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疗效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8150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疗效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MRI的影像组学分类器和临床特征,构建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疗效预测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由于使用了高通量影像特征,因此能够更加敏感和全面地预测治疗反应,且从图像层面分割出三维感兴趣容积比二维感兴趣区域更准确地展示整个病灶的异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根据所述方法构建的预测模型,所述模型效能好,能够有效对不同病人进行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损伤效果进行预判,协助医师提供个性化精准治疗,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改善病人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作为有效且易用的非侵入性临床决策的指导工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疗效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疗效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鼻咽癌是常见的头颈部肿瘤之一,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以我国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省高发,素有“广东瘤”之称。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发病例约有8.7万例,死亡病例约有5.1万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大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放疗或放化疗是早期或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首要治疗方式。尽管各种放疗方式都力求减少照射靶区邻近正常脑组织的射线损伤,但仍不可避免造成不同程度的脑实质损伤,轻者无临床症状,较重者可发生放射性脑损伤。大约3-24%鼻咽癌病人放疗后3个月至10年发生放射性脑损伤,其中大多发生在放疗后2年内。放射性脑损伤一旦出现,如未采取有效治疗脑损伤将进行性加重。根据病灶的部位可将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分为三种,即大脑半球型、脑干及颅神经型、混合型。大脑半球型临床上较为常见,病人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语言、记忆、学习、执行等功能受损,头痛、恶心等颅内高压症状,或脑损伤进行性加重至脑疝、昏迷甚至死亡。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疗效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收集接受过贝伐单抗治疗的放射性脑损伤病人临床数据和MRI影像数据;/n(2)、对步骤(1)收集的MRI影像数据进行分析,分割病灶,提取影像特征,通过LASSO逻辑分析筛选与治疗反应相关的影像特征,并得到相应的影像组学分数计算公式;/n(3)、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以及采用后退法的最大似然比检验,对影像组学分数和步骤(1)收集的临床数据中的临床特征进行筛选,得到与治疗反应相关的特征;/n(4)、基于步骤(3)得到的特征,构建得到相应的基于影像组学分数和临床特征的复合预测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伐单抗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疗效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接受过贝伐单抗治疗的放射性脑损伤病人临床数据和MRI影像数据;
(2)、对步骤(1)收集的MRI影像数据进行分析,分割病灶,提取影像特征,通过LASSO逻辑分析筛选与治疗反应相关的影像特征,并得到相应的影像组学分数计算公式;
(3)、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以及采用后退法的最大似然比检验,对影像组学分数和步骤(1)收集的临床数据中的临床特征进行筛选,得到与治疗反应相关的特征;
(4)、基于步骤(3)得到的特征,构建得到相应的基于影像组学分数和临床特征的复合预测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对步骤(4)所得到的复合预测模型进行评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接受过贝伐单抗治疗的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病人的纳入标准包括:因病理诊断鼻咽癌接受放射治疗、影像学证据支持放射性脑损伤诊断且无肿瘤复发或转移、接受贝伐单抗4个疗程的治疗,以及治疗前后均有MRI评估脑损伤病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临床数据包括以下临床特征: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是否有颅神经损伤、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放疗和放射性脑损伤诊断的时间间隔、放射性脑损伤诊断和贝伐单抗治疗的时间间隔、颞叶最大照射剂量、颈部总照射剂量、照射方法与LENT/SOMA量表得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影像数据包括:病人在第1疗程贝伐单抗治疗前3天、第4疗程结束2周后进行的头颅MRI检查的T2-WeightedFLAIR和T1post-gadolinium两个序列检查结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MRI图像影像特征提取方法为:分割二维感兴趣区域,连续的二维感兴趣区域堆叠起来形成立体三维感兴趣容积,即脑损伤病灶;对脑损伤灶进行影像特征的提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中进行治疗反应相关的影像特征或临床特征筛选时,有效治疗反应定义为:(1)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稳定,FLAIR序列显示脑损伤体积缩小至少25%;或(2)经LENT/SOMA评估等级评估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改善等级减少至少1级为改善;。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构建的复合预测模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复合预测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贝伐单抗治疗有效性计算公式,所述公式为:治疗反应分数=3.436×影像组学分数-0.024×放疗和放射性脑损伤诊断的时间间隔(月)-0.043×放射性脑损伤诊断和贝伐单抗治疗的时间间隔(月)+0.451;其中:
所述影像组学分数=0.483308872
+0.99678806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亚梅蔡锦华郑俊炯李艺容小明李红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