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态包覆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828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一种玻璃态包覆型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基体和包覆于正极材料基体表面的玻璃态物质L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态包覆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态包覆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国内外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得到快速发展。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动力电池的研究成为关键。锂离子电池凭借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公认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电动车用动力电池。而动力电池的性能则又主要取决于正极材料。理想的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具有长循环寿命,目前要求至少与整车寿命的一半相匹配(8~10年),循环次数要达到3000次以上,其次是安全性能,这两点是制约正极材料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难题之一。目前,为解决正极材料长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问题,通常采用无机电化学活性金属氧化物掺杂或包覆,掺杂金属元素替代正极材料主要金属元素位置,增强键能,但是这种包覆物使得正极材料颗粒不直接检测出电解液,防止主元素溶出,晶格塌陷缩短循环寿命,影响安全性能等;而且,采用金属氧化物的包覆,一般为颗粒物包覆,难以形成均匀致密包覆层,与电解液还是存在部分接触,不能很好的阻隔电解液的侵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玻璃态包覆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态包覆型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基体和包覆于正极材料基体表面的玻璃态物质Li3-3fAlfBO3,其中,0<f<1。硼是合成玻璃的一种重要元素,高温下,其氧化物或者硼酸根化合物会形成熔融玻璃态物质,其与Al、Li结合,高温下反应会产生玻璃态物质Li3-3fAlfBO3,从而可在正极材料基体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玻璃态包覆层,有效消除正极材料循环过程中与电解液接触带来的副反应;同时,Li系数0<3-3f<3,此时,包覆物质处于缺Li状态,包覆在正极材料表面时,正极材料表面的残余Li则扩散至玻璃态包覆物中,起到降低残Li,进而提升高温存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正极材料中将玻璃态呈胶状的Li3-3fAlfBO3作为正极材料基体的包覆物,能够与正极材料很好的接触紧密粘附形成致密的包覆层,完美了解决了常规颗粒物包覆的缺陷。上述的包覆型正极材料,优选的,所述玻璃态物质Li3-3fAlfBO3的重量占正极材料重量的0.01~2%。上述的包覆型正极材料,优选的,该正极材料比表面积为0.2~0.9m2/g;振实密度为1.5~2.5g/cm3。上述的包覆型正极材料,优选的,所述正极材料基体的分子式为Li1+a(NixCoyMn1-x-y)1-b(M)bO2;其中,M为掺杂金属元素Al、Mg、Zr、Ti、Sr、Y、Nb、W、Bi、La中任一种或多种,0≤a≤0.5,0≤b≤0.4,0≤x≤0.9,0≤y≤0.334,0≤x+y≤1。作为一个总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包覆型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Li3-3fAlfBO3配比称取原料,并先将称好的Al源溶解于乙醇溶剂中,再加入B源,搅拌,得到包覆溶液;再将Li源加入包覆溶液中,搅拌,得玻璃态粘稠胶状包覆物质;(2)将所述玻璃态胶状包覆物质加入待包覆的正极材料基体中,搅拌,干燥,筛分;(3)将步骤(2)筛分后的材料进行烧结,破碎,筛分,即得到玻璃态包覆型正极材料。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玻璃态粘稠胶状包覆物质的粘度控制在3000-10000Pa·s。包粘度过稀,将导致包覆物质分层;过粘稠将会导致包覆物不均匀。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Al源为碳酸铝、硝酸铝、氯化铝和氢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B源为氧化硼和硼酸中的一种;所述Li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氧化锂、卤化锂、磷酸锂、乙酸锂和草酸锂中的任一种;所述Li源和B源的粒径优选为纳米级。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搅拌的过程边搅拌边升温至60-100℃,将乙醇蒸发掉,避免发生危险;然后放入干燥设备中,干燥的温度为100-200℃;水浴加热搅拌可以防止包覆浆料分层,动态初步干燥过程保证了包覆物可以均匀包覆并附着于颗粒之上。所述步骤(3)中,烧结温度为300-700℃,烧结时间为5-10h。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正极材料基体主要是按照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而成:(a)按照化学计量比称取NixCoyMn1-x-y前驱体、锂源及掺杂物M原料,加入高速混料机中混合,得到混合料;(b)将混合料放入烧结设备中,在空气或氧气气氛中升温至450-550℃恒温5-15h,再继续升温至800-1000℃,恒温5-15h,然后自然降温至100℃,出炉;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段法进行烧结,先促进Li2CO3熔融,有利于Li充分反应,再控制正极材料晶格形成;(c)将经步骤(b)烧结后的产品进行破碎,过200-400目筛,得到正极材料基体Li1+a(NixCoyMn1-x-y)1-b(M)bO2。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NixCoyMn1-x-y前驱体选自该前驱体对应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中的至少一种;掺杂物M原料是指含有掺杂元素M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磷酸盐、乙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空气或氧气气氛通入烧结设备中的速率为1-10m3/h,控制升温速度为1-5℃/min。升温速度过快,不利于晶格完整生长,造成晶格缺陷,升温速度过慢,则导致烧结时间过长,能耗大效率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玻璃态包覆物Li3-3fAlfBO3有效阻隔电解液对正极材料的侵蚀,保护材料结构稳定性,该包覆物为一种致密呈玻璃态物质,粘附能力强,包覆后可填补正极材料颗粒表面空隙孔洞,有效降低比表面积,减少电解液与正极材料的副反应,防止结构塌陷,提升长循环性能。(2)本专利技术正极材料表面的包覆物Li3-3fAlfBO3为玻璃态化合物,Li系数0<3-3f<3,使得包覆物呈一定的缺Li状态,包覆在正极材料表面时,正极材料表面残余的Li在化学动力学作用下扩散到包覆物中成为包覆物成品时,吸收表面的残余Li,有利于提升正极材料高温存储性能。(3)本专利技术正极材料表面的玻璃态包覆物Li3-3fAlfBO3具有粘性,能将微粉颗粒或细小颗粒富集在大颗粒表面,经过低温煅烧处理后,在正极材料基体表面形成附着包覆物,使正极材料具有机械附着力,因此,微粉细粉被固定住,使得细粉微粉颗粒数量减少,粒度集中度高,使得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减少,有利于长循环过程材料结构稳定性。(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正极材料基体表面包覆玻璃态包覆物Li3-3fAlfBO3,使得正极材料,表面残余Li2CO3由未包覆的约6000ppm降低至4000ppm,表面残余LiOH由未包覆的2000ppm降低至800ppm,因此,高温储存性能大大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态包覆型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材料基体和包覆于正极材料基体表面的玻璃态物质L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态包覆型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材料基体和包覆于正极材料基体表面的玻璃态物质Li3-3fAlfBO3,其中,0<f<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型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态物质Li3-3fAlfBO3的重量占正极材料重量的0.0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型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基体的分子式为Li1+a(NixCoyMn1-x-y)1-b(M)bO2;其中,M为掺杂金属元素Al、Mg、Zr、Ti、Sr、Y、Nb、W、Bi、La中的任一种或多种,0≤a≤0.5,0≤b≤0.4,0≤x≤0.9,0≤y≤0.334,0≤x+y≤1。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覆型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Li3-3fAlfBO3配比称取原料,并先将称好的Al源溶解于乙醇溶剂中,再加入B源,搅拌,得到包覆溶液;
再将Li源加入包覆溶液中,搅拌,得玻璃态粘稠胶状包覆物质;
(2)将所述玻璃态粘稠胶状包覆物质加入待包覆的正极材料基体中,搅拌,干燥,筛分;
(3)将步骤(2)筛分后的材料进行烧结,破碎,筛分,即得到玻璃态包覆型正极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玻璃态粘稠胶状包覆物质的粘度控制在3000-10000Pa·s。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Al源为碳酸铝、硝酸铝、氯化铝和氢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B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周惠李炜谭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