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包括堤坝,所述堤坝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堤坝的上端前侧固定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种植槽,所述扶手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报警器,所述堤坝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内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排水口和排水管的设置能够快速的将堤坝上侧的积水进行排泄,进一步的防止积水影响行人的走动,当水坝内的水位较高时,水位传感器将数据发送给微处理器,然后微处理器将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处理过后的数据信号发送给报警器,然后报警器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醒周围的住宅人员,进一步的能够方便人员进行提前疏散,防止洪水对住宅人员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
本技术涉及水利建造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
技术介绍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挡土墙常用的一般分为重力式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墙和加筋土挡土墙。随着技术的改善现在的挡土墙一般采用加筋土挡土墙,加筋土挡墙是利用加筋土技术修建的一种支挡构筑物,加筋土是一种在土中加入拉筋带的复合土,它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性能,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1920211766.2)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包括地基层和第一混凝土铺盖层,所述地基层的顶部铺设有沥青阻断层,所述沥青阻断层顶部固定安装有钢筋支撑架体,所述钢筋支撑架体内填充有混凝土浇筑层,所述混凝土浇筑层的顶部与前侧皆铺设有第一混凝土铺盖层,所述第一混凝土铺盖层的前侧铺设有第二混凝土铺盖层,所述第二混凝土铺盖层的前侧均匀分布有墙面石,且墙面石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种植槽,所述第一混凝土铺盖层的顶部设有第一种植槽。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该装置中缺少水位监测,当水位较高时容易被水冲塌,如果不能够及时疏散人员洪水会对周围的住宅人员造成危险,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包括堤坝;所述堤坝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堤坝的上端前侧固定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种植槽,所述扶手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报警器,所述堤坝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内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所述堤坝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堤坝的上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置于堤坝的右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弧形导水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堤坝的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救援箱,所述救援箱内装有救生圈和救生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堤坝的上端表面设有防滑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水口的内侧设有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通过排水口和排水管的设置能够快速的将堤坝上侧的积水进行排泄,进一步的防止积水影响行人的走动,当水坝内的水位较高时,水位传感器将数据发送给微处理器,然后微处理器将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处理过后的数据信号发送给报警器,然后报警器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醒周围的住宅人员,进一步的能够方便人员进行提前疏散,防止洪水对住宅人员造成危险。2.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通过弧形导水板的设置能够将水坝上的水浪冲击到弧形导水板上进行导向到水坝内,进一步的防止水进入到水坝上表面对水坝造成冲刷影响水坝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通过救生圈和救生衣的设置能够方便快速的对落水人员进行施救,减小危险的发生。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堤坝的俯视图。图中:1、堤坝;2、配电箱;3、微处理器;4、种植槽;5、扶手;6、报警器;7、弧形导水板;8、挡板;9、排水管;10、水位传感器;11、救生圈;12、救援箱;13、救生衣;14、防滑垫;15、排水口;16、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包括堤坝1;所述堤坝1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8,所述堤坝1的上端前侧固定安装有扶手5,所述扶手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种植槽4,所述扶手5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报警器6,所述堤坝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配电箱2,所述配电箱2内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3,所述堤坝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0,所述水位传感器10的数据输出端与微处理器3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堤坝1的上端开设有排水口15,所述排水口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的出水口置于堤坝1的右侧,通过排水口15和排水管9的设置能够快速的将堤坝1上侧的积水进行排泄,进一步的防止积水影响行人的走动,当水坝1内的水位较高时,水位传感器10将数据发送给微处理器3,然后微处理器3将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处理过后的数据信号发送给报警器6,然后报警器6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醒周围的住宅人员,进一步的能够方便人员进行提前疏散,防止洪水对住宅人员造成危险。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挡板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弧形导水板7,通过弧形导水板7的设置能够将水坝1上的水浪冲击到弧形导水板7上进行导向到水坝1内,进一步的防止水进入到水坝1上表面对水坝1造成冲刷影响水坝1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堤坝1的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救援箱12,所述救援箱12内装有救生圈11和救生衣13,通过救生圈11和救生衣13的设置能够方便快速的对落水人员进行施救,减小危险的发生。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堤坝1的上端表面设有防滑垫14,通过防滑垫14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增加堤坝1上的摩擦力,从而防止人员滑倒造成伤害。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排水口15的内侧设有过滤网16,通过过滤网16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杂物将排水管9造成堵塞,影响排水管9的正常排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包括堤坝1、配电箱2、微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堤坝(1);/n所述堤坝(1)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8),所述堤坝(1)的上端前侧固定安装有扶手(5),所述扶手(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种植槽(4),所述扶手(5)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报警器(6),所述堤坝(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配电箱(2),所述配电箱(2)内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3),所述堤坝(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0),所述水位传感器(10)的数据输出端与微处理器(3)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堤坝(1)的上端开设有排水口(15),所述排水口(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的出水口置于堤坝(1)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利绿化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堤坝(1);
所述堤坝(1)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挡板(8),所述堤坝(1)的上端前侧固定安装有扶手(5),所述扶手(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种植槽(4),所述扶手(5)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报警器(6),所述堤坝(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配电箱(2),所述配电箱(2)内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3),所述堤坝(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0),所述水位传感器(10)的数据输出端与微处理器(3)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堤坝(1)的上端开设有排水口(15),所述排水口(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跃求,童辉,王士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弘湘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