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42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采煤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结构简单,大大增加喷雾面积,同时便于进行移动,减小使用者工作量;包括底板、往复丝杠、驱动块和限位杆,底板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底板顶部设置有剪式升降台,升降台顶部左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中部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后端设置有第一L型杆,第一L型杆底端设置有第一喷头,支撑轴前端设置有齿轮,支撑杆上设置有平台,平台上设置有第二L型杆和第二轴承,第二L型杆上设置有第三轴承,往复丝杠两端分别与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中部连接,往复丝杠底端设置有电机,往复丝杠与驱动块螺纹连接,驱动块设置有限位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煤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煤矿采掘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的煤尘,充满整个作业现场,特别是综掘机施工时,其产出的粉尘量最大,大量的煤尘会使作业场所能见度降低,影响作业安全,并严重影工人的身体健康;国家环保部和煤矿安全监察局对粉尘危害非常重视,对作业场所的粉尘排放浓度制订了相关标准,严格控制粉尘浓度,以减少粉尘危害,因此,及时有效地对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能更好地掌握粉尘浓度状况,进行有效的除尘和降尘,对确保人身安全和提高环境质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除尘装置具有如下缺点:喷雾面积小,不便于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结构简单,大大增加喷雾面积,同时便于进行移动,减小使用者工作量。本技术的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包括底板、往复丝杠、驱动块和限位杆,所述底板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底板顶部设置有剪式升降台,升降台顶部左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往复丝杠(2)、驱动块(3)和限位杆(4),所述底板(1)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5),底板(1)顶部设置有剪式升降台(6),升降台顶部左端设置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上设置有第一轴承(8),第一轴承(8)中部设置有支撑轴(9),支撑轴(9)后端设置有第一L型杆(10),第一L型杆(10)底端设置有第一喷头(11),支撑轴(9)前端设置有齿轮(12),支撑杆(7)上设置有平台(13),平台(13)上设置有第二L型杆(14)和第二轴承(15),第二L型杆(14)上设置有第三轴承(16),所述往复丝杠(2)两端分别与第二轴承(15)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往复丝杠(2)、驱动块(3)和限位杆(4),所述底板(1)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5),底板(1)顶部设置有剪式升降台(6),升降台顶部左端设置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上设置有第一轴承(8),第一轴承(8)中部设置有支撑轴(9),支撑轴(9)后端设置有第一L型杆(10),第一L型杆(10)底端设置有第一喷头(11),支撑轴(9)前端设置有齿轮(12),支撑杆(7)上设置有平台(13),平台(13)上设置有第二L型杆(14)和第二轴承(15),第二L型杆(14)上设置有第三轴承(16),所述往复丝杠(2)两端分别与第二轴承(15)和第三轴承(16)中部连接,往复丝杠(2)底端设置有电机(17),往复丝杠(2)与驱动块(3)螺纹连接,驱动块(3)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4)穿过限位孔并且限位杆(4)两端分别与第二L型杆(14)和平台(13)连接,驱动块(3)左端设置有与齿轮(12)啮合的齿条(18),剪式升降台(6)顶部设置有内部中空且顶部连通设置有添加口的箱体(19),箱体(19)底端连通设置有出水泵(20),出水泵(20)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软管(21),第一软管(21)输出端与第一喷头(1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22),所述底板(1)顶部前端设置有两组固定杆(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喆冯洪刚马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京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