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的建筑节能用蒸汽余能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93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循环的建筑节能用蒸汽余能回收装置,包括蒸汽罐、电动机、扇叶和装置门,所述蒸汽罐的顶部和出气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盒,所述电动机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且电机轴的下端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边侧的连接盒上活动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边侧焊接有齿块,所述电机轴的上端活动套设有活动板,所述连接盒的内顶面粘贴有海绵块,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和进气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装置门铰接于加工罐的外部,且加工罐的顶部固定有排气孔。该可循环的建筑节能用蒸汽余能回收装置,能够将加热装置内产生的高温蒸汽通入其他装置内使用,并且通入的过程中能够对高温蒸汽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循环的建筑节能用蒸汽余能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节能
,具体为一种可循环的建筑节能用蒸汽余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节能方面涉及很多不同类型的节能手段,其中对蒸汽余能的回收也是其中一种,通过将高温加热装置加热时所产生的高温蒸汽进行收集,然后输送至其他需要高温蒸汽加工的装置内,起到解约资源的目的,然而现有的蒸汽余能回收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1.目前高温加热装置加热时所产生的高温蒸汽大多直接排放至空气中,进而造成浪费的现象,未能达到节能的目的;2.并且对于高温蒸汽的回收,其内部会含有大量的水分,直接通入其他装置内使用,会造成大量蒸馏水的沉积。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蒸汽余能回收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的建筑节能用蒸汽余能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目前高温加热装置加热时所产生的高温蒸汽大多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并且对于高温蒸汽的回收,其内部会含有大量的水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循环的建筑节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循环的建筑节能用蒸汽余能回收装置,包括蒸汽罐(1)、电动机(5)、扇叶(10)和装置门(18),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罐(1)的顶部和出气管(2)的一端相连,且出气管(2)的外部粘贴套设有保温套(3),所述出气管(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盒(4),且连接盒(4)的底部螺栓安装有电动机(5),所述电动机(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6),且电机轴(6)的下端套设有齿轮(7),所述齿轮(7)边侧的连接盒(4)上活动设置有连接管(8),且连接管(8)的边侧焊接有齿块(9),并且连接管(8)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扇叶(10),所述电机轴(6)的上端活动套设有活动板(11),且活动板(11)的表面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的建筑节能用蒸汽余能回收装置,包括蒸汽罐(1)、电动机(5)、扇叶(10)和装置门(18),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罐(1)的顶部和出气管(2)的一端相连,且出气管(2)的外部粘贴套设有保温套(3),所述出气管(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盒(4),且连接盒(4)的底部螺栓安装有电动机(5),所述电动机(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6),且电机轴(6)的下端套设有齿轮(7),所述齿轮(7)边侧的连接盒(4)上活动设置有连接管(8),且连接管(8)的边侧焊接有齿块(9),并且连接管(8)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扇叶(10),所述电机轴(6)的上端活动套设有活动板(11),且活动板(11)的表面预留有固定槽(12),所述连接盒(4)的内顶面粘贴有海绵块(13),且连接盒(4)的内部活动设置有连接轴(14),并且连接盒(4)的下拐角处固定有排水管(15),所述连接管(8)的另一端和进气管(16)的一端相连,且进气管(1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加工罐(17),所述装置门(18)铰接于加工罐(17)的外部,且加工罐(17)的顶部固定有排气孔(19),并且加工罐(17)的内部焊接有置物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玲许桂鑫郑浩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森海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