述管道接头中间贯通,两侧设有排水孔。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置物箱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把手。方案进一步地,还包括放水细管,所述放水细管前端直径小于后端,后端直径与放水软管配合,所述放水细管与放水软管套接。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垫块的厚度与弹性件的原长度相同。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的尺寸小于挡板尺寸。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排水口两端,所述垫块设置在弹性件两边。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接头的最大尺寸大于排水口的尺寸,最小尺寸小于排水口的尺寸,管道接头上端插入排水口内。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放水软管上设有阀门一,与管道接头连接的排水分管上设有阀门二,所述排水母管上设有阀门三。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实现一次在同一个位置范围内取三个样品,最后取均值比较,提高监测精确度;本技术所有装置易于拆卸放入置物箱,方便收纳,能够保存及保护各器件;本技术箱体上设置的背带更加方便携带,扩大了使用范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监测测量,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的采样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的排水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的采样瓶和排水管连接示意图;其中:1、箱体,2、箱门,3、把手、4、集水箱,5、放水软管,6、阀门一,7、放水细管,8、排水母管,9、排水管,10、管道接头,101、排水孔,11、采样瓶,11-1、瓶盖,11-2、瓶体,11-3、挡板,11-4、垫块,11-5、弹性件,11-6、排水口,12、阀门二,13、阀门三,14、背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需要作出创造性劳动的条件下,能够充分实施本技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1-4所示,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包括箱体1和背带14,所述背带14设置在箱体1的一侧,所述箱体1包括置于上部的集水箱4和下部的置物箱,所述集水箱4顶部设有排水母管8,侧部设有放水软管5,所述排水母管8上连接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为三叉戟结构,包括一个横向水管、与横向水管垂直的四个排水分管,其中三个排水分管等距平行分布在横向水管一边,第四个排水分管分布在横向水管另一边,排水分管和横向水管均联通,三个排水分管的上端设有管道接头10,第四个排水分管和排水母管8连接,所述管道接头10上连接有采样瓶11,所述管道接头10为锥形结构,所述采样瓶11包括置于顶部的瓶盖11-1、瓶身11-2、置于瓶身11-2底部的排水口11-6,所述排水口11-6两端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11-5上方连接有挡板11-3,所述挡板11-3两端设有垫块11-4,所述管道接头10中间贯通,两侧设有排水孔101,排水孔101长度小于管道接头10侧面长度,使得插接时排水孔101完全置入瓶身11-2内。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置物箱设有箱门2,所述箱门2上设有把手3,置物箱内可以放置采样瓶11和排水管9,方便收纳和携带。本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放水细管7,所述放水细管7前端直径小于后端,后端直径与放水软管5配合,所述放水细管7与放水软管5套接,放水软管5的尺寸更小更加方便伸入采样瓶11内进行放水。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垫块11-4的厚度与弹性件11-5的原长度相同,弹性件11-5在管道接头10作用下拉长,使得挡板11-3远离排水口11-6,垫块11-4与瓶身11-2底部之间有间隙,露出排水孔101,使得水从排水孔101进入管道接头10,拆下管道接头10之后在弹性件11-5的回复力作用下挡板11-3回归到排水口11-6处,垫块11-4垫在挡板11-3和瓶身11-2底部之间使得采样瓶11形成密封结构。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11-6的尺寸小于挡板11-3尺寸,在没有插入管道接头10时,挡板11-3和垫块11-4共同作用堵住排水口11-6,避免采样瓶11内水或者空气泄漏。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11-5设置在排水口11-6两端,所述垫块11-4设置在弹性件11-5两边。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接头10的最大尺寸大于排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背带,所述背带设置在箱体的一侧,所述箱体包括置于上部的集水箱和下部的置物箱,所述集水箱顶部设有排水母管,侧部设有放水软管,所述排水母管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为三叉戟结构,包括一个横向水管、与横向水管垂直的四个排水分管,其中三个排水分管等距平行分布在横向水管一边,第四个排水分管分布在横向水管另一边,排水分管和横向水管均联通,三个排水分管的上端设有管道接头,第四个排水分管和排水母管连接,所述管道接头上连接有采样瓶,所述管道接头为锥形结构,所述采样瓶包括置于顶部的瓶盖、瓶身、置于瓶身底部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两端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方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两端设有垫块,所述管道接头中间贯通,两侧设有排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背带,所述背带设置在箱体的一侧,所述箱体包括置于上部的集水箱和下部的置物箱,所述集水箱顶部设有排水母管,侧部设有放水软管,所述排水母管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为三叉戟结构,包括一个横向水管、与横向水管垂直的四个排水分管,其中三个排水分管等距平行分布在横向水管一边,第四个排水分管分布在横向水管另一边,排水分管和横向水管均联通,三个排水分管的上端设有管道接头,第四个排水分管和排水母管连接,所述管道接头上连接有采样瓶,所述管道接头为锥形结构,所述采样瓶包括置于顶部的瓶盖、瓶身、置于瓶身底部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两端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方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两端设有垫块,所述管道接头中间贯通,两侧设有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监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箱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亮王团安
申请(专利权)人:王恒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