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803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系统,过道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门禁、第二门禁机第三门禁,第一门禁处设置有第一摄像头,第二门禁处设置有第二摄像头,第三门禁处设置有第三摄像头,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及第三摄像头均与面部识别模块相连,主控装置利用网络模组通过互联网与在逃人员平台相连,网络模组还与终端机相连,终端机连接有报警装置及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与移动端相连,该发明专利技术在通道内部依次设置三个门禁,并且终端机和移动端相互配合,如果发现在逃人员,可以现场控制,并且通过可单独控制的三个门禁,可以将普通人员疏散,并将在逃人员控制在通道内,大大提高了捉捕概率,并且大大降低普通人群受伤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禁系统
,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用于公共场所的门禁大多只能记录经过人员的相貌,但是无法用于控制在逃人员的行动,多数只能用于辅助破案,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系统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系统,包括过道、第一门禁、第二门禁、第三门禁、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面部识别模块、主控装置、网络模组、在逃人员平台、终端机、报警装置、无线通讯模块、移动端及图像显示模块,所述过道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门禁、第二门禁机第三门禁,所述第一门禁处设置有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门禁处设置有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三门禁处设置有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及第三摄像头均与面部识别模块相连,所述面部识别模块分别与主控装置相连,所述主控装置分别与第一门禁、第二门禁及第三门禁相连,所述主控装置还与网络模组相连,所述网络模组通过互联网与在逃人员平台相连,所述网络模组还与终端机相连,所述终端机连接有报警装置及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移动端相连,所述移动端内部设置有图像显示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门禁、第二门禁及第三门禁均采用电动开闭门。优选的,所述主控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第一门禁控制器、第二门禁控制器及第三门禁控制器,所述第一门禁控制器、第二门禁控制器及第三门禁控制器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所述第一门禁控制器与第一门禁相连,所述第二门禁控制器与第二门禁相连,所述第三门禁控制器与第三门禁相连。优选的,所述在逃人员平台与警方在逃人员后台数据库相连。优选的,所述终端机采用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移动端表面设置有显示屏并用于接收图像信息。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当准备进入过道内并过卡时,首先由第一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进行人脸比对,通过网络模组与在逃人员平台相互匹配,如果没有匹配成功,第一门禁打开,让人员进入,如果匹配成功,第一门禁同样打开,让人员进入,终端机进行报警;步骤二:随后通过第二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后,进行人脸比对,再次通过网络模组与在逃人员平台相互匹配,如果没有匹配成功,第二门禁打开,如果匹配成功,第二门禁和第三门禁均改为手动控制,同时第一门禁锁死,并且终端机进行报警的同时,将人脸图像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到移动端上,通过携带移动端的人员在现场快速确认,并想办法让普通人员快速进入到第三门禁前,并从第三门禁走出,拖延在逃人员的走出时间,为了不使在逃人员起疑心,可以让在逃人员进入到第三门禁前,通过人工控制,将在逃人员控制在第二门禁和第三门禁之间,完成在逃人员的控制;步骤三:如果第三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后,进行人脸比对,再次通过网络模组与在逃人员平台相互匹配,如果没有匹配成功,第三门禁打开,如果匹配成功,第三门禁改为手动控制,第二门禁直接锁死,终端机进行报警的同时,将人脸图像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到移动端上,通过携带移动端的人员在现场快速确认,并手动控制第三门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通道内部依次设置三个门禁,且每个门禁均由一个单独的摄像头连接并通过主控装置进行控制,并且终端机和移动端相互配合,如果发现在逃人员,可以现场控制,并且通过可单独控制的三个门禁,可以将普通人员疏散,并将在逃人员控制在通道内,大大提高了捉捕概率,并且大大降低普通人群受伤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框架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过道1、第一门禁2、第二门禁3、第三门禁4、第一摄像头5、第二摄像头6、第三摄像头7、面部识别模块8、主控装置9、网络模组10、在逃人员平台11、终端机12、报警装置13、无线通讯模块14、移动端15、图像显示模块16、中央处理器901、第一门禁控制器902、第二门禁控制器903、第三门禁控制器90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系统,包括过道1、第一门禁2、第二门禁3、第三门禁4、第一摄像头5、第二摄像头6、第三摄像头7、面部识别模块8、主控装置9、网络模组10、在逃人员平台11、终端机12、报警装置13、无线通讯模块14、移动端15及图像显示模块16,过道1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门禁2、第二门禁3机第三门禁4,第一门禁2、第二门禁3及第三门禁4均采用电动开闭门,第一门禁2处设置有第一摄像头5,第二门禁3处设置有第二摄像头6,第三门禁4处设置有第三摄像头7,第一摄像头5、第二摄像头6及第三摄像头7均与面部识别模块8相连,面部识别模块8分别与主控装置9相连,主控装置9分别与第一门禁2、第二门禁3及第三门禁4相连,主控装置9包括中央处理器901、第一门禁控制器902、第二门禁控制器903及第三门禁控制器904,第一门禁控制器902、第二门禁控制器903及第三门禁控制器904均与中央处理器901相连,第一门禁控制器902与第一门禁2相连,第二门禁控制器903与第二门禁3相连,第三门禁控制器904与第三门禁4相连,主控装置9还与网络模组10相连,网络模组10通过互联网与在逃人员平台11相连,在逃人员平台11与警方在逃人员后台数据库相连,网络模组10还与终端机12相连,终端机12采用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任意一种,终端机12连接有报警装置13及无线通讯模块14,无线通讯模块14与移动端15相连,移动端15内部设置有图像显示模块16,移动端15表面设置有显示屏并用于接收图像信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当准备进入过道1内并过卡时,首先由第一摄像头5进行人脸识别,进行人脸比对,通过网络模组10与在逃人员平台11相互匹配,如果没有匹配成功,第一门禁2打开,让人员进入,如果匹配成功,第一门禁2同样打开,让人员进入,终端机12进行报警;步骤二:随后通过第二摄像头6进行人脸识别后,进行人脸比对,再次通过网络模组10与在逃人员平台11相互匹配,如果没有匹配成功,第二门禁3打开,如果匹配成功,第二门禁3和第三门禁4均改为手动控制,同时第一门禁2锁死,并且终端机12进行报警的同时,将人脸图像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4发送到移动端15上,通过携带移动端15的人员在现场快速确认,并想办法让普通人员快速进入到第三门禁4前,并从第三门禁4走出,拖延在逃人员的走出时间,为了不使在逃人员起疑心,可以让在逃人员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道(1)、第一门禁(2)、第二门禁(3)、第三门禁(4)、第一摄像头(5)、第二摄像头(6)、第三摄像头(7)、面部识别模块(8)、主控装置(9)、网络模组(10)、在逃人员平台(11)、终端机(12)、报警装置(13)、无线通讯模块(14)、移动端(15)及图像显示模块(16),所述过道(1)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门禁(2)、第二门禁(3)机第三门禁(4),所述第一门禁(2)处设置有第一摄像头(5),所述第二门禁(3)处设置有第二摄像头(6),所述第三门禁(4)处设置有第三摄像头(7),所述第一摄像头(5)、第二摄像头(6)及第三摄像头(7)均与面部识别模块(8)相连,所述面部识别模块(8)分别与主控装置(9)相连,所述主控装置(9)分别与第一门禁(2)、第二门禁(3)及第三门禁(4)相连,所述主控装置(9)还与网络模组(10)相连,所述网络模组(10)通过互联网与在逃人员平台(11)相连,所述网络模组(10)还与终端机(12)相连,所述终端机(12)连接有报警装置(13)及无线通讯模块(14),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4)与移动端(15)相连,所述移动端(15)内部设置有图像显示模块(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道(1)、第一门禁(2)、第二门禁(3)、第三门禁(4)、第一摄像头(5)、第二摄像头(6)、第三摄像头(7)、面部识别模块(8)、主控装置(9)、网络模组(10)、在逃人员平台(11)、终端机(12)、报警装置(13)、无线通讯模块(14)、移动端(15)及图像显示模块(16),所述过道(1)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门禁(2)、第二门禁(3)机第三门禁(4),所述第一门禁(2)处设置有第一摄像头(5),所述第二门禁(3)处设置有第二摄像头(6),所述第三门禁(4)处设置有第三摄像头(7),所述第一摄像头(5)、第二摄像头(6)及第三摄像头(7)均与面部识别模块(8)相连,所述面部识别模块(8)分别与主控装置(9)相连,所述主控装置(9)分别与第一门禁(2)、第二门禁(3)及第三门禁(4)相连,所述主控装置(9)还与网络模组(10)相连,所述网络模组(10)通过互联网与在逃人员平台(11)相连,所述网络模组(10)还与终端机(12)相连,所述终端机(12)连接有报警装置(13)及无线通讯模块(14),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4)与移动端(15)相连,所述移动端(15)内部设置有图像显示模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禁(2)、第二门禁(3)及第三门禁(4)均采用电动开闭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装置(9)包括中央处理器(901)、第一门禁控制器(902)、第二门禁控制器(903)及第三门禁控制器(904),所述第一门禁控制器(902)、第二门禁控制器(903)及第三门禁控制器(904)均与中央处理器(901)相连,所述第一门禁控制器(902)与第一门禁(2)相连,所述第二门禁控制器(903)与第二门禁(3)相连,所述第三门禁控制器(904)与第三门禁(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门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小龙郑竹安熊新翟豪瑞孙婷婷韦凌翔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