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结构及使用其的中子束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69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6
本揭露内容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包含壳体。壳体具有下表面、入水信道、出水信道以及隆起部,其中入水信道及出水信道位在壳体的相对两端并位在下表面之上,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隆起部位在入水信道及出水信道之间并位在下表面之上,其中隆起部朝着远离下表面的方向隆起,且隆起部具有背向下表面的隆起面,隆起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在沿着第一方向上为先增后减的。散热结构可对靶材的中央处提供较强的散热效果,使散热结构可适于应用在中子束产生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结构及使用其的中子束产生装置
本揭露内容是有关于一种散热结构及使用其的中子束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具体而言,硼中子捕获治疗(BoronNeutronCaptureTherapy,BNCT)的原理如下:含硼药物经由血液循环与肿瘤细胞结合,再用中子束以肿瘤组织的位置为中心照射,使硼吸收中子后产生锂与氦离子,准确破坏癌细胞而不破坏其他正常的组织。对患者而言,硼中子捕获治疗仅会造成极小损伤,且不需外科手术与麻醉。进一步而言,在治疗脑肿瘤时若硼中子捕获治疗采用穿透力较低的热中子,需额外打开患者的头盖骨。相对地,若硼中子捕获治疗采用超热中子,则不需打开患者的头盖骨。对此,产生中子束的方式可以是使用加速器型的中子束源产生器来对靶材轰击离子束。然而,在产生中子束的过程中,受离子束轰击的靶材可能会因散热不良而致使不预期的损坏。因此,如何有效解决靶材在产生中子束的过程中的散热,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揭露内容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包含壳体。壳体具有下表面、入水信道、出水信道以及隆起部,其中入水信道及出水信道位在壳体的相对两端并位在下表面之上,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隆起部位在入水信道及出水信道之间并位在下表面之上,其中隆起部朝着远离下表面的方向隆起,且隆起部具有背向下表面的隆起面,隆起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在沿着第一方向上为先增后减的。在部分实施方式中,隆起面为凸弧面。在部分实施方式中,隆起面具有对称线,该对称线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且隆起面相对对称线为呈现线对称。在部分实施方式中,隆起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在沿着第二方向上为实质上相同的,且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壳体具有第一开口,且隆起部延伸至第一开口内。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壳体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连通第一开口,并比第一开口还远离隆起部,且第二开口的尺寸大于第一开口的尺寸。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壳体具有一对缓冲槽,分别位在隆起部的相对两端且位在入水信道与出水信道之间。在部分实施方式中,隆起面的最高位置高于入水信道及出水信道的最高位置。在部分实施方式中,隆起面的最低位置高于入水信道及出水信道的最高位置。本揭露内容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中子束产生装置,包含散热结构、管体以及加速器。管体设置在散热结构上,并具有信道。加速器连接管体,并用以通过信道朝着配置在散热结构与管体之间的靶材发射离子束。借由上述配置,由于隆起部的隆起面与设置在壳体的靶材之间的距离在沿着第一方向上会是有变化的,故可致使流经隆起面的冷却流体在流速上可产生变化,使得冷却流体在对应靶材的中央处可具有较快的流速,从而对靶材的中央处提供较强的散热效果。通过此机制,散热结构可适于应用在中子束产生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揭露内容的部分实施方式绘示散热结构的顶视图。图2绘示沿着图1的线段2-2’的剖视图。图3为依据本揭露内容的部分实施方式绘示中子束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绘示图3的靶材的热能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将提供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来实施本揭露的主题。组件或排列的具体范例将在以下讨论以简化本揭露。当然,这些描述仅为部分范例且本揭露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将第一特征形成在第二特征上或上方,此叙述不但包含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其他特征形成在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且在此情形下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不会直接接触的实施方式。此外,本揭露可能会在不同的范例中重复标号或文字。重复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及明确叙述,而非界定所讨论的不同实施方式及配置间的关系。此外,空间相对用语如“下面”、“下方”、“低于”、“上面”、“上方”及其他类似的用语,在此是为了方便描述图中的一个组件或特征与另一个组件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用语除了涵盖图中所描绘的方位外,该用语还涵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时的其他方位。也就是说,当该装置的方位与附图不同(旋转90度或在其他方位)时,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用语同样可相应地进行解释。本揭露内容的散热结构可借由将结构形貌来控制冷却流体的速度,而由于冷却流体的速度与其冷却效果会有相关性,故可因应冷却目标(例如靶材)的不同区域来提供不同的冷却效果。请参照图1及图2,图1为依据本揭露内容的部分实施方式绘示散热结构100的顶视图,而图2绘示沿着图1的线段2-2’的剖视图。为了不使附图过于复杂,图1的靶材130未绘示如图2的底纹。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图1及图2绘示有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其中第一方向D1异于第二方向D2。举例来说,第一方向D1可以是图1的横向方向,而第二方向D2可以是图1的纵向方向,且第一方向D1垂直第二方向D2。散热结构100包含壳体110,其中壳体11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像是铝。壳体110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组装而形成。壳体110具有隆起部112、下表面114、第一开口122、第二开口124、入水信道140以及出水信道150,其中下表面114可视为是壳体110的最底面。第一开口122与第二开口124相连通并共同位在下表面114之上,且第二开口124比第一开口122还远离下表面114。壳体110可用以承载靶材130,其中靶材130可以是板形靶材。第二开口124的尺寸可大于第一开口122的尺寸,通过此尺寸差异,可利于进行对靶材130的对位。在此,所述的“尺寸”可以是长度或宽度,以图2为例,即第二开口124的宽度大于第一开口122的宽度。此外,由于壳体110具有第一开口122,故在将靶材130配置在壳体110上之后,靶材130可与壳体110共同形成容置空间S在其之间。入水信道140以及出水信道150位在壳体110的相对两端,且也位在下表面114之上。入水信道140以及出水信道150可以沿着同一方向延伸,例如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并各自连接容置空间S。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加压装置(未绘示)将冷却流体160由入水信道140送入散热结构100内,如箭头A1所示,使得冷却流体160可流经容置空间S并接触靶材130,从而提供靶材130冷却效果,接着,冷却流体160可再由出水信道150自散热结构100内离开,如箭头A2所示。隆起部112位在入水信道140与出水信道150之间,且也位在下表面114之上。隆起部112朝着远离下表面114的方向隆起。隆起部112可通过隆起而延伸至第一开口122内,且第二开口124相比第一开口122会较远离隆起部112。隆起部112具有背向下表面114的隆起面116,换言之,隆起面116是面向或朝向第一开口122及第二开口124。隆起面116与下表面114之间的距离在沿着第一方向D1上为先增后减的。举例来说,隆起面116可以是凸弧面,使得隆起面116与下表面114之间的距离在沿着第一方向D1上为先渐增再渐减的。通过将隆起面116与下表面114之间的距离设计成先增后减,当将靶材130配置在壳体110上之后,靶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n壳体,具有下表面、入水信道、出水信道以及隆起部,其中该入水信道及该出水信道位在该壳体的相对两端并位在该下表面之上,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该隆起部位在该入水信道及该出水信道之间并位在该下表面之上,其中该隆起部朝着远离该下表面的方向隆起,且该隆起部具有背向该下表面的隆起面,该隆起面与该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在沿着该第一方向上为先增后减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16 TW 108116969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具有下表面、入水信道、出水信道以及隆起部,其中该入水信道及该出水信道位在该壳体的相对两端并位在该下表面之上,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该隆起部位在该入水信道及该出水信道之间并位在该下表面之上,其中该隆起部朝着远离该下表面的方向隆起,且该隆起部具有背向该下表面的隆起面,该隆起面与该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在沿着该第一方向上为先增后减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隆起面为凸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隆起面具有对称线,该对称线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且该隆起面相对该对称线为呈现线对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隆起面与该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在沿着第二方向上为实质上相同的,且该第二方向垂直该第一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吉田
申请(专利权)人:禾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