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上墙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34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窗上墙连接组件,其包括连接件一,所述连接件一包括连接板一和垂直于连接板一的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一边沿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二的边沿,所述连接板一开设有长条形孔一和多个环绕长条形孔一设置的连接孔一,所述长条形孔一垂直于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的交接棱边,所述长条形孔一和连接孔一均设有连接件二,所述连接板一通过连接件二连接于墙体,所述连接板二贴合于窗框平行于竖向墙面的侧壁,所述连接板二与连接板一结构相同,所述连接板二的连接孔二和长条形孔二均穿设有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螺纹连接于窗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小对窗框与墙体之间连接的防水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上墙连接组件
本技术涉及门窗安装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门窗上墙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门窗传统的安装是湿法安装,它是将门窗框直接与墙体连接,然后再进行土建抹灰收口的一种安装方法。但是此种方法不利于进行门窗的成品保护,会严重影响门窗质量,因此常采用强度较佳的技术门窗;而如果是金属门窗又必须进行防腐处理,这就造成门窗施工周期长的缺点,使得现有技术的门窗安装方法相对比较复杂,不够便捷。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63197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门窗安装结构,其技术要点为:钢门窗安装于墙体上,墙体包括轻钢骨架和贴合于该轻钢骨架外围的OSB板,钢门窗安装结构包括连接件、至少两个螺栓、外墙装饰板、外防水胶带和内防水胶带;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为L型板材,该第一连接件的一边用螺栓固定于墙体的内侧面,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边开有一个缺口;第二连接件为L型板材制成的,该第二连接件的一边有一个垂直的折边结构,该折边与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边平行,该第二连接件中有折边结构的一边通过自攻钉与钢门窗固定连接,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边通过螺栓与墙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的折边结构卡入第一连接件的缺口中;外防水胶带位于墙体外侧并覆盖于钢门窗和外墙装饰板且螺栓和连接件被该外防水胶带完全覆盖;内防水胶带覆盖于门窗和墙体内侧的OBS板上且螺栓和连接件被该内防水胶带完全覆盖。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从技术方案的说明书以及附图可得出,该技术方案中连接件设置于窗框与墙体之间,使得即使采用防水胶带做密封,但是长期使用过后,由于外部雨水和氧化等的侵蚀,依旧会导致防水胶带的密封效果下降,同时连接件设置于窗框与墙体之间,会使得连接件与墙体、连接件与窗框以及连接件与密封层之间的接触面增大。并且接触面的轮廓会相对较为复杂,导致使用过程中,防水胶带密封性下降时,连接件与墙体、连接件与窗框以及连接件与密封层之间的间隙相对增大,雨水会更加容易渗透,防水效果相对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门窗上墙连接组件,其能够有效的减小对窗框与墙体之间连接的防水性的影响。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门窗上墙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一,所述连接件一包括连接板一和垂直于连接板一的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一边沿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二的边沿,所述连接板一开设有长条形孔一和多个环绕长条形孔一设置的连接孔一,所述长条形孔一垂直于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的交接棱边,所述长条形孔一和连接孔一均设有连接件二,所述连接板一通过连接件二连接于墙体,所述连接板二贴合于窗框平行于竖向墙面的侧壁,所述连接板二与连接板一结构相同,所述连接板二的连接孔二和长条形孔二均穿设有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螺纹连接于窗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窗框通过多个连接件一连接于窗洞,连接板二通过连接螺钉连接于窗框,连接板二通过设置于长条形孔一和连接孔一的连接件二连接于窗洞,同时,在安装时,先通过长条形孔二的连接螺钉将其连接于窗框的侧壁,并能够在固定后通过连接螺钉沿长条形孔二滑移以及连接件二沿长条形孔一的滑移做适应性的调整,同时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相互垂直,使得连接件一不需要穿设于窗框与窗洞之间,以能够减小窗框与窗洞内壁之间密封层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窗框与窗洞之间的防水性的影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相连接的边沿之间还设有连接板三,所述连接板三的两个相互平行的边沿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的边沿,所述连接板三与连接板一以及连接板二均呈45°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板一垂直于连接板二且两者需要分别贴合于窗洞和窗框,窗框与窗洞侧壁的部分杂质,也会使得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不能够相对较为充分的贴合于窗框的侧壁以及窗洞的内壁,在窗框与窗洞交接部位存在有一定的杂质时,通过连接板三能够使得其与窗框以及窗洞的内壁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以能够使得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能够相对较为紧密的贴合于窗框的侧壁和窗洞的内壁,使用效果相对更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均呈等腰梯形状结构,所述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的长底边沿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三的边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均呈等腰梯形状结构,能够使得两者相分别开设有长条形孔一和连接孔一以及长条形孔二和连接孔二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板材有效的减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板二的连接孔二和长条形孔二的边沿均开设有环槽一,所述连接螺钉为平角螺钉,所述连接螺钉的螺头搭接于环槽一的槽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二通过连接螺钉连接于窗框的侧壁,连接螺钉的螺头外漏于外部时,存在连接螺钉剐蹭到人的可能,连接螺钉的螺头搭接于环槽一的槽壁上,能够使得连接螺钉外漏的部位有效的减小,从而减小使用时,连接螺钉剐蹭到人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二包括膨胀螺管和螺纹连接于膨胀螺管的螺栓,所述膨胀螺管包括螺纹连接于螺栓的螺管和环绕螺管设置的螺板,所述螺板呈弧板状结构且其与螺管同中心轴线,所述螺板的螺纹开设于其内圈板面,所述螺板螺纹的小径自螺管朝向远离螺管的方向依次减小,所述螺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沿其中心轴线分布的棘齿,所述棘齿的齿顶朝向螺栓的螺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一通过多个连接件二连接于窗洞,窗框与窗洞之间的连接通过连接件一连接,连接件一通过连接件二连接于窗洞,对其的连接强度要求相对较高,螺管穿设于预设在窗洞的安装孔内,并且螺板螺纹的小径自螺管朝向远离螺管的方向依次减小,使得螺栓拧紧时,能够将螺板相对较为平缓的抵接于安装孔的孔壁,同时固定连接于螺板外壁的棘齿能够进一步增加螺管与安装孔的连接强度,使用效果相对较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栓的螺杆朝向螺板的端部呈圆滑过渡,所述螺栓远离其螺头端的直径小于螺栓靠近其螺头端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的螺杆朝向螺板的端部呈圆滑过渡,能够使得螺栓相对较为平缓的将螺板抵接于预设于窗洞的安装孔孔壁,并能够有效的增加螺板与螺栓的接触面积,减小拧紧螺栓时,因螺栓抵接于螺板使得螺板产生塑性变形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板远离螺管的端部朝向内侧翻折形成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螺栓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采用弹性材料包覆结构胶形成的粘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螺栓拧紧时,由于粘接块位于挡板与螺栓的端部之间,会将粘接块内的结构胶挤出,使得结构胶填充于螺板与安装孔孔壁之间的间隙之间,并能够将螺板以及螺管粘接于安装孔内,以增加螺管与安装孔的连接强度,使用效果相对更佳。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窗框通过多个连接件一连接于窗洞,多个连接件一环绕窗框的框边设置,并且多个连接件一分为两组,两组连接件一将窗框夹持住,连接板二通过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上墙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一(1)包括连接板一(11)和垂直于连接板一(11)的连接板二(12),所述连接板一(11)一边沿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二(12)的边沿,所述连接板一(11)开设有长条形孔一(111)和多个环绕长条形孔一(111)设置的连接孔一(112),所述长条形孔一(111)垂直于连接板一(11)和连接板二(12)的交接棱边,所述长条形孔一(111)和连接孔一(112)均设有连接件二(2),所述连接板一(11)通过连接件二(2)连接于墙体,所述连接板二(12)贴合于窗框(3)平行于竖向墙面的侧壁,所述连接板二(12)与连接板一(11)结构相同,所述连接板二(12)的连接孔二和长条形孔二均穿设有连接螺钉(121),所述连接螺钉(121)螺纹连接于窗框(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上墙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一(1)包括连接板一(11)和垂直于连接板一(11)的连接板二(12),所述连接板一(11)一边沿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二(12)的边沿,所述连接板一(11)开设有长条形孔一(111)和多个环绕长条形孔一(111)设置的连接孔一(112),所述长条形孔一(111)垂直于连接板一(11)和连接板二(12)的交接棱边,所述长条形孔一(111)和连接孔一(112)均设有连接件二(2),所述连接板一(11)通过连接件二(2)连接于墙体,所述连接板二(12)贴合于窗框(3)平行于竖向墙面的侧壁,所述连接板二(12)与连接板一(11)结构相同,所述连接板二(12)的连接孔二和长条形孔二均穿设有连接螺钉(121),所述连接螺钉(121)螺纹连接于窗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上墙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一(11)和连接板二(12)相连接的边沿之间还设有连接板三(13),所述连接板三(13)的两个相互平行的边沿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11)和连接板二(12)的边沿,所述连接板三(13)与连接板一(11)以及连接板二(12)均呈45°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窗上墙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一(11)和连接板二(12)均呈等腰梯形状结构,所述连接板一(11)和连接板二(12)的长底边沿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三(13)的边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明德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