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扶梯及搅拌车,其中,折叠扶梯包括:扶梯本体;扶梯平台;支撑件,支撑件位于扶梯平台的下方,支撑件的一端与车辆铰接,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扶梯平台的下部铰接,扶梯平台的一端与车辆铰接,扶梯平台的另一端与扶梯本体的上部活动连接,扶梯本体和扶梯平台适于绕扶梯平台与车辆铰接处转动,且支撑件适于绕支撑件与车辆铰接处转动,使得折叠扶梯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切换。该折叠扶梯,展开和收起较快捷,且在展开时能够便于用户攀爬操作,折叠时能够减少折叠扶梯在搅拌车宽度方向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了搅拌车整体的通过性,便于搅拌车在狭窄区域行驶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扶梯及搅拌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扶梯及包括该折叠扶梯的搅拌车。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车辆的扶梯设置在车体侧面,导致:1.车体宽度尺寸大,通过性下降(不能通过狭窄区域)。2.占用了车身空间(宽度方向或高度方向),使用便利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扶梯。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折叠扶梯的搅拌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折叠扶梯,包括:扶梯本体;扶梯平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扶梯平台的下方,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辆铰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梯平台的下部铰接,所述扶梯平台的一端与所述车辆铰接,所述扶梯平台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梯本体的上部活动连接,所述扶梯平台适于绕所述扶梯平台与所述车辆铰接处转动,且所述支撑件适于绕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车辆铰接处转动,所述扶梯本体能够相对所述扶梯平台和所述支撑件转动。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扶梯本体能够带着扶梯平台绕着扶梯平台与所述车辆铰接处转动以及所述支撑件绕着支撑件与所述车辆铰接处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折叠扶梯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切换,折叠扶梯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切换过程中,扶梯本体可选择性的靠近和远离车辆,进而改变车辆整体的占用空间。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折叠扶梯,用于安装在车辆上,折叠扶梯包括扶梯本体、扶梯平台和支撑件。其中,支撑件位于扶梯平台的下方,支撑件的一端与车辆铰接,另一端与扶梯本体的下部铰接,因此支撑件能够相对车辆转动展开或收起;扶梯平台的一端与车辆铰接,另一端与扶梯本体的上部活动连接,因此扶梯平台能够相对车辆转动展开或收起;扶梯平台相对车辆转动时能够带动扶梯本体绕扶梯平台与车辆的铰接处转动,且支撑件相对车辆转动时能够带动扶梯本体绕支撑件与车辆的铰接处转动,使得折叠扶梯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切换。当折叠扶梯收起时,能够有效减少车辆整体在车辆宽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了车辆整体的通过性,便于车辆在狭窄区域行驶通过。值得说明的是,扶梯平台与车辆相铰接,通过限位件的限位作用使扶梯平台转动至水平位置后便不能继续向远离车辆的方向转动,以保证扶梯平台使用的稳定性,并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折叠扶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件为伸缩组件,所述支撑件伸长或缩短适于改变所述扶梯本体相对地面的倾斜角度。支撑件为伸缩组件,则支撑件伸长或缩短时能够增大扶梯本体相对地面的倾斜角度,以便于操作人员攀爬,有效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车辆铰接的第一连架杆和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架杆内的第二连架杆,所述第二连架杆的一端与所述扶梯本体相铰接,且所述第二连架杆适于沿所述第一连架杆的长度方向伸出或收回;所述第一连架杆和所述第二连架杆上设有固定孔,紧固件通过穿过不同位置的所述固定孔以限定所述第一连架杆和所述第二连架杆之间的相对位置;或,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扶梯本体的下部铰接。伸缩组件包括第一连架杆和套设在第一连架杆内的第二连架杆,第一连架杆的一端与车辆相铰接,第二连架杆能够沿第一连架杆的长度方向伸出或收回,以调整扶梯本体与地面的倾斜角度,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在第一连架杆和第二连架杆上设置固定孔,则当第一连架杆伸长至合适位置后便可通过紧固件分别穿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不同位置的固定孔,使第一连架杆和第二连架杆的位置固定,以保证扶梯本体的位置固定,从而提高用户攀爬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油缸,通过将伸缩油缸的一端与车辆相铰接,另一端与扶梯本体铰接,则油缸能够相对车辆转动,又能够通过伸长或收回以调节扶梯本体相对地面的倾斜角度,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易于实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扶梯平台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梯本体的上部转动连接;或,所述扶梯平台设有滑动部,所述扶梯本体设有滑动配合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滑动配合部相配合,使所述扶梯本体适于相对所述扶梯平台上下滑动,且所述扶梯本体和所述扶梯平台之间适于相对转动。扶梯平台的一端与车辆铰接,另一端与扶梯本体的上部转动连接,因此扶梯本体能够相对扶梯平台转动,进而便于实现支撑件伸长或缩短时调整扶梯本体相对地面的倾斜角度。通过在扶梯平台上设置滑动部,在扶梯本体上设置滑动配合部,滑动部与滑动配合部相配合,例如:滑动部为滑轨,滑动配合部为滑槽,或者滑动部为滑动杆,滑动配合部为沿扶梯本体的长度方向开设的滑动孔,滑轨插入滑槽或滑动杆插入滑动孔,使得扶梯本体能够相对扶梯平台上下滑动,且由于扶梯本体和扶梯平台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因此当支撑件相对车辆转动时,能够带动扶梯本体相对扶梯平台上下滑动,支撑件伸长或缩短时又能够调整扶梯本体与地面的倾斜角度,提高了折叠扶梯展开和收起的便捷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动部包括第一滚轮,所述滑动配合部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扶梯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滚轮位于所述导向槽内,使所述扶梯本体适于相对所述扶梯平台上下滑动。滑动部包括设置在扶梯平台上的第一滚轮,滑动配合部包括设置在扶梯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导向槽,且导向槽与第一滚轮的尺寸相适配,第一滚轮通过嵌设在第一导向槽内,从而使扶梯本体能够相对扶梯平台上下滑动,提高了扶梯本体相对扶梯平台滑动时的稳定性及流畅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槽内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适于与所述第一滚轮相止抵,以限制所述扶梯本体相对所述扶梯平台向上运动。通过在导向槽内设置第二滚轮(扶梯本体两侧的导向槽内均设置有第二滚轮),当扶梯本体相对扶梯平台向上滑动时,第二滚轮能够与第一滚轮相止抵,起到限位作用,以限制扶梯本体相对扶梯平台继续向上运动,此时可通过转动扶梯平台使扶梯本体处于收回位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扶梯平台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扶梯本体的上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插入所述限位槽,以限制所述扶梯本体相对所述扶梯平台向下运动。通过在扶梯平台上设置固定块,并在固定块上设置限位槽,在扶梯本体的上端设置固定杆,当扶梯本体向下滑动时,固定杆能够插入限位槽,起到限位作用,以限制扶梯本体继续向下滑动,此时可固定伸缩组件的长度以保证扶梯本体的位置固定,提高用户攀爬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折叠扶梯还包括:护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扶梯平台上,所述护杆组件可选择性折叠于所述扶梯平台上或者相对所述扶梯平台展开形成护栏;和/或,所述折叠扶梯还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扶梯本体可拆卸连接。折叠扶梯还包括设置在扶梯平台上的护杆组件,护杆组件可选择性折叠在扶梯平台上或能够相对扶梯平台展开形成护栏,当护杆组件展开时以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扶梯,用于安装在车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扶梯包括:/n扶梯本体;/n扶梯平台;/n支撑件;/n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扶梯平台的下方,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铰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梯本体的下部铰接,所述扶梯平台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铰接,所述扶梯平台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梯本体的上部活动连接,所述扶梯平台适于绕所述扶梯平台与所述车辆铰接处转动,且所述支撑件适于绕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车辆铰接处转动,所述扶梯本体能够相对所述扶梯平台和所述支撑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扶梯,用于安装在车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扶梯包括:
扶梯本体;
扶梯平台;
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扶梯平台的下方,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铰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梯本体的下部铰接,所述扶梯平台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铰接,所述扶梯平台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梯本体的上部活动连接,所述扶梯平台适于绕所述扶梯平台与所述车辆铰接处转动,且所述支撑件适于绕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车辆铰接处转动,所述扶梯本体能够相对所述扶梯平台和所述支撑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扶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为伸缩组件,所述支撑件伸长或缩短适于改变所述扶梯本体相对地面的倾斜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扶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车辆铰接的第一连架杆和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架杆内的第二连架杆,所述第二连架杆的一端与所述扶梯本体相铰接,且所述第二连架杆适于沿所述第一连架杆的长度方向伸出或收回;
所述第一连架杆和所述第二连架杆上设有固定孔,紧固件通过穿过不同位置的固定孔以限定所述第一连架杆和所述第二连架杆之间的相对位置;或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扶梯本体的下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扶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梯平台设有滑动部,所述扶梯本体设有滑动配合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滑动配合部相配合,使所述扶梯本体适于相对所述扶梯平台上下滑动,且所述扶梯本体和所述扶梯平台之间适于相对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理,刘斌,莫康佳,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