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导电材料制备
,具体为一种柔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金属有机骨架具有良好的孔隙率以及大的比表面积,合成及电子设计可用于生产永久孔隙和长距离电荷传输特性的框架,其优良性已被证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本身多为绝缘体,但较常规材料而言,该类材料拥有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为带电粒子的附着提供了条件,为电荷的迁移提供了可能。目前,限制该材料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其柔性和稳定性难以兼顾。因此如何在保证其稳定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增加其柔性成为现阶段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之一。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制备中,运用水热法可制备粉体材料,但该材料制备完成后,难以应用在产品器件上,此种非原位生长的方式应用难度大。制备薄膜材料多以玻璃等硬质材料为基片,所生长的材料形状固定,柔性不足,难以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而以常规柔性材料为基片时,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容易出现脱落,材料结构稳定性差,难以保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通过原子层沉积系统将铝源和氧源依次载入在聚酯纤维布的上表面,铝源和氧源的载入时间比为(0.01~0.03):(0.1~0.3),铝源和氧源的暴露时间比为(6~10):(6~10),铝源和氧源反应后在聚酯纤维布上形成氧化铝薄膜,得到表面改性的聚酯纤维布;/n步骤2,将表面改性的聚酯纤维布依次浸入在BTC溶液和醋酸铜溶液中,得到生长有Cu-BTC的柔性薄膜;/n步骤3,将生长有Cu-BTC的柔性薄膜中的杂质去除后得到柔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原子层沉积系统将铝源和氧源依次载入在聚酯纤维布的上表面,铝源和氧源的载入时间比为(0.01~0.03):(0.1~0.3),铝源和氧源的暴露时间比为(6~10):(6~10),铝源和氧源反应后在聚酯纤维布上形成氧化铝薄膜,得到表面改性的聚酯纤维布;
步骤2,将表面改性的聚酯纤维布依次浸入在BTC溶液和醋酸铜溶液中,得到生长有Cu-BTC的柔性薄膜;
步骤3,将生长有Cu-BTC的柔性薄膜中的杂质去除后得到柔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铝源和氧源分别为三甲基铝和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70~85℃下将铝源和氧源依次载入在聚酯纤维布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铝源载入后使用载气吹扫20~30s,待载入氧源后吹扫25~4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BTC和醋酸铜的质量比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科,查通,穆雪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