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测试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44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测试用工装,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边缘处设置有端壁,所述端壁的表面开设有贯穿的过线槽,所述端壁的一侧表面且位于过线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过线槽的表面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贯穿有螺纹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弧形固定板,有效避免了光伏组件导线在穿过过线槽的内部时,易发生移动,不便进行测试,有利于固定住导线,防止偏移,保证了测试效果,通过设置的清洁毛刷,有效避免了光伏组件导线的表面沾满灰尘,有利于进行清理,保持导线表面的清洁,也便于增大摩擦力,通过设置的挤压块,有效避免了支撑板在安装、拆卸过程时,过程繁琐,有利于节省人力成本,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安装、拆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用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测试用工装。
技术介绍
由于单片太阳电池输出电压较低,加之未封装的电池由于环境的影响电极容易脱落,因此必须将一定数量的单片电池采用串、并联的方式密封成太阳电池组件,以避免电池电极和互连线受到腐蚀,另外封装也避免了电池碎裂,方便了户外安装,封装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太阳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当光伏组件到达测试工位时,测试设备的金属探针与测试工装上的导电端子电性接触,从而便于进行测试工作。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844912U的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虽然实现了通过设置灭弧曲面,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光伏组件测试工装被击穿的效果,但是在使用时光伏组件的导线在穿过过线槽的内部时,易发生移动,不便进行测试,无法固定住导线,进而影响测试效果;光伏组件导线的表面沾满灰尘,不便进行清理,无法保持导线表面的清洁;还有支撑板在安装、拆卸过程时,通常使用螺栓连接,费时费力,降低装置的安装、拆卸效率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伏组件测试用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测试用工装,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边缘处设置有端壁(2),所述端壁(2)的表面开设有贯穿的过线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2)的一侧表面且位于过线槽(10)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过线槽(10)的表面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的内部贯穿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靠近过线槽(10)的一端表面轴承连接有弧形固定板(12),所述弧形固定板(12)远离螺纹杆(15)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清洁毛刷(13),所述清洁毛刷(13)与弧形固定板(12)的间隙处设置有魔术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测试用工装,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边缘处设置有端壁(2),所述端壁(2)的表面开设有贯穿的过线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2)的一侧表面且位于过线槽(10)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过线槽(10)的表面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的内部贯穿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靠近过线槽(10)的一端表面轴承连接有弧形固定板(12),所述弧形固定板(12)远离螺纹杆(15)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清洁毛刷(13),所述清洁毛刷(13)与弧形固定板(12)的间隙处设置有魔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2)的顶端表面开设有放置槽(21),所述支撑板(3)的表面开设有两组L形槽(16),且两组所述L形槽(16)延伸至支撑板(3)的底端表面,所述L形槽(16)的内部设置有挤压块(14),所述挤压块(14)靠近支撑板(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20),且弹簧(20)的一端与L形槽(16)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14)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的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17);所述放置槽(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孔(17)相匹配的固定块(18),且固定块(18)贯穿于固定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测试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与端壁(2)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鑫张海刘波刘玉颖陈鹏苏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