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伞快速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89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伞快速脱水装置,涉及雨伞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遮雨后的雨水,伞面上会有大量雨水,最普遍的除水方式就是将雨伞张开,等待雨伞晾干,但是这样的脱水方式,效率太低,等待时间太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本体、伞,伞包括伞柄、滑动块、伞尖,本体后侧上部设有后板,后板通过合页转接本体后侧下部壁,后板上设有把手,本体后侧设有挡块,挡块中心贯穿并固接转轴,转轴转接本体,本体顶部中部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上架设伞柄,第一开口左右两侧对称的设于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设有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伞面上的雨水抖落及甩出两种脱水方式,大大提高了雨伞的脱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伞快速脱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伞
,尤其涉及一种雨伞快速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一般用油纸、油布或塑料布等做成。雨伞的英文Umbrella来自拉丁文的Umbra,有遮阳、阴影处的意思。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他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专利技术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工具。雨伞的其它作用包括作为装饰物、拐杖甚至兵器,香港的老字号梁苏记雨伞就是可作兵器的雨伞之一。生活中,雨伞是我们在雨天出门时必不可少的工具。遮雨后的雨水,伞面上会有大量雨水,最普遍的除水方式就是将雨伞张开,等待雨伞晾干,但是这样的脱水方式,效率太低,等待时间太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遮雨后的雨水,伞面上会有大量雨水,最普遍的除水方式就是将雨伞张开,等待雨伞晾干,但是这样的脱水方式,效率太低,等待时间太长,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雨伞快速脱水装置,包括本体、伞;所述伞包括伞柄、滑动块、伞尖,所述本体后侧上部设有后板,所述后板通过合页转接本体后侧下部壁,所述后板上设有把手,所述本体后侧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中心贯穿并固接转轴,所述转轴转接本体;所述本体顶部中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架设伞柄,所述第一开口左右两侧对称的设于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横块,所述横块设于第二开口上方,所述横块底部连接第一连块,所述第一连块连接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底部连接磁铁;所述本体左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铰接连杆,所述连杆铰接竖块,所述竖块左侧连接滑动柱,所述滑动柱滑接于滑轨,所述滑轨设于本体内壁,所述竖块右侧连接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连接第二连块,所述第二连块连接左侧夹紧机构上的第一伸缩杆底部;所述本体中下部内壁上设有海绵垫,所述本体下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设有滤网。优选的,所述转盘侧边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本体顶部左部设有开孔,装配时,所述开孔处插接卡块。优选的,所述隔板顶部连接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顶部连接横板,所述横板上安装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底部连接夹伞磁铁块。优选的,左侧所述磁铁与右侧所述磁铁磁极相反,装配时,所述滑动块、伞尖上粘贴有铁片。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下滑动滑动块,使雨伞不断张开收拢,实现了将伞面的雨水抖落。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夹伞磁铁块转动,带动雨伞转动,实现了将伞面的雨水甩出。通过两种脱水方式相结合,大大提升了雨伞的脱水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本体顶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磁铁结构俯视图。图中标号:1本体、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开孔、131卡块、2后板、21把手、22合页、3挡块、31转轴、4伞、40伞柄、41滑动块、42伞尖、5夹紧机构、51横块、52第一连块、53第一伸缩杆、54磁铁、6第一电机、7转盘、71第一凸块、72第二凸块、8连杆、9竖块、91滑动柱、10滑轨、14第二伸缩杆、15海绵垫、16隔板、161滤网、17电动伸缩杆、18横板、19第二电机、20挡水板、23夹伞磁铁块、24第二连块。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一种雨伞快速脱水装置,包括本体1、伞4;所述伞4包括伞柄40、滑动块41、伞尖42,所述本体1后侧上部设有后板2,所述后板2通过合页22转接本体1后侧下部壁,所述后板2上设有把手21,所述本体1后侧设有挡块3,所述挡块3中心贯穿并固接转轴31,所述转轴31转接本体1;所述本体1顶部中部设有第一开口11,所述第一开口11上架设伞柄41,所述第一开口11左右两侧对称的设于第二开口12,所述第二开口12处设有夹紧机构5,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横块51,所述横块51设于第二开口12上方,所述横块51底部连接第一连块52,所述第一连块52连接第一伸缩杆53,所述第一伸缩杆53底部连接磁铁54;所述本体1左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盘7,所述转盘7上设有第一凸块71,所述第一凸块71铰接连杆8,所述连杆8铰接竖块9,所述竖块9左侧连接滑动柱91,所述滑动柱91滑接于滑轨10,所述滑轨10设于本体1内壁,所述竖块9右侧连接第二伸缩杆14,所述第二伸缩杆14连接第二连块24,所述第二连块24连接左侧夹紧机构5上的第一伸缩杆53底部;所述本体1中下部内壁上设有海绵垫15,所述本体1下部设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两侧设有滤网161。为了更好的给雨伞脱水,本技术还包括所述转盘7侧边上设有第二凸块72,所述本体1顶部左部设有开孔13,装配时,所述开孔13处插接卡块131。所述隔板16顶部连接电动伸缩杆17,所述电动伸缩杆17顶部连接横板18,所述横板18上安装第二电机19,所述第二电机19的动力输出端固接挡水板20,所述挡水板20底部连接夹伞磁铁块23。左侧所述磁铁54与右侧所述磁铁54磁极相反,装配时,所述滑动块41、伞尖42上粘贴有铁片。工作原理:本技术是将挡块3沿转轴31转动,取消对后板2的支撑,握住把手21,将后板2沿合页22转动放下。将雨伞的杆沿第一开口11向本体1中心移动,而后通过将伞柄40架设于第一开口11上将伞倒挂。控制滑动块41移动至与两侧磁铁54等高,关闭后板2。将两侧横块51沿第二开口12同时向中心移动,通过两侧磁铁54同时吸附滑动块41。启动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带动转盘7转动,通过第一凸块71带动连杆8运动,带动竖块9沿滑轨10方向上下往复运动,带动第一伸缩杆53往复缩短伸长,带动滑动块41上下往复运动,使伞不断张开收拢,将伞面的水滴抖落。其中,当将卡块131装配于开孔13上时,有助于左侧第一伸缩杆53的复位,当转盘7转动至第二凸块72被卡块131阻挡时,即可确认第一伸缩杆53处于初始状态长度,以这个高度为基准,便于最开始两侧磁铁54与滑动块41的对齐工作。当伞面水滴抖落工作完成后,将横块51沿第二开口12同时向两侧移动,分离磁铁54与滑动块。41启动电动伸缩杆17,带动夹伞磁铁块23上升,通过夹伞磁铁块23吸附伞尖42,启动第二电机19,带动挡水板20转动,带动夹伞磁铁块23转动,带动伞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伞快速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伞(4);/n所述伞(4)包括伞柄(40)、滑动块(41)、伞尖(42),所述本体(1)后侧上部设有后板(2),所述后板(2)通过合页(22)转接本体(1)后侧下部壁,所述后板(2)上设有把手(21),所述本体(1)后侧设有挡块(3),所述挡块(3)中心贯穿并固接转轴(31),所述转轴(31)转接本体(1);/n所述本体(1)顶部中部设有第一开口(11),所述第一开口(11)上架设伞柄(40),所述第一开口(11)左右两侧对称的设于第二开口(12),所述第二开口(12)处设有夹紧机构(5),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横块(51),所述横块(51)设于第二开口(12)上方,所述横块(51)底部连接第一连块(52),所述第一连块(52)连接第一伸缩杆(53),所述第一伸缩杆(53)底部连接磁铁(54);/n所述本体(1)左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盘(7),所述转盘(7)上设有第一凸块(71),所述第一凸块(71)铰接连杆(8),所述连杆(8)铰接竖块(9),所述竖块(9)左侧连接滑动柱(91),所述滑动柱(91)滑接于滑轨(10),所述滑轨(10)设于本体(1)内壁,所述竖块(9)右侧连接第二伸缩杆(14),所述第二伸缩杆(14)连接第二连块(24),所述第二连块(24)连接左侧夹紧机构(5)上的第一伸缩杆(53)底部;/n所述本体(1)中下部内壁上设有海绵垫(15),所述本体(1)下部设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两侧设有滤网(1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伞快速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伞(4);
所述伞(4)包括伞柄(40)、滑动块(41)、伞尖(42),所述本体(1)后侧上部设有后板(2),所述后板(2)通过合页(22)转接本体(1)后侧下部壁,所述后板(2)上设有把手(21),所述本体(1)后侧设有挡块(3),所述挡块(3)中心贯穿并固接转轴(31),所述转轴(31)转接本体(1);
所述本体(1)顶部中部设有第一开口(11),所述第一开口(11)上架设伞柄(40),所述第一开口(11)左右两侧对称的设于第二开口(12),所述第二开口(12)处设有夹紧机构(5),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横块(51),所述横块(51)设于第二开口(12)上方,所述横块(51)底部连接第一连块(52),所述第一连块(52)连接第一伸缩杆(53),所述第一伸缩杆(53)底部连接磁铁(54);
所述本体(1)左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盘(7),所述转盘(7)上设有第一凸块(71),所述第一凸块(71)铰接连杆(8),所述连杆(8)铰接竖块(9),所述竖块(9)左侧连接滑动柱(91),所述滑动柱(91)滑接于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红沈金玉吴术文江龙旗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亿邦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