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埋装在地底的变电站变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相关
,具体为一种能够埋装在地底的变电站变电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过载的热量会导致变电站设备故障,甚至损坏,在夏季高温天气中,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故障概率频发,为了降低负载,经常会进行拉闸限电的操作,这会极大地影响居民电能的使用,影响正常生活,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使得变电站设备始终保持低温状态的降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埋装在地底的变电站变电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能够埋装在地底的变电站变电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壁上固设有隔离网,所述壳体的顶面固设有冷却水箱,所述壳体能埋入地底,所述通风管和所述冷却水箱位于地面,所述壳体内设有能安装变电器,且能对所述变电器进行水冷、风冷和油冷同时降温的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内的降温腔,所述降温腔的前后壁间固设有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埋装在地底的变电站变电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壁上固设有隔离网,所述壳体的顶面固设有冷却水箱,所述壳体能埋入地底,所述通风管和所述冷却水箱位于地面,所述壳体内设有能安装变电器,且能对所述变电器进行水冷、风冷和油冷同时降温的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内的降温腔,所述降温腔的前后壁间固设有右部格板、左部格板和安装箱,所述右部格板和所述左部格板呈相互螺旋环绕设置,所述安装箱位于所述右部格板和所述左部格板环绕中心,所述右部格板和所述左部格板内均开设有油腔,所述安装箱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埋装在地底的变电站变电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壁上固设有隔离网,所述壳体的顶面固设有冷却水箱,所述壳体能埋入地底,所述通风管和所述冷却水箱位于地面,所述壳体内设有能安装变电器,且能对所述变电器进行水冷、风冷和油冷同时降温的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内的降温腔,所述降温腔的前后壁间固设有右部格板、左部格板和安装箱,所述右部格板和所述左部格板呈相互螺旋环绕设置,所述安装箱位于所述右部格板和所述左部格板环绕中心,所述右部格板和所述左部格板内均开设有油腔,所述安装箱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固设有支撑块,所述变电器能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块顶面,所述安装腔内注有冷却油,所述安装腔与两个所述油腔之间均连通设有连接阀,所述降温腔的左侧连通设有风扇腔,所述风扇腔的左壁上转动设有风扇轴,所述风扇轴的外周上固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风扇叶,所述风扇腔的上侧连通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顶壁转动设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的底面固设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底面固设有喷水头;所述壳体内设有能控制所述风扇轴和所述空心柱同时转动,并控制冷却水和冷却油循环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皮管,所述风扇腔下侧连通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的下侧开设有冷却腔,所述皮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腔的上下壁间,所述皮管的顶端与所述收集腔连通,位于所述左部格板内的所述油腔左侧端固定安装有油管,所述油管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冷却腔内,所述皮管环绕安装在位于所述冷却腔内的所述油管外周上,所述冷却腔的下侧开设有曲杆腔,所述曲杆腔的内壁左右滑动设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右侧设有开口向下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左右壁间固定安装有弯管,所述降温腔的上侧开设有输送腔,所述输送腔与位于所述右部格板内的所述油腔连通,所述输送腔的内壁滑动设有右部螺套,所述右部螺套的右侧面固设有推动活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埋装在地底的变电站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所述通风管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风扇腔内,并与所述风扇腔连通,位于右侧所述通风管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降温腔内,并与所述降温腔连通,且位于右侧所述通风管位于所述右部格板右侧,所述风扇腔的左侧开设有传动皮带腔,所述传动皮带腔的右侧内壁里固嵌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右侧面均动力连接设有电机轴,所述风扇轴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传动皮带腔内,位于左侧所述电机轴与所述风扇轴之间通过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项羽,
申请(专利权)人:福清市满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