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水器、内胆及其法兰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87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内胆及其法兰端盖,其中,所述法兰端盖包括:法兰端盖本体;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连接的法兰座;所述法兰座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口,用以排空所述法兰座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之间的水。由于在所述法兰座的侧面设置了至少一个排水口,当热水器内胆平放时,所述法兰座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之间的水通过所述排水口流出,避免水长时间滞留在所述法兰座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之间,对法兰端盖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水器、内胆及其法兰端盖
本技术涉及电热水器
,特别涉及一种电热水器、内胆及其法兰端盖。
技术介绍
在热水器内胆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将整个内胆浸入水中,进行气密性测试。由于法兰端盖的法兰座上具有安装孔,在进行气密性测试时,水从安装孔进入法兰座与法兰端盖本体之间的空间内。由于安装孔位于所述法兰座的端面,当内胆平放时,上述法兰座与法兰端盖本体之间的水则难以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法兰端盖,该法兰端盖至少能解决法兰座与法兰端盖本体之间的水难以排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法兰端盖,其包括:法兰端盖本体;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连接的法兰座;所述法兰座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口,用以排空所述法兰座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之间的水。由于在所述法兰座的侧面设置了至少一个排水口,当热水器内胆平放时,所述法兰座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之间的水通过所述排水口流出,避免水长时间滞留在所述法兰座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之间,对法兰端盖造成损害。进一步,所述排水口的边缘呈弧形。进一步,所述法兰端盖本体包括对称设置且平滑过度连接的第一法兰端盖和第二法兰端盖;所述法兰座包括第一法兰座和第二法兰座;所述第一法兰座连接在所述第一法兰端盖上;所述第二法兰座连接在所述第二法兰端盖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口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座上的第一排水口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座上的第二排水口,其中,所述第一排水口包括有沿所述法兰端盖本体的中心横向截面对称设置的第一排水分口;所述第二排水口包括有沿所述法兰端盖本体的中心横向截面对称设置的第二排水分口。所述排水口还包括有沿所述法兰端盖本体的中心纵向截面对称设置的第三排水口和第四排水口。进一步,所述第一法兰座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法兰座具有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开口;当所述第一、第二法兰座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安装完成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位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均被构造成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的形状相匹配的曲面。当所述第一法兰座和第二法兰座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的表面贴合。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热水器内胆,其包括上述任意一款所述的法兰端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热水器,其包括上述的热水器内胆。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法兰端盖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法兰座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热水器内胆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法兰端盖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法兰端盖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A处的截面图;图7是图5中B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法兰端盖1,其包括法兰端盖本体11,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11连接的法兰座12;所述法兰座12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口13,用以排空所述法兰座12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11之间的水。由于在所述法兰座12的侧面设置了至少一个排水口13,当热水器内胆在完成气密性测试后并进行平放时,所述法兰座12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11之间的水通过所述排水口13流出,避免水长时间滞留在所述法兰座12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11之间而对法兰端盖11造成损害。优选地,所述排水口13的边缘成弧形。所述排水口13的边缘为弧形,不仅更容易加工,且能避免直角处应力集中导致的开裂。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8字型热水器内胆,其包括法兰端盖1和横截面呈8字型的内胆中圈2。所述内胆中圈2包括第一内胆中圈21和第二内胆中圈22。所述法兰端盖本体11包括有对称设置且平滑过度连接的第一法兰端盖111和第二法兰端盖112。其中,所述第一法兰端盖111与所述第一内胆中圈21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端盖112与所述第二内胆中圈22连接。所述法兰座12包括第一法兰座121和第二法兰座122;其中,所述第一法兰座121连接在所述第一法兰端盖111上;所述第二法兰座122连接在所述第二法兰端盖1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口13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座121上的第一排水口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座上122的第二排水口,其中,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排水口包括有沿所述法兰端盖本体11的中心横向截面A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排水分口1311;所述第二排水口包括有沿所述法兰端盖本体11的中心横向截面A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排水分口1321。所述排水口13还包括有沿所述法兰端盖本体11的中心纵向截面B对称设置的第三排水口133和第四排水口134。当所述热水器内胆平放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排水分口1311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排水分口1321位于所述第一法兰座121和所述122法兰座的最低位置,便于所述第一、第二法兰座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11之间的积水排出。而由于所述第一排水分口和第二排水分口均沿法兰端盖本体的中心横向截面对称设置,使得该热水器内胆在平放时,第一排水分口和第二排水分口均能排水。同时,开设所述第三排水口133和第四排水口134能够使所述积水更快地排出。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法兰座121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211和第一开口1212;所述第二法兰座122还包括第二连接部1221和第二开口122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外接的加热管从所述第一开口1212或所述第二开口1222插入所述热水器内胆的内部,与所述加热管连接的法兰盘通过锁紧件与所述第一法兰座121或第二法兰座122连接。为避免安装在所述第一法兰座121上的加热管与安装在所述第二法兰座122上的加热管发生干涉,所述第一、第二开口平行设置。由于本实施例的所法兰端盖本体11包括有对称设置且平滑过度连接的第一法兰端盖111和第二法兰端盖112,如图6所示,其中心横向截面呈中间高,两边低的类半椭圆形。现有技术中的法兰座呈圆柱形,其底部为平面。当两个圆柱形的法兰座与本实施例中的法兰端盖1连接后,该两个圆柱形的法兰座的底部不能与法兰端盖1匹配,造成连接不牢固以及该两个圆柱形的法兰座的开口不在同一平面而引发的加热管在内胆内干涉的问题。为了使本实施例的第一、第二法兰座与法兰端盖配合牢固,且所述第一、第二开口互相平行,所述法兰座的连接部被构造成一边高、一边低的曲面,当所述第一、第二法兰座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11安装完成后,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11的表面贴合,且所述第一、第二开口互相平行,防止加热管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法兰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n法兰端盖本体;/n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连接的法兰座;/n所述法兰座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口,用以排空所述法兰座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之间的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法兰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法兰端盖本体;
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连接的法兰座;
所述法兰座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口,用以排空所述法兰座与所述法兰端盖本体之间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兰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口的边缘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兰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法兰端盖本体包括对称设置且平滑过渡连接的第一法兰端盖和第二法兰端盖;
所述法兰座包括第一法兰座和第二法兰座;
所述第一法兰座连接在所述第一法兰端盖上;
所述第二法兰座连接在所述第二法兰端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法兰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口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座上的第一排水口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座上的第二排水口,其中,
所述第一排水口包括有沿所述法兰端盖本体的中心横向截面对称设置的第一排水分口;
所述第二排水口包括有沿所述法兰端盖本体的中心横向截面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锋黄运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荣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