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式查线仪包括主令编码仪,它包含多个串联的单向导电元件和第一接线端子;测量用直流电源;多个选显开关装置和第二组接线端子;及具有与各第二组接线端子分别相连的输入端和与线导编码显示装置相连的输出端、且将输入端的高电位的总个数变换为二进制码以便以后在导线编码显示装置上显示其相应的十进制导线编号的检码处理装置。优惠在于不需预设公用辅助线,内部接线简单,成本低,重量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查线仪,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字式查线仪。传统的查线方法是用万用表和辅助公用线逐根查时,实际工效很低。已有的模拟传统查线方法而制成仪表的专利有1989年2月1日公告的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申请号为88210249.4,公告号为CN2031930 U,申请人为贺玉清)中公开的数字式电缆对线器,1989年12月20日公告的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申请号为89204959.6、公告号为CN2049776 U、申请人为何晓东)所公开的数显式电缆对线仪,及1990年3月14日公告的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申请号为89208542.8、公告号为CN2054538 U,申请人为朴万基)所公开的快速查线器等。这三种技术的共同特点是(1)用不同阻值的电阻组成编码器;用万用表或电流表作为检码器;(2)查线时必须在编码器和检码器之间预设一根公用辅助线;(3)查线时并非将导线全部接好分别显示,而是用万用表棒逐根导线查时,尽管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工效,但还存在以下缺点(1)当线路很长时,预设公用辅助线太麻烦,甚至难以办到;(2)万用表并非专为查线而设计,其中部分部件对查线不起作用,而反而提高了产品成本;(3)导线根数过多时,线号分辨率不够高,影响扩大查线仪的容量;(4)在线路很多的情况下,需断续测试或重复测试,使用上述仪表很不方便。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能直接显示导线编号的数字式查线仪。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查线仪,包括主令编码仪,该主令编码仪具有多个串联的单向导电元件及与串联连接点相接的多个端子(称为第一组接线端子),被测线路各导线的一端与第一组接线端子相连后,各导线便被赋予十进制编号;测量用直流电源;与上述电源之一端相连的多个选显开关;多个与上述选显开关的另一端分别相连、并与各被测导线的另一端分别相连的接线端子(即第二组接线端子);显示被测导线的编号的导线编码显示装置,该导线编码显示装置将输入的二进制编码变换为十进制编码显示出来;及输入端与第二组接线端子分别相连、输出端与导线编码显示装置相连的检码处理器,该检码处理器能将其输入端高电位个数变换为二进制编码输送至导线编码显示装置。用本数字式查线仪查线时,在线路一端,将被测线路各导线线端任意接到主令编码仪端子(即第一组接线端子)上,各端子的编码就成为相连导线的编码;在线路的另一端,将被测线路各导线的线端任意接到检码仪各端子(即第二组接线端子)上。然后,每按下一个相应的按键就显示一根导线的编码。所显示的导线编码,与该导线所连接的主令编码仪端子编码相同。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查线方法相比,工效显著提高,操作显著方便。与现有查线仪表相比,有以下优点(1)不需预设(预选)公用辅助线,进而简化操作,进一步提高工效;(2)内部接线简单、成本低、重量轻;(3)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体现在接线快,选显导线编码方便,连续查线、继续查线、重复查线均不影响工效;(4)仪表查线分辨率不受导线根数影响,容量可大可小;(5)抗干扰能力强,不受电磁场影响。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 为本专利技术的数字式查线仪的示意方块图;图2 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数字式查线仪有查线原理示意图;图3 为检码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基本检码处理单元的方块图;图4 为检码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方块图;图5 为检码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六个输入信号的检码处理器的原理线路图;图6 为表示检码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十三个输入信号的检码处理器的例子的方块图;图7 为表示检码处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方块图;图8 为表示检码处理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方块图;图9 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校码装置的工作的示意图;图10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数字式查线仪的查线工作的示意图。参见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数字式查线仪的示意方块图。其中1为主令编码仪,其所以称为“主令”是由于指令与该编码仪的接线端子(即第一组接线端子)“T1”相连的被测线路2中的导线的编号为1,指令与该编码仪上第一组接线端子“T2”相连的导线的编号为2,其余类同。与被测线路2中的各导线的另一端相连的是检码仪3,其中32为选显开关装置,35为直流电源,34为检码处理器,33为导线编码显示装置。选显开关装置32具有多个开关或按钮,它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检码处理器34,第二组接线端子及被测线路2中的各导线的另一端分别相连。检码处理器34输出的与导线编号相对应的二进制码送到导线编码显示装置33后以十进制码显示该导线的编号。参见图2,图2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数字式查线仪的查线原理示意图。图中主令编码仪1包含多个(例如4个)串连的作为单向导电元件的二极管(11-14)。其两端的端点和各中间接点分别与第一组接线端子T1、T5和T2、T3、T4相连。被查线路2的各导线L1-L5分别与第一组接线端子T1-T5相连,因而L1被指令为1号导线,L2-L5则分别被指令为2-5号导线。导线L1-L5的另一端分别与检码仪3上的第二组接线端子X5、X4、X3、X2、X1任意相连,且这些端子上接有作为选显开关32的选显按键K1-K5,他们的另一端则与直流电源35的正端75相连,电源35的负端接地,第二组接线端子X1-X5分别与检码处理器34相连。当按下选显按键K1时,直流电源35的正端经选显按键K1、X1导线L5、T5、二极管14后分成两路,一路经导线L4到X2,另一路经二极管13后再分成两路,一路经T3、导线L3到X3,另一路经二极管12后又分成两路,一路经T3、导线L3到X3,又一路则经二极管11、T1、导线L1至X5。从而此时第二组接线端子的X1-X55个端子都处于高电位。类似地,如按下选显按键K2,则第二组接线端子的X2-X54个端子都处于高电位。如按下选显按键K3,则第二组接线端子的X3-X53个端子都处于高电位。按下选显按键K4,则第二组接线端子的X4-X52个端子都处于高电位。按下选显按键K5时,由于二极管11-14的单向导电作用,仅有X5一个端子处于高电位。这样,通过第二组接线端子X1-X5中有几个高电位,就可以知道与所按的选显按键相连的第二组接线端子上所连的导线为几号导线。检码处理器34的作用就是通过将输入的高电位的个数转换为代表该个数的二进制码,最后再在导线编码显示装置33上转换为相应的十进制码显示出来,从而得到被测导线的编号。以上是以5路为例的,一般说来,每个二极管应跨接在第一组接线端子的相邻的端子之间,可以是多路的。参见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基本检码处理单元的示意图。该基本检码处理单元为一全加器71。该全加器的真值表如下真值表状态 0 1 2 3 4 5 6 7被加数A 0 1 0 1 0 1 0 1加数B 0 0 1 1 0 0 1 1进位输入J′0 0 0 0 1 1 1 1和H 0 1 1 0 1 0 0 1进位输出J 0 0 0 1 0 1 1 1从上表可以看出,A、B是两输入,J′是进位输入,以“和”H为输出的二进制数的2°位,以J为输出的二进制数的2′位,JH就是全加器输出的二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字式查线仪,包括编码器和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编码器为主令编码仪1,它包含多个串联的单向导电元件,及多个与上述主令编码仪1的两端点及上述单向导电元件的各中间接点分别相连、且可与各被测导线的一端分别相连并因而赋予各被测导线以十进制编号的第一组接线端子;上述显示装置为显示上述被测导线的编号的导线编码显示装置;上述查线仪还设有测量用直流电源,有一端与上述电源相连的多个选显示开关装置;多个与上述选显示开关装置的另一端分别相连,并与各被测导线的另一端分别相连的第二组接线端子,及具有与各第二组接线端子分别相连的输入端和与导线编码显示装置相连的输出端,且将输入端的高电位的总个数变换为二进制码以便以后在上述导线编码显示装置33上显示其相应的十进制导线编号的检码处理装置3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琦,
申请(专利权)人:徐玉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