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64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5
本申请适用于通信定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定位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超宽带模组与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一相对距离及第二超宽带模组与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二相对距离;根据第一相对距离、第二相对距离及设置位置偏移量,获取定位标签与定位装置间的相对方位;基于相对方位,结合第一相对距离或第二相对距离,确定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发送位置信息至目标终端。该方案实现在获取定位标签与定位装置间的相对距离的同时,获取得到定位标签与定位装置间的相对方位,利用超宽带技术提升测量结果的全面性及准确度,扩大测量感知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属于通信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距离报警器,主要应用于老人、小孩、宠物身上,可以防止走失,或者应用于一些特殊物品上,防止物品被挪移出安全范围。目前的距离报警器主要以蓝牙报警器为主,其主要是通过蓝牙的信号强度来得知目标物所处的距离范围,实现对目标物的位置的感知。蓝牙报警器品类众多,但由于其主要是通过蓝牙信号来进行距离感知,因此其在应用过程中的测量结果往往误差较大,不能获得目标物的准确距离,而且蓝牙的信号强度比较弱,一般超过二三十米的范围就不适用了,适用范围狭窄,且其仅能获知目标物的大概距离,而无法同时获知目标物的方位,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距离报警器测量结果误差较大,不能获得目标物的准确距离,适用范围狭窄,且无法同时获知目标物的方位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方法,应用于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超宽带模组及与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之间具有设置位置偏移量的第二超宽带模组,所述定位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与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一相对距离及所述第二超宽带模组与所述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二相对距离;根据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所述第二相对距离及所述设置位置偏移量,获取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装置间的相对方位;基于所述相对方位,结合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或所述第二相对距离,确定所述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发送所述位置信息至目标终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超宽带模组及与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之间具有设置位置偏移量的第二超宽带模组,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距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与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一相对距离及所述第二超宽带模组与所述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二相对距离;方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所述第二相对距离及所述设置位置偏移量,获取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装置间的相对方位;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相对方位,结合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或所述第二相对距离,确定所述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位置信息至目标终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定位装置获取第一超宽带模组与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一相对距离及第二超宽带模组与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二相对距离;根据第一相对距离、第二相对距离及第一超宽带模组与第二超宽带模组之间的设置位置偏移量,获取定位标签与定位装置间的相对方位,基于该相对方位,结合第一相对距离或第二相对距离,确定该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并发送该位置信息至目标终端。该方案利用在定位装置中设置的双超宽带模组,实现在获取定位标签与定位装置间的相对距离的同时,获取得到定位标签与定位装置间的相对方位,利用超宽带技术提升测量结果的全面性及准确度,扩大测量感知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一;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方法的定位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二;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应理解,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方法,应用于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超宽带模组及与第一超宽带模组之间具有设置位置偏移量的第二超宽带模组。具体地,第一超宽带模组与第二超宽带模组的设置位置不同,两者间设置的有一定的距离间隔。其中,该定位装置可以是基站,或者其他设备。该定位设备可实现与多个定位标签进行测距定位。该定位设备中可以配置至少两个超宽带模组。还可以配置微控制单元及无线传输模组,该微控制单元分别与至少两个超宽带模组及无线传输模组连接。其中,该无线传输模组可以是与微控制单元集成为一体。该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获取第一超宽带模组与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一相对距离,及第二超宽带模组与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二相对距离。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方法,应用于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超宽带模组及与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之间具有设置位置偏移量的第二超宽带模组,所述定位方法包括:/n获取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与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一相对距离及所述第二超宽带模组与所述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二相对距离;/n根据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所述第二相对距离及所述设置位置偏移量,获取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装置间的相对方位;/n基于所述相对方位,结合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或所述第二相对距离,确定所述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n发送所述位置信息至目标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方法,应用于基于双超宽带模组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超宽带模组及与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之间具有设置位置偏移量的第二超宽带模组,所述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与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一相对距离及所述第二超宽带模组与所述定位标签之间的第二相对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所述第二相对距离及所述设置位置偏移量,获取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装置间的相对方位;
基于所述相对方位,结合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或所述第二相对距离,确定所述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
发送所述位置信息至目标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所述第二相对距离及所述设置位置偏移量,获取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装置间的相对方位,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所述第二相对距离及所述设置位置偏移量,获取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之间的第一连线,同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与所述第二超宽带模组之间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角度;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所述第二相对距离及所述设置位置偏移量,获取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第二超宽带模组之间的第三连线,同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与所述第二超宽带模组之间的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角度;
根据所述夹角角度,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装置间的相对方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夹角角度为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之间的第一连线,同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与所述第二超宽带模组之间的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角度的情况下,所述基于所述相对方位,结合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或所述第二相对距离,确定所述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包括:
将所述第一相对距离确定为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装置间的相对距离;
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及所述相对方位,确定所述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夹角角度为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第二超宽带模组之间的第三连线,同所述第一超宽带模组与所述第二超宽带模组之间的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角度的情况下,所述基于所述相对方位,结合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或所述第二相对距离,确定所述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包括:
将所述第二相对距离确定为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装置间的相对距离;
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及所述相对方位,确定所述定位标签的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辉何廷万刘宏罡蒙海进夏亮彭华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微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