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感探测器
本技术涉及烟雾探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烟感探测器。
技术介绍
为了能及早地发现火灾以避免出现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各种场所、建筑物内通常都安装有烟感探测器。现有的烟感探测器通常包括:迷宫壳体、安装座、发射管和接收管,安装座固定在迷宫壳体内,发射管和接收管插接在安装座上且位于迷宫壳体内,发射管的光轴与接收管的光轴相交,使得接收管可以接收到发射管发射的光。由于现有的烟感探测器包括安装座,且发射管和接收管插接在安装座上,在组装烟感探测器时,需要先在迷宫壳体内安装上安装座,再对准安装座的插接位置将发射管和接收管插接在安装座上,使得烟感探测器的组装过程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感探测器,以简化烟感探测器的组装过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感探测器,包括:迷宫壳体、贴片式发射管、贴片式接收管、反光板、控制电路板;所述贴片式发射管与所述贴片式接收管均粘贴在所述迷宫壳体内;所述反光板固定在所述迷宫壳体内的第一位置,其中,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迷宫壳体(1)、贴片式发射管(2)、贴片式接收管(3)、反光板(4)、控制电路板(5);/n所述贴片式发射管(2)与所述贴片式接收管(3)均粘贴在所述迷宫壳体(1)内;/n所述反光板(4)固定在所述迷宫壳体(1)内的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使得第一方向与所述贴片式接收管(3)的光轴方向相交的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为:第一发射光经所述反光板(4)反射后所得光的方向,所述第一发射光为:所述贴片式发射管(2)发射的沿光轴方向的光;/n所述控制电路板(5)与所述贴片式发射管(2)、所述贴片式接收管(3)均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迷宫壳体(1)、贴片式发射管(2)、贴片式接收管(3)、反光板(4)、控制电路板(5);
所述贴片式发射管(2)与所述贴片式接收管(3)均粘贴在所述迷宫壳体(1)内;
所述反光板(4)固定在所述迷宫壳体(1)内的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使得第一方向与所述贴片式接收管(3)的光轴方向相交的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为:第一发射光经所述反光板(4)反射后所得光的方向,所述第一发射光为:所述贴片式发射管(2)发射的沿光轴方向的光;
所述控制电路板(5)与所述贴片式发射管(2)、所述贴片式接收管(3)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壳体(1)为一端开口的壳体;
所述控制电路板(5)固定覆盖于所述迷宫壳体(1)的开口端;
所述贴片式发射管(2)与所述贴片式接收管(3)均粘贴于所述控制电路板(5)面向所述迷宫壳体(1)内腔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感探测器还包括:全反光材质的第一隔板(6);
所述第一隔板(6)固定在所述迷宫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贴片式发射管(2)与所述贴片式接收管(3)之间;
所述第一隔板(6)的板面与所述贴片式发射管(2)的光轴平行,且所述第一隔板(6)的长度位于第一长度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长度范围为:使得所述第一隔板(6)不会遮挡第一反射光且能够遮挡第二反射光的长度范围,所述第一反射光为:所述贴片式发射管(2)发射的光经所述反光板(4)反射后所得的光,所述第二反射光为:所述贴片式发射管(2)发射的光经所述迷宫壳体(1)的内壁反射后所得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感探测器还包括:全反光材质的第二隔板(7);
所述第二隔板(7)固定在所述迷宫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洁波,魏云龙,刘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