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燃气热水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排烟罩及其的燃气热水器。一种排烟罩,包括烟罩及其顶部的烟管定位环;所述的烟罩内设有一条以上的倒灌气流通道;其中,还包括外套筒,所述的外套筒围设于定位环外部,与定位环之间设有间隙,以用于安装烟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排烟罩及其燃气热水器,烟管可安装于外套筒与定位环的间隙中,或内套于定位环内,可适应于不同标称标准的烟管的安装;在烟罩内设有倒灌气流通道,防止气流倒灌入热交换中;热交换器内套于排烟罩内,有效避免了烟管上产生的冷凝水流入热交换器内部,滴落在燃烧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烟罩及其的燃气热水器
本技术属于燃气热水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排烟罩及其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根据EN26的要求,烟道式热水器安装在适度通风的环境下,其整机性能需要满足特殊的要求。目前现有的排烟罩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的排烟罩内部设计不合理,应用于整机时无法满足倒灌风测试及漏烟测试的要求;第二,烟管内插于排烟罩接口中,其烟道形成的冷凝水有滴会燃烧室的风险,其将影响热交换器与燃烧器的寿命;第三,欧盟地区的烟管多种多样,有的只标称内径,而有的只标称外径,这使得同一结构的排烟罩因不同接口不同派生出多种不同的排烟罩,使得物料繁多,通用性较差,增加管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排烟罩及其燃气热水器,可适应于不同标称标准的烟管的安装,同时避免了气流倒灌进入热交换器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烟罩,包括烟罩及其顶部的烟管定位环;所述的烟罩内设有一条以上的倒灌气流通道;其中,还包括外套筒,所述的外套筒围设于定位环外部,与定位环之间设有间隙,以用于安装烟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环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限制烟管安装深度的限位结构,所述的外套筒的高度值小于定位环的高度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烟罩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和顶板,所述的顶板呈梯形结构;所述的顶板的一侧与前侧板连接,另一侧与后侧板连接;所述的顶板上设有排烟口,所述的定位环沿着排烟口的边沿设置;所述的外套筒固定于顶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倒灌气流通道包括挡风板、上导流板,所述的挡风板位于排烟口的下方,所述的上导流板位于挡风板的下方的两侧;挡风板和上导流板以及前侧板、后侧板、顶板共同构成第一倒灌气流通道;所述的上导流板的下方设有下导流板,所述的上导流板、下导流板、挡风板以及前侧板、后侧板共同构成第二倒灌气流通道;所述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均设有缺口,当排烟罩与热交换器连接安装后,所述的缺口与热交换器共同形成第三倒灌气流通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导流板、下导流板依次呈“八”字形排列;所述的挡风板、上导流板以及下导流板呈V形结构、U形结构或弧形结构;所述的倒灌气流通道上还设有温度探测器;沿着所述的缺口边缘设有向排烟罩外侧凸起的翻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前侧板和/或后侧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位于挡风板正上方所在的位置;所述的挡风板的数量为一块或一块以上,多块挡风板的排列方式为水平排列或竖向排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烟罩还包括至少两块导风板,两块导风板分别位于缺口的两侧,导风板的两侧分别与前侧板和后侧板连接;所述的导风板包括倾斜设置的出口段和竖向设置的安装段;出口段位于靠近顶板所在位置的一端;出口段的底部与安装段的顶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顶板、挡风板、上导流板、下导流板与前侧板和后侧板的连接方式均为铆接;在所述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设有铆接孔,在所述的顶板、挡风板、上导流板以及下导流板上均设有与铆接孔对应的铆钉,所述的铆钉穿入铆接孔中实现铆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热交换器,还包括以上所述的排烟罩,所述的热交换器内套于两块导风板及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热交换器的顶部至少与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底部平齐,或热交换器的顶部位于缺口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位置;导风板出口段与安装段结合处至热交换器顶部之间的距离值大于30mm;导风板出口段靠近顶部一端的端部处至热交换器顶部之间的距离值大于6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烟罩及其燃气热水器,烟管可安装于外套筒与定位环的间隙中,或内套于定位环内,可适应于不同标称标准的烟管的安装;在烟罩内设有倒灌气流通道,防止气流倒灌入热交换中;热交换器内套于排烟罩内,有效避免了烟管上产生的冷凝水流入热交换器内部,滴落在燃烧器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排烟罩与热交换器安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排烟罩在正常工况下的气流流向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排烟罩在倒吹风工况下的气流流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排烟罩,包括烟罩及其顶部的烟管定位环1;烟罩内设有一条以上的倒灌气流通道;其中,还包括外套筒2,外套筒2围设于定位环1外部,与定位环1之间设有间隙,以用于安装烟管。当烟管是以外径作为标称直径时,烟管的整体尺寸偏小,安装时,将烟管内套于定位环1内;当烟管是以内径作为标称直径时,烟管的整体尺寸相对偏大,安装时,将烟管插设于定位环1与外套筒2之间的间隙中;通过上述设计,排烟罩可适应于不同标称标准的烟管,增加排烟罩的通用性能;另外,排烟罩内设有倒灌气流通道,可有效防止气流倒吹入燃烧室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环1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限制烟管安装深度的限位结构3,外套筒2的高度值小于定位环1的高度值。在定位环1内壁设置限位结构3,用于定位烟管插入排烟罩的深度,便于烟管的安装;当烟管安装于定位环1与外套筒2之间的间隙中时,外套筒2的高度值小于定位环1的高度值,在安装时,便于定位,确保烟管插入了间隙中,使得烟管的安装更加容易方便。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如图4所示,为向定位环1内部凸起的卡扣,当烟管插到卡扣所在的位置后,由于卡扣的底部与定位环1是固定连接的,因此烟管由于卡扣的阻挡,不能再继续向排烟罩内部移动,从而起到限位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其他类似的结构,如在定位环1内设置多个凸台、或者环状凸台等等,只要是能够阻挡烟管继续移动的限位结构均可以。在一些实施例中,烟罩包括前侧板4、后侧板5和顶板6,顶板6呈梯形结构;顶板6的一侧与前侧板4连接,另一侧与后侧板5连接;顶板6上设有排烟口,定位环1沿着排烟口的边沿设置;外套筒2固定于顶板6上。定位环1位于排烟口所在的位置,以形成烟道,顶板6呈梯形结构,前侧板4和后侧板5分别位于顶板6的两侧,三者共同构成烟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倒灌气流通道包括挡风板7、上导流板8,挡风板7位于排烟口的下方,上导流板8位于挡风板7的下方的两侧;挡风板7和上导流板8以及前侧板4、后侧板5、顶板6共同构成第一倒灌气流通道10;上导流板8的下方设有下导流板9,上导流板8、下导流板9、挡风板7以及前侧板4、后侧板5共同构成第二倒灌气流通道11;前侧板4和后侧板5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均设有缺口18,缺口18与热交换器14共同构成第三倒灌气流通道13。前侧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烟罩,包括烟罩及其顶部的烟管定位环(1);所述的烟罩内设有一条以上的倒灌气流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筒(2),所述的外套筒(2)围设于定位环(1)外部,与定位环(1)之间设有间隙,以用于安装烟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烟罩,包括烟罩及其顶部的烟管定位环(1);所述的烟罩内设有一条以上的倒灌气流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筒(2),所述的外套筒(2)围设于定位环(1)外部,与定位环(1)之间设有间隙,以用于安装烟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筒(2)的高度值小于定位环(1)的高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罩包括前侧板(4)、后侧板(5)和顶板(6),所述的顶板(6)呈梯形结构;所述的顶板(6)的一侧与前侧板(4)连接,另一侧与后侧板(5)连接;所述的顶板(6)上设有排烟口,所述的定位环(1)沿着排烟口的边沿设置;所述的外套筒(2)固定于顶板(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灌气流通道包括挡风板(7)、上导流板(8),所述的挡风板(7)位于排烟口的下方,所述的上导流板(8)位于挡风板(7)的下方的两侧;挡风板(7)和上导流板(8)以及前侧板(4)、后侧板(5)、顶板(6)共同构成第一倒灌气流通道(10);所述的上导流板(8)的下方设有下导流板(9),所述的上导流板(8)、下导流板(9)、挡风板(7)以及前侧板(4)、后侧板(5)共同构成第二倒灌气流通道(11);所述的前侧板(4)和后侧板(5)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均设有缺口(18),所述的缺口(18)用于形成第三倒灌气流通道(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流板(8)、下导流板(9)依次呈“八”字形排列;所述的挡风板(7)、上导流板(8)以及下导流板(9)呈V形结构、U形结构或弧形结构;所述的倒灌气流通道上还设有温度探测器;沿着所述的缺口(18)边缘设有向排烟罩外侧凸起的翻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烟罩,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轩,潘泽林,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