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电感烟的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051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9
本申请涉及火灾探测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光电感烟的探测装置,包括第一筒体,顶部封闭,底部设有敞口,周向设有进烟孔;第二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并位于所述敞口侧;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下方;多个遮光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并沿所述底座的径向排布,所述第二筒体、所述底座与所有遮光片共同限定出拢烟腔;电路板;第一发射管;第二发射管;光敏接收管,所述第一发射管、所述第二发射管和所述光敏接收管均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发射管、所述第二发射管和所述光敏接收管贯穿所述底座设置并朝向所述拢烟腔内部。该装置能够提高烟雾探测的灵敏度和烟雾探测的精确度,降低非火灾干扰源的误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光电感烟的探测装置
本申请涉及火灾探测装置
,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光电感烟的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火灾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及时发现火灾并报警是降低损失的关键所在。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基本原理为利用火灾烟雾颗粒对光的散射进行探测。对于烟雾粒径大多在0.1微米~1微米范围内,常用的发射管波长范围在460纳米~940纳米,对于烟雾颗粒的散射符合米氏散射原理,其散射参数α=πd/λ,其中,d表示粒子直径,λ表示入射光的波长。可知,散射强度与粒子直径成正比,与入射光的波长成反比。对于木材和棉绳燃烧产生的颗粒较大的灰白色烟雾颗粒,可使用红光及近红外波段的光进行探测。而对于聚氨酯和正庚烷燃烧产生的颗粒较小的黑色烟雾,可使用短波长的蓝紫光进行探测。目前,光电感烟探测器进行光电探测的前提条件是将烟雾聚拢至光电感烟探测器内部。通常情况下,光电感烟探测器包括底座和光电探测组件。光电探测组件贯穿设置于底座的底部。底座的一侧设置多个挡片。所有挡片设置于底座的内壁。虽然所有挡片对外界烟雾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是,由于烟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电感烟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筒体,顶部封闭,底部设有敞口,周向设有进烟孔;/n第二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并位于所述敞口侧;/n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下方;/n多个遮光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并沿所述底座的径向排布,所述第二筒体、所述底座与所有遮光片共同限定出拢烟腔;/n电路板;/n第一发射管;/n第二发射管;/n光敏接收管,所述第一发射管、所述第二发射管和所述光敏接收管均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发射管、所述第二发射管和所述光敏接收管贯穿所述底座设置并朝向所述拢烟腔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电感烟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筒体,顶部封闭,底部设有敞口,周向设有进烟孔;
第二筒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并位于所述敞口侧;
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下方;
多个遮光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并沿所述底座的径向排布,所述第二筒体、所述底座与所有遮光片共同限定出拢烟腔;
电路板;
第一发射管;
第二发射管;
光敏接收管,所述第一发射管、所述第二发射管和所述光敏接收管均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发射管、所述第二发射管和所述光敏接收管贯穿所述底座设置并朝向所述拢烟腔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遮光片包括:
第一遮光段,位于所述底座的边缘,抵靠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
第二遮光段,位于所述第一遮光段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遮光段连接,朝向所述底座的中心,所述第二筒体抵靠所述第二遮光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第二遮光段所在的平面相交于所述底座的轴线;其中,所述底座的轴线与所述底座的顶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第一遮光段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底座的顶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部分遮光片的第二遮光段包括:
导向段,设置于该第二遮光段的内侧,所述导向段的高度小于该第二遮光段的高度,所述第二筒体抵靠于所述导向段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导向段的遮光片至少为3个且沿所述底座的径向均匀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段与所述第二遮光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三遮光段,所述第三遮光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颖王世彪席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利达华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