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锅炉用内壁自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78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锅炉用内壁自清洗装置,包括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锅炉后端设置有排气管道,锅炉内部设置有清洗组件,清洗组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周侧设置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内部设置有水管,水管连接有喷头,固定环底部固定有四个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一侧分别连接有刀头和毛刷,底板顶部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杠,丝杠与固定环贯穿螺纹连接,丝杠顶部连接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丝杆,丝杠与固定环螺纹连接,使得清洗组件上下移动时,防止清洗组件受阻力偏移,从而使得该装置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锅炉用内壁自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燃气锅炉用内壁自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在使用过程中,锅炉本体内部的水中由于硫酸钙的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生成会在锅炉本体内壁上慢慢形成水垢。水垢会对锅炉本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一方面,水垢导热性很差,从而浪费燃料或电力;另一方面,水垢如果胶结于热水器或锅炉内壁,还会由于热胀冷缩和受力不均,极大的增加热水器和锅炉爆裂甚至爆炸的危险性。现有CN209013478U技术专利中,使用电机驱动牵引钢缆,牵引钢缆带动安装在燃气锅炉内部的清洗组件上下移动,从而达到对燃气锅炉内壁水垢的清洗,该技术中存在不足之处,由于锅炉周侧的水垢厚度和硬度不均匀,导致清洗装置仅在钢缆的吊运下移动,由于水垢的阻力,造成清洗组件运动不稳定,存在损坏装置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燃气锅炉用内壁自清洗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锅炉用内壁自清洗装置,包括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锅炉用内壁自清洗装置,包括锅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2),锅炉后端设置有排气管道,锅炉(1)内部设置有清洗组件,清洗组件包括固定环(10),固定环(10)周侧设置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11)内部设置有水管(12),水管(12)连接有喷头,固定环(10)底部固定有四个第二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3)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4)和第四连接杆(16),第三连接杆(14)和第四连接杆(16)一侧分别连接有刀头(15)和毛刷(17),底板(21)顶部固定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杠(8),丝杠(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锅炉用内壁自清洗装置,包括锅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2),锅炉后端设置有排气管道,锅炉(1)内部设置有清洗组件,清洗组件包括固定环(10),固定环(10)周侧设置有四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11)内部设置有水管(12),水管(12)连接有喷头,固定环(10)底部固定有四个第二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3)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4)和第四连接杆(16),第三连接杆(14)和第四连接杆(16)一侧分别连接有刀头(15)和毛刷(17),底板(21)顶部固定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杠(8),丝杠(8)与固定环(10)贯穿螺纹连接,丝杠(8)顶部连接有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锅炉用内壁自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0)顶部设置有密封环(24),密封环(24)与通孔(2)尺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锅炉用内壁自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在锅炉(1)顶部一侧固定有固定座(3),固定座(3)顶部固定有电机(4),电机(4)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5),转动轴(5)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丝杠(8)顶部固定有第二锥齿轮(7),第一锥齿轮(6)和第二锥齿轮(7)啮合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先张盛杰贾奉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控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