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保护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353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保护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隔离装置,解决了现有煤矿机电设备的高压开关柜因散热效果差而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柜体前侧开口处有柜门,底部有支腿,柜体由上部梯形壳体和下部的矩形壳体对接构成,梯形壳体的腰所在的侧面上有风扇,梯形壳体内壁上正对风扇处设备有第一防尘装置,所述矩形壳体的内底面上方有第二防尘装置,所述第二防尘装置左右两侧滑动穿装在滑轨内,滑轨安装在矩形壳体两侧内壁下部,滑轨上方有多孔隔板,矩形壳体两侧内壁和位于第一防尘装置外侧的梯形壳体内顶面上有散热片,矩形壳体底部有通风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保证能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还具有防尘的作用,并且清理方便,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保护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隔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机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保护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机电设备的各类繁多,如大型提升机,各类大小绞车.主风机,空气压缩机,热风机,掘进机,破碎机,刮板输送机等,所以高压开关柜成为了煤矿机电设备必不可少的控制设备,但由于煤矿的环境复杂,灰尘较大,现有的高压开关柜因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散热效果差,且容易积累灰尘,又难以清理,因此,高压开关柜因散热效果差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始终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煤矿机电设备的高压开关柜因散热效果差而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保护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隔离装置,目的是提高散热效率,防尘效果好,容易清理,使用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前侧开口处铰接有柜门,所述的柜体底部有支腿,所述柜体是由上部梯形壳体和下部的矩形壳体对接构成的箱形结构,所述梯形壳体的腰所在的侧面上有和壳体内连通的风扇,所述梯形壳体内壁上正对风扇处设备有第一防尘装置,所述矩形壳体的内底面上方有第二防尘装置,所述第一防尘装置和第二防尘装置的结构均是由至少两个多孔板和吸尘棉构成,所述每相邻两个多孔板的相对面上均贴合有吸尘棉,所述的吸尘棉的长度小于多孔板的长度,所述第二防尘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穿装在滑轨内呈抽拉式和滑动相连接,所述两个滑轨分别安装在矩形壳体的两侧内壁下部,所述滑轨的下端固定在矩形壳体的内底面上,所述滑轨的上方有装在矩形壳体内壁上的多孔隔板,所述矩形壳体两侧内壁和位于第一防尘装置外侧的梯形壳体内顶面上均安装有线状排列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由直板和斜板一端对接构成的弯折状散热体,所述矩形壳体两侧内壁上的散热片的弯折方向呈相对状态,所述位于第一防尘装置外侧的梯形壳体内顶面上的散热片的弯折方向背向风扇,所述矩形壳体的底部均布有多个开口向下的通风管。所述柜体的梯形壳体设置有风扇的侧面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柜体的梯形壳体为等腰梯形。所述多孔板和吸尘棉的宽度均与下部的矩形壳体的内底面宽度相配应。所述每相邻两个多孔板的相对面上的吸尘棉的相对端呈交错状态分布。所述第一防尘装置和上部梯形壳体设置有风扇的侧面相互平行。所述滑轨的侧面和前侧均开口,两个滑轨的侧面开口呈相对状态。所述滑轨的轨道的数量和第二防尘装置中的多孔板数量相同。所述散热片的直板和斜板的弯折夹角为120-160°。所述多孔板和多孔隔板均为均布有上下连通、倾斜向下的通孔的板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保证能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还具有防尘的作用,并且清理方便,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柜体,1a为梯形壳体,1b为矩形壳体,2为柜门,3为支腿,4为风扇,5为多孔板,6为吸尘棉,7为滑轨,8为多孔隔板,9为散热片,10为通风管,11为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保护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隔离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的前侧开口处铰接有柜门2,所述的柜体底部有支腿3,所述柜体是由上部梯形壳体1a和下部的矩形壳体1b对接构成的箱形结构,所述梯形壳体的腰所在的侧面上有和壳体内连通的风扇4,所述梯形壳体内壁上正对风扇处设备有第一防尘装置,所述矩形壳体的内底面上方有第二防尘装置,所述第一防尘装置和第二防尘装置的结构均是由至少两个多孔板5和吸尘棉6构成,所述每相邻两个多孔板的相对面上均贴合有吸尘棉,所述的吸尘棉的长度小于多孔板的长度,所述第二防尘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穿装在滑轨7内呈抽拉式和滑动相连接,所述两个滑轨分别安装在矩形壳体的两侧内壁下部,所述滑轨的下端固定在矩形壳体的内底面上,所述滑轨的上方有装在矩形壳体内壁上的多孔隔板8,所述矩形壳体两侧内壁和位于第一防尘装置外侧的梯形壳体内顶面上均安装有线状排列的散热片9,所述散热片为由直板和斜板一端对接构成的弯折状散热体,所述矩形壳体两侧内壁上的散热片的弯折方向呈相对状态,所述位于第一防尘装置外侧的梯形壳体内顶面上的散热片的弯折方向背向风扇,所述矩形壳体的底部均布有多个开口向下的通风管10。所述柜体1的梯形壳体设置有风扇的侧面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柜体1的梯形壳体为等腰梯形。所述多孔板5和吸尘棉的宽度均与下部的矩形壳体的内底面宽度相配应。所述每相邻两个多孔板5的相对面上的吸尘棉的相对端呈交错状态分布。所述第一防尘装置和上部梯形壳体设置有风扇的侧面相互平行。所述滑轨7的侧面和前侧均开口,两个滑轨的侧面开口呈相对状态。所述滑轨7的轨道数量和第二防尘装置中的多孔板数量相同。所述散热片9的直板和斜板的弯折夹角为120-160°。所述多孔板5和多孔隔板8均为均布有上下连通、倾斜向下的通孔11的板体。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柜体是由上部梯形壳体和下部的矩形壳体对接构成的箱形结构,当使用时,高压开关柜内的设备排放出的热气会向上聚拢在上部梯形壳体内,风扇可选择排风扇或负压风机将上部梯形壳体内热空气向外排出,其中,第一防尘装置和第二防尘装置的多孔板能起到通风的作用,多孔板和多孔隔板上的通孔为倾斜向下的状态,可减少外部灰尘的进入,每相邻两个多孔板的相对面上均贴合有吸尘棉,不但能有效阻挡部分的灰尘进入柜体内,还能吸附柜体内的灰尘,多孔隔板下方空间内的第一防尘装置的每相邻两个多孔板的相对面上的吸尘棉的相对端呈交错状态分布,可使由柜体底部进入柜体内的空气呈旋流状态向上推动柜体内热空气向上移动,直至由风扇排出,散热片的直板和斜板的弯折夹角为120-160°,也大大增加了散热面积,本专利技术在保证散热的同时,还能有效的防尘,且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防尘装置和第二防尘装置容易拆卸,方便清理。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保护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隔离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的前侧开口处铰接有柜门(2),所述的柜体底部有支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是由上部梯形壳体(1a)和下部的矩形壳体(1b)对接构成的箱形结构,所述梯形壳体的腰所在的侧面上有和壳体内连通的风扇(4),所述梯形壳体内壁上正对风扇处设备有第一防尘装置,所述矩形壳体的内底面上方有第二防尘装置,所述第一防尘装置和第二防尘装置的结构均是由至少两个多孔板(5)和吸尘棉(6)构成,所述每相邻两个多孔板的相对面上均贴合有吸尘棉,所述的吸尘棉的长度小于多孔板的长度,所述第二防尘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穿装在滑轨(7)内呈抽拉式和滑动相连接,所述两个滑轨分别安装在矩形壳体的两侧内壁下部,所述滑轨的下端固定在矩形壳体的内底面上,所述滑轨的上方有装在矩形壳体内壁上的多孔隔板(8),所述矩形壳体两侧内壁和位于第一防尘装置外侧的梯形壳体内顶面上均安装有线状排列的散热片(9),所述散热片为由直板和斜板一端对接构成的弯折状散热体,所述矩形壳体两侧内壁上的散热片的弯折方向呈相对状态,所述位于第一防尘装置外侧的梯形壳体内顶面上的散热片的弯折方向背向风扇,所述矩形壳体的底部均布有多个开口向下的通风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保护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隔离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的前侧开口处铰接有柜门(2),所述的柜体底部有支腿(3),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是由上部梯形壳体(1a)和下部的矩形壳体(1b)对接构成的箱形结构,所述梯形壳体的腰所在的侧面上有和壳体内连通的风扇(4),所述梯形壳体内壁上正对风扇处设备有第一防尘装置,所述矩形壳体的内底面上方有第二防尘装置,所述第一防尘装置和第二防尘装置的结构均是由至少两个多孔板(5)和吸尘棉(6)构成,所述每相邻两个多孔板的相对面上均贴合有吸尘棉,所述的吸尘棉的长度小于多孔板的长度,所述第二防尘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穿装在滑轨(7)内呈抽拉式和滑动相连接,所述两个滑轨分别安装在矩形壳体的两侧内壁下部,所述滑轨的下端固定在矩形壳体的内底面上,所述滑轨的上方有装在矩形壳体内壁上的多孔隔板(8),所述矩形壳体两侧内壁和位于第一防尘装置外侧的梯形壳体内顶面上均安装有线状排列的散热片(9),所述散热片为由直板和斜板一端对接构成的弯折状散热体,所述矩形壳体两侧内壁上的散热片的弯折方向呈相对状态,所述位于第一防尘装置外侧的梯形壳体内顶面上的散热片的弯折方向背向风扇,所述矩形壳体的底部均布有多个开口向下的通风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护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梯形壳体设置有风扇的侧面为可拆卸式结构。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宇梁银权祁公团于彬
申请(专利权)人:永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田煤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