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通信与电力线融合的通信方法及其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8645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G通信与电力线融合的通信方法及其通信系统,包括城域承载网传输设备,电力线,电力线通信设备、设置在商业场景驻地室内的5G无线通信基站、置于5G无线通信基站内的电力线通信模块、由多个虚拟控制器组成的控制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5G通信实现移动终端的无线接入,同时利用宽带电力线通信为5G接入点提供回传通路的融合网络,实现在为室内提供配电和照明的同时,提供高速无线数据接入和定位导航等功能,从而不需要采用光纤等其他介质,避免了室内重新敷设光缆、破坏装修现象的发生,节约了传输设备和光纤的铺设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G通信与电力线融合的通信方法及其通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5G通信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5G通信与电力线融合的通信方法及其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作为5G移动通信技术,将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5G有着速度快的优点,具备更大的带宽、更低时延和更多连接是5G网络最主要的特征。但是,现有5G网络建设存在的不足是:1、单个基站覆盖小的问题,特别是为了获取更多带宽,室内5G引入了更高的频段C-Band(4.5GHz频段)和毫米波;然而,更高的频率意味着更大的传输及穿透损耗,因此,采用传统的4G建网方式可能导致室内覆盖不足。2、5G时代海量的有源网络设备,将会对运行维护和系统的能耗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大量部署5G室内基站,其信号的回传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通常,无线通信基站回传都是采用传输网络,但其传输设备及光缆敷设也需要高昂的投资成本,使得电信建设者难以承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5G通信与电力线融合的通信方法,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实现该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G通信与电力线融合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n步骤1,5G通信与电力线融合通信的网络结构:/n在可见光与电力线融合网络中,运营商的5G无线通信基站信号从城域承载网传输设备引出与电力线通信设备对接,所述电力线通信设备与内置于所述5G无线基站的电力线通信模块对接,电力线通信设备与内置于5G无线基站的所述电力线通信模块分别部署于电力线两侧,一台电力线通信设备下带多台电力线通信模块;/n步骤1.1,电力线通信设备负责电力线融合网络与公网电信网5G通信的连接和协议转换;/n步骤1.2,5G无线通信基站内的电力线通信模块负责商业驻地侧的电力线融合网络与5G无线通信基站的连接和协议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通信与电力线融合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5G通信与电力线融合通信的网络结构:
在可见光与电力线融合网络中,运营商的5G无线通信基站信号从城域承载网传输设备引出与电力线通信设备对接,所述电力线通信设备与内置于所述5G无线基站的电力线通信模块对接,电力线通信设备与内置于5G无线基站的所述电力线通信模块分别部署于电力线两侧,一台电力线通信设备下带多台电力线通信模块;
步骤1.1,电力线通信设备负责电力线融合网络与公网电信网5G通信的连接和协议转换;
步骤1.2,5G无线通信基站内的电力线通信模块负责商业驻地侧的电力线融合网络与5G无线通信基站的连接和协议转换;
步骤1.3,构建控制平面:采用多个虚拟控制器组成所述控制平面,通过控制平面对通信系统的管理,从而构成5G无线通信基站、电力线通信设备、电力线通信模块的端到端的设备综合管理和网络综合管理,形成统一的端到端的全程管控机制,直接建立端到端的转发路径,实现端到端的QoS保证机制;
步骤2,电力线通信设备和电力线融合通信的系统架构:
采用不同介质保持各自独立的MAC,在所述MAC层之上进行信息交换和统一的控制管理,即:电力线通信设备和电力线通信模块在5G基站协议和电力线通信协议的MAC层之上增加一个软件层,实现信息交换和统一控制管理;
步骤3,系统的管理:
采用所述软件层实现多介质设备的拓扑发现,建立安全、统一控制管理、收集告警和故障定位功能,步骤如下:
步骤3.1,将虚拟的端到端资源信息重新生成并整合到每个所述的虚拟控制器,每个虚拟控制器负责一条电力线与5G无线通信基站的端到端通道的管理;
步骤3.2,电力线通信模块负责收集本基站的运行状态的关键信息,上报到对应的虚拟控制器,该虚拟控制器向该电力线通信模块下达指令;
步骤3.3,电力线通信设备收集本设备上、下行端口的运行状态的关键信息,上报到对应的虚拟控制器,该虚拟控制器向电力线通信设备下达控制指令;
步骤3.4,每个虚拟控制器皆与核心网互通,收集相关5G无线通信基站的控制报文和数据报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京任永学李晓亮曹宇张果陈佳丽郭丙峰王强刘建平周宝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