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型大锅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80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型大锅灶,炉灶系统包括灶体框架与锅、烟道,锅的下方设置有燃烧器;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以及第一水循环盘管,所述水箱为自动补水保温水箱;第一水循环盘管设置于灶体框架内壁上,水气联动阀的进水端通过水管与第一出水口连通,水气联动阀与第一出水口的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第一水循环盘管的上端与水箱之间设置有止回阀;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用水系统。通过循环水系统将水箱中的水经过大锅灶的炉膛内部,当炉膛内部通气燃烧时,水循环系统的管路导通,开始对经过第一水循环盘管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又回流至水箱中,由此,水箱中的水可以进行循环加热,大大增加的了大锅灶的热转换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型大锅灶
本技术属于大锅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型大锅灶。
技术介绍
针对我国工矿企业的职工食堂、机关、学校、部队、饭店、宾馆厨房配套和餐饮行业中用途最广、且又是最典型、最传统的《炊用燃气大锅灶》、《中餐燃气炒菜灶》和《燃气蒸箱》称为厨房“三宝”燃气器具。由于过去该产品能耗大、其热效率低等落后状况。故,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进行研究,解决现有大锅灶存在的热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型大锅灶,解决了现有大锅灶存在的热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余热回收型大锅灶,包括炉灶系统与水循环系统,其中,炉灶系统包括灶体框架与锅、烟道,锅的下方设置有燃烧器;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以及第一水循环盘管,所述水箱为自动补水保温水箱;所述水箱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水循环盘管设置于灶体框架内壁上,所述第一水循环盘管的下端与水气联动阀的出水端连通;第一水循环盘管的上端通过水管与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以及位于水箱的顶部,所述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位于水箱的底部;所述水气联动阀的进水端通过水管与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气联动阀与第一出水口的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第一水循环盘管的上端与水箱之间设置有止回阀;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水管连通用水系统。通过设置水箱进行蓄水,通过循环水系统将水箱中的水经过大锅灶的炉膛内部,当炉膛内部通气燃烧时,通过水气联动阀的作用,水循环系统的管路导通,开始对经过第一水循环盘管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又回流至水箱中,由此,水箱中的水可以进行循环加热,通过水箱选择自动补水保温水箱,当用水后水箱水量减少水箱可以自动补水,保温水箱可以对加热后的水进行保温,增强实用性,使用时可以在补水管路上设置水阀,避免在使用水箱水的同时水箱补水,降低水箱水温;在使用大锅灶时,其大量的热量被散发,其热转换率低,由此,将多余的热量通过第一水循环盘管将热量进行转换到水箱的水中,提供给其他用热水的地方,大大增加的了大锅灶的热转换率,也可以节约燃气烧热水,其实用性高。进一步的,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水循环盘管;所述第二水循环盘管一端连通第一水循环盘管的上端,第二水循环盘管另一端与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循环盘管位于所述烟道内。考虑大锅灶的都设置有烟道,而且烟道内部温度也非常的高,特别是烟道靠近炉膛的一端,因此,通过在烟道内部设置第二水循环盘管,将从第一水循环盘管加热后的水通入第二水循环盘管继续加热,进行热量回收,再由第二水循环盘管将水送回水箱;由此对烟道内的余热进行了回收,增加热转换率,提高实用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增压泵。通过在用水端的管路上设置增压泵,保障水箱跟用水出水端同一水平线上或低于用水出水端的水平线时也可以进行供水,增加实用性。进一步的,所述水箱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温度感应探头,所述温度感应探头位于水箱的内部;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水箱的外部。通过设置带有显示功能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水箱内的水温,可以参考水温进行用水。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位于灶体框架侧上方且与所述烟道相邻设置。考虑大锅灶的烟道都是原理操作位的一方,通过在烟道处设置水箱不会阻碍操作,同时烟道的高温环境使得水箱的周边环境温度相对较高,是水箱热量散发缓慢,可使水箱的保温效果更好,提高实用性。进一步的,所述水箱设置有纵向的凹槽,所述烟道位于凹槽内。由于烟道会占用部分灶体框架的上部空间,烟道两侧的空间几乎用不了,因此,设计水箱将烟道包裹,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烟道两侧浪费的空间,同时,将烟道包裹,可最大户的利用烟道热量,来保持水箱温度,减小热散失。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承重脚。为增加水箱的容量,通过设置独立的水箱承重脚对水箱进行支撑,提高水箱的稳固性。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长度与灶体框架的长度相同,水箱的宽度为20~30cm。为了美观,将水的长度设计成为与灶体框架的长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有热水龙头,所述热水龙头位于灶体框架的侧壁上且位于锅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灶体框架炉膛内设置有耐火材料隔热层。通过耐火材料隔热层避免炉膛内部热量散失太多,也可避免灶体框架受热严重,影响操作。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水箱进行蓄水,通过循环水系统将水箱中的水经过大锅灶的炉膛内部,当炉膛内部通气燃烧时,通过水气联动阀的作用,水循环系统的管路导通,开始对经过第一水循环盘管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又回流至水箱中,由此,水箱中的水可以进行循环加热,通过水箱选择自动补水保温水箱,当用水后水箱水量减少水箱可以自动补水,保温水箱可以对加热后的水进行保温,增强实用性,使用时可以在补水管路上设置水阀,避免在使用水箱水的同时水箱补水,降低水箱水温;在使用大锅灶时,其大量的热量被散发,其热转换率低,由此,将多余的热量通过第一水循环盘管将热量进行转换到水箱的水中,提供给其他用热水的地方,大大增加的了大锅灶的热转换率,也可以节约燃气烧热水,其实用性高;2、本技术考虑大锅灶的都设置有烟道,而且烟道内部温度也非常的高,特别是烟道靠近炉膛的一端,因此,通过在烟道内部设置第二水循环盘管,将从第一水循环盘管加热后的水通入第二水循环盘管继续加热,进行热量回收,再由第二水循环盘管将水送回水箱;由此对烟道内的余热进行了回收,增加热转换率,提高实用性;通过在用水端的管路上设置增压泵,保障水箱跟用水出水端同一水平线上或低于用水出水端的水平线时也可以进行供水,增加实用性;通过设置带有显示功能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水箱内的水温,可以参考水温进行用水;3、本技术考虑大锅灶的烟道都是原理操作位的一方,通过在烟道处设置水箱不会阻碍操作,同时烟道的高温环境使得水箱的周边环境温度相对较高,是水箱热量散发缓慢,可使水箱的保温效果更好,提高实用性;由于烟道会占用部分灶体框架的上部空间,烟道两侧的空间几乎用不了,因此,设计水箱将烟道包裹,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烟道两侧浪费的空间,同时,将烟道包裹,可最大户的利用烟道热量,来保持水箱温度,减小热散失;4、本技术为增加水箱的容量,通过设置独立的水箱承重脚对水箱进行支撑,提高水箱的稳固性;通过耐火材料隔热层避免炉膛内部热量散失太多,也可避免灶体框架受热严重,影响操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灶体框架,2-锅,3-燃烧器,4-第一水循环盘管,5-水气联动阀,6-水箱,7-止回阀,8-增压泵,9-循环水泵,10-第二水循环盘管,11-烟道,12-承重脚,13-热水龙头,14-耐火材料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回收型大锅灶,包括炉灶系统与水循环系统,其中,炉灶系统包括灶体框架(1)、锅(2)及烟道(11),锅(2)的下方设置有燃烧器(3);其特征在于: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6)以及第一水循环盘管(4),所述水箱(6)为自动补水保温水箱;所述水箱(6)包括第一进水口(601)、第二进水口(602)、第一出水口(603)和第二出水口(604);/n所述第一水循环盘管(4)设置于灶体框架(1)内壁上,所述第一水循环盘管(4)的下端与水气联动阀(5)的出水端连通;第一水循环盘管(4)的上端通过水管与第二进水口(602)连通;/n所述第一进水口(601)以及第二进水口(602)位于水箱(6)的顶部,所述第一出水口(603)以及第二出水口(604)位于水箱(6)的底部;/n所述水气联动阀(5)的进水端通过水管与第一出水口(603)连通,所述水气联动阀(5)与第一出水口(603)的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9);/n所述第一水循环盘管(4)的上端与水箱(6)之间设置有止回阀(7);所述第二出水口(604)用于连通用水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型大锅灶,包括炉灶系统与水循环系统,其中,炉灶系统包括灶体框架(1)、锅(2)及烟道(11),锅(2)的下方设置有燃烧器(3);其特征在于:水循环系统包括水箱(6)以及第一水循环盘管(4),所述水箱(6)为自动补水保温水箱;所述水箱(6)包括第一进水口(601)、第二进水口(602)、第一出水口(603)和第二出水口(604);
所述第一水循环盘管(4)设置于灶体框架(1)内壁上,所述第一水循环盘管(4)的下端与水气联动阀(5)的出水端连通;第一水循环盘管(4)的上端通过水管与第二进水口(602)连通;
所述第一进水口(601)以及第二进水口(602)位于水箱(6)的顶部,所述第一出水口(603)以及第二出水口(604)位于水箱(6)的底部;
所述水气联动阀(5)的进水端通过水管与第一出水口(603)连通,所述水气联动阀(5)与第一出水口(603)的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9);
所述第一水循环盘管(4)的上端与水箱(6)之间设置有止回阀(7);所述第二出水口(604)用于连通用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型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二水循环盘管(10);所述第二水循环盘管(10)一端连通第一水循环盘管(4)的上端,第二水循环盘管(10)另一端与第二进水口(602)连通;所述第二水循环盘管(10)位于所述烟道(11)内。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安求孙晓亭潘克仁施书克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丰泉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