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荣新新专利>正文

一种排水渠水位快速提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01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渠水位快速提升结构,属于水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侧板,侧板右端内侧活动嵌入有拦截板,且侧板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侧板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板,水平板中贯穿设置有定位杆,侧板内侧与拦截板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竖杆,竖杆中开口设置有内槽,且内槽与拦截板相连接,侧板底部之间嵌入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表面前后两侧与侧板连接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该种排水渠水位快速提升结构拦截板,通过将侧板固定设置在水渠中,并将拦截板依次叠加卡入内槽中,使得水渠中的水被拦截板拦截阻挡,进而快速提高安装处的水渠水位便于人们的提水灌溉使用,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构建拦水结构的工作时间提高了灌溉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渠水位快速提升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位提升结构。
技术介绍
农田灌溉常利用江河之水通过地面上所开之“沟”引入农田,水渠是人工开凿的水道,有干渠、支渠之分,干渠与支渠一般用石砌或水泥筑成,水渠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渠道构筑物,起着输送水源、引水发电、农业灌溉等作用,在现在的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是乡下的农田灌溉中,人们时常需要对水渠中的水进行水位的提升拦截,以便于人们的提水灌溉使用,现在的水渠中若需要进行拦水取用操作时,大多只是利用石块等大体积物体堆积在水渠中将水位进行抬升便于人们的取用,但该种方式在搭建时需耗费较长时间的人力去构建该结构,导致该种方式不仅搭建不便且使用完毕后人们大多不会将石块取出,不利于水在水渠中的流动,因此,需要在现有的水位提升结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排水渠水位快速提升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排水渠水位快速提升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水渠水位快速提升结构,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右端内侧活动嵌入有拦截板,且侧板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所述侧板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中贯穿设置有定位杆,所述侧板内侧与拦截板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中开口设置有内槽,且内槽与拦截板相连接,所述侧板底部之间嵌入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前后两侧与侧板连接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且固定支架呈L状直角设置,所述底板左侧内部开口设置有内腔,所述底板左侧上表面开口设置有进水孔,所述拦截板下表面开口设置有嵌入槽,所述拦截板顶部嵌入固定有凸起边。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拦截板水平高度为30cm-40cm,且拦截板数量与侧板高度呈配套设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左侧横截面形状呈三角状设置,且底板底部下表面与侧板下表面呈同一水平面设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嵌入槽内部开口尺寸与凸起边尺寸呈配套设置,且嵌入槽内部可嵌入设置有胶垫。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内槽横截面形状呈十字状设置,且拦截板左右两侧形状与内槽内部呈配套设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水孔设有若干个呈均匀排布,且进水孔直径为5mm-10mm,且进水孔与内腔之间呈相通设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杆由螺纹钢筋切割制成,且定位杆底端呈倒圆锥状设置。有益效果:1、该种排水渠水位快速提升结构设置有拦截板,通过将侧板固定设置在水渠中,并将拦截板依次叠加卡入内槽中,使得水渠中的水被拦截板拦截阻挡,进而快速提高安装处的水渠水位便于人们的提水灌溉使用,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构建拦水结构的工作时间提高了灌溉的工作效率。2、设置有底板,水渠中的水源通过在水流压力的作用下穿过进水孔注入内腔中,使得底板快速的被水流压制在水渠底部,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在水渠中的稳定性。3、设置定位杆,当装置安装进水渠中时,将定位杆嵌入水渠两边的泥土中,使得装置利用水平板连接定位杆,进而有效的防止装置在水渠中被水流冲击移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板与底板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拦截板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板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中:1-侧板;101-水平板;102-定位杆;103-竖杆;1031-内槽;104-底板;1041-内腔;1042-进水孔;105-固定支架;2-拦截板;201-嵌入槽;202-凸起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排水渠水位快速提升结构,包括侧板1、水平板101、定位杆102、竖杆103、内槽1031、底板104、内腔1041、进水孔1042、固定支架105、拦截板2、嵌入槽201和凸起边202,侧板1右端内侧活动嵌入有拦截板2,且侧板1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侧板1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板101,水平板101中贯穿设置有定位杆102,侧板1内侧与拦截板2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竖杆103,竖杆103中开口设置有内槽1031,且内槽1031与拦截板2相连接,侧板1底部之间嵌入设置有底板104,底板104上表面前后两侧与侧板1连接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105,且固定支架105呈L状直角设置,底板104左侧内部开口设置有内腔1041,底板104左侧上表面开口设置有进水孔1042,拦截板2下表面开口设置有嵌入槽201,拦截板2顶部嵌入固定有凸起边202。本实施例中,拦截板2水平高度为30cm-40cm,且拦截板2数量与侧板1高度呈配套设置,通过将侧板1固定设置在水渠中,并将拦截板2依次叠加卡入内槽1031中,使得水渠中的水被拦截板2拦截阻挡,进而快速提高安装处的水渠水位便于人们的提水灌溉使用,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构建拦水结构的工作时间提高了灌溉的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底板104左侧横截面形状呈三角状设置,且底板104底部下表面与侧板1下表面呈同一水平面设置,水渠中的水源通过在水流压力的作用下穿过进水孔1042注入内腔1041中,使得底板104快速的被水流压制在水渠底部,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在水渠中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嵌入槽201内部开口尺寸与凸起边202尺寸呈配套设置,且嵌入槽201内部可嵌入设置有胶垫,使得拦截板2上下叠加时,嵌入槽201与凸起边202相互咬合,进而降低拦截板2之间缝隙的漏水状况,保证了水渠水位的快速提升。本实施例中,内槽1031横截面形状呈十字状设置,且拦截板2左右两侧形状与内槽1031内部呈配套设置,使得拦截板2卡入内槽1031后,拦截板2不会被水流冲击晃动,提高拦截板2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进水孔1042设有若干个呈均匀排布,且进水孔1042直径为5mm-10mm,且进水孔1042与内腔1041之间呈相通设置,使得水流快速的从进水孔1042进入内腔1041中,进而令底板104左侧质量增加有效的防止装置被水流冲击掀起。本实施例中,定位杆102由螺纹钢筋切割制成,且定位杆102底端呈倒圆锥状设置,当装置安装进水渠中时,将定位杆102嵌入水渠两边的泥土中,使得装置利用水平板101连接定位杆102,进而有效的防止装置在水渠中被水流冲击移位。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技术一种排水渠水位快速提升结构时,首先,将侧板1与底板104之间利用固定支架105相连接,随后将组装好的侧板1与底板104放入水渠中,接着利用工具将定位杆102穿过水平板101嵌入于水渠两边的泥土中,进而有效的防止装置在水渠中被水流冲击移位,紧接着将拦截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渠水位快速提升结构,包括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右端内侧活动嵌入有拦截板(2),且侧板(1)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所述侧板(1)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板(101),所述水平板(101)中贯穿设置有定位杆(102),所述侧板(1)内侧与拦截板(2)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竖杆(103),所述竖杆(103)中开口设置有内槽(1031),且内槽(1031)与拦截板(2)相连接,所述侧板(1)底部之间嵌入设置有底板(104),所述底板(104)上表面前后两侧与侧板(1)连接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105),且固定支架(105)呈L状直角设置,所述底板(104)左侧内部开口设置有内腔(1041),所述底板(104)左侧上表面开口设置有进水孔(1042),所述拦截板(2)下表面开口设置有嵌入槽(201),所述拦截板(2)顶部嵌入固定有凸起边(2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渠水位快速提升结构,包括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右端内侧活动嵌入有拦截板(2),且侧板(1)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所述侧板(1)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板(101),所述水平板(101)中贯穿设置有定位杆(102),所述侧板(1)内侧与拦截板(2)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竖杆(103),所述竖杆(103)中开口设置有内槽(1031),且内槽(1031)与拦截板(2)相连接,所述侧板(1)底部之间嵌入设置有底板(104),所述底板(104)上表面前后两侧与侧板(1)连接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105),且固定支架(105)呈L状直角设置,所述底板(104)左侧内部开口设置有内腔(1041),所述底板(104)左侧上表面开口设置有进水孔(1042),所述拦截板(2)下表面开口设置有嵌入槽(201),所述拦截板(2)顶部嵌入固定有凸起边(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渠水位快速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板(2)水平高度为30cm-40cm,且拦截板(2)数量与侧板(1)高度呈配套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新新
申请(专利权)人:荣新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