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高密容纳槽薄片单元及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连接器
,更具体的说,是属于一种高速高密容纳槽薄片单元及组件。
技术介绍
在5G(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IOT、大数据、云、智能驾驶、智慧医疗、智慧家庭等蓬勃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用于高速数字通讯各种系统、设备的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高速数字通讯背板连接器是高速通讯系统、设备的重要基础元器件。这种连接器的信号完整性性能,严重的影响着高速数字通讯系统、设备的性能。当前,单通道的5Gbp传输速率的背板连接器,已经不能满足高速数字通讯系统、设备对高速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而是要求背板连接器的单通道传输速率达到10Gbps、28Gpbs、进而56Gbps、122Gbps甚至更高。然而,目前国内的大多数背板连接器单通道高速数据传输速率,大都在28Gpbs以下,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如何设计一款具有高速数据传输速率的电连接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速高密容纳槽薄片单元及组件,以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速高密薄片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薄片体,是一绝缘体支架,具有一第一边缘及一第二边缘以及一第一侧;/n一信号差分对端子对,由所述薄片体支撑,所述信号差分对端子对具有自所述第一边缘延伸的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二边缘延伸的一尾部、以及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尾部之间延伸的一本体部,所述信号差分对端子对布置成边缘与边缘对齐;/n一屏蔽框架,在所述第一侧由所述薄片体支撑,所述屏蔽框架至少具有一个U形容纳槽,所述U形容纳槽有两个侧壁,所述U形容纳槽与所述信号差分对端子对对齐,所述两个侧壁位于所述信号差分对端子对的两侧,其中,所述屏蔽框架的接触部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弹性臂端子,同时具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速高密薄片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薄片体,是一绝缘体支架,具有一第一边缘及一第二边缘以及一第一侧;
一信号差分对端子对,由所述薄片体支撑,所述信号差分对端子对具有自所述第一边缘延伸的一接触部、自所述第二边缘延伸的一尾部、以及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尾部之间延伸的一本体部,所述信号差分对端子对布置成边缘与边缘对齐;
一屏蔽框架,在所述第一侧由所述薄片体支撑,所述屏蔽框架至少具有一个U形容纳槽,所述U形容纳槽有两个侧壁,所述U形容纳槽与所述信号差分对端子对对齐,所述两个侧壁位于所述信号差分对端子对的两侧,其中,所述屏蔽框架的接触部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弹性臂端子,同时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弹性臂端子,第一弹性臂端子的长度比第二弹性臂端子的长度长;
一接地端子,由所述薄片体支撑且相邻于所述信号差分对端子对定位,所述接地端子具有一接地接触部、一接地尾部,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信号差分对端子对排成一列;
一信号返回路径通道,由所述接地端子的一接地接触部、所述U形容纳槽的一侧壁、所述接地端子的一接地尾部串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高密薄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框架上的U形容纳槽,沿信号差分对端子对的本体,从所述第一边缘向所述第二边缘延伸;所述信号差分对端子对位于屏蔽框架上的U形容纳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高密薄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是一第一接地端子,所述高速高密薄片单元还包括一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位于相邻所述信号差分对端子对的两侧,所述屏蔽框架的U形容纳槽的侧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社民,刘世庆,李伟,游静元,何斌,李运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