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分流用警示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987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分流用警示护栏,旨在解决传统的警示护栏整体无法拆卸折叠,不利于运输和存放,且到了夜间,由于驾驶员和行人视觉的原因,造成车辆或行人可能碰撞护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包括方形警示柱体和方形警示柱体下端安装的底座,所述方形警示柱体竖向的四个侧壁上均贴覆有反光警示板,底座为下端开口的敞口结构,底座的内腔设有移动机构,方形警示柱体的上端设有分流阻隔机构;所述分流阻隔机构包括安装在方形警示柱体的上端的外壳,外壳的中部竖向设有中柱,且中柱固定安装在方形警示柱体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市政道路分流使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分流用警示护栏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分流用警示护栏。
技术介绍
道路中间安装警示护栏,主要是为了分流保证行车安全。目前,道路交通隔离护栏用于道路机动车道划分、机非隔离、人行道隔离等,其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提升道路管理水平。通常道路交通分流护栏由平行间隔设置的立杆以及设置于立杆的横杆构成,立杆底部设有将护栏设于道路地面的底座。该结构的护栏在白天起到了良好的隔离效果,但是其整体无法拆卸折叠,因此在运输过程中会占用比较大的空间,不利于运输和存放,且到了夜间,尤其是照明条件较差的路段,由于驾驶员和行人视觉的原因,造成车辆或行人可能碰撞护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公开号为CN20522392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警示道路交通隔离护栏,它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焊接有护栏立柱;护栏立柱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护栏立柱两侧的上端和下端均焊接有两个连接片;连接片的中部竖直开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与通孔配合的六角螺栓;相邻的两个连接片之间设置有护栏横杆;护栏横杆的两端纵向开有与六角螺栓配合的圆孔,该装置可以使机动车司机和行人在晚上容易观察到,且成本低,效率高,但是该装置存在占地空间大,移动不便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市政道路分流用警示护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分流用警示护栏,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传统的警示护栏整体无法拆卸折叠,不利于运输和存放,且到了夜间,由于驾驶员和行人视觉的原因,造成车辆或行人可能碰撞护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分流用警示护栏,包括有警示柱体和固定安装在警示柱体下端的底座,在所述的警示柱体上贴覆有反光警示板,所述底座为下端开口的敞口结构,底座的内腔设有移动机构,在所述警示柱体的上端安装有分流阻隔机构。所述的分流阻隔机构包括有安装在警示柱体上端的外壳,在外壳的中部竖向设有中柱,且中柱固定安装在警示柱体的上端,在中柱外侧依次套设有卷簧和绕布筒,卷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中柱的侧壁和绕布筒的内壁上,绕布筒的环形外壁上缠绕有分流布条,且分流布条的一个端部穿出外壳并连接有挂接件,在外壳上背向挂接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挂接件相匹配的扣接件。在所述的扣接件上开有用于挂接件扣入的扣接槽,且扣接槽为自扣接件顶壁上开口并向下延伸的柱状槽结构。所述外壳的下端安装有转动环,且转动环转动安装在警示柱体上端开设的环形槽内,转动环外向延伸部的上端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多个沉孔螺栓安装在警示柱体的上端。所述分流布条上涂覆有反光涂料,反光涂料的颜色为绿色、黄色或红色。所述的警示柱体为内部中空的方形警示柱体结构,且警示柱体的边角处均设有向内凹陷的倒角。所述警示柱体竖向的四个侧壁上均贴覆有反光警示板。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有转动安装在底座内腔上部的丝杆,所述的丝杆水平安装,且丝杆的一端伸出底座的外腔并安装有旋钮,所述丝杆上螺纹套设有两组螺块,每组螺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螺块上的螺纹反向设置,每个螺块的下端铰接有支撑杆,且位于同一组的两个支撑杆的交叉部相互铰接,每个支撑杆的下端均铰接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限位滑板上端面开设的条形滑槽内,限位滑板滑动安装在底座的内壁上,限位滑板的下端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下部一体成型有呈90°翻折并向外延伸的稳固座。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通过方形警示柱体和反光警示板的组合结构,在方形警示柱体的四个侧壁上均安装有反光警示板,便于各个角度的车辆驾驶人员均可以观察到警示护栏,安全行驶,同时,相互独立分割的警示护栏,占地面积小,便于收放和运输。2、本技术通过方形警示柱体、底座、稳固座和移动机构的组合结构,通过移动机构的控制,放下万向轮,可以实现警示护栏的自由移动,便于工作人员将其转移到达合适的位置,在到达指定位置后,反向操作,收起万向轮,保证警示护栏抵触地面稳定的支撑,完成分流作用。3、本技术通过方形警示柱体、反光警示板和分流阻隔机构的组合结构,反光警示板配合分流阻隔机构中的分流布条,分流布条上涂覆有反光涂料,可以通过预加工完成,免去了现场涂覆的困扰,有效的实现增强视觉效果,保证道路车辆可以沿着警示护栏分隔出的市政道路分流行驶,同时分流布条的设置,可以将多个警示护栏连接起来,配合道路分流的变向进行改变,提高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分流阻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中:方形警示柱体1、反光警示板2、分流阻隔机构3、外壳31、中柱32、绕布筒33、卷簧34、分流布条35、挂接件36、扣接件37、扣接槽38、固定板4、底座5、稳固座6、移动机构7、丝杆71、旋钮72、螺块73、支撑杆74、滑块75、限位滑板76、万向轮77、转动环8、沉孔螺栓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市政道路分流用警示护栏,包括方形警示柱体1和方形警示柱体1下端安装的底座5,所述方形警示柱体1竖向的四个侧壁上均贴覆有反光警示板2,便于各个角度的车辆驾驶人员均可以观察到警示护栏,安全行驶,底座5为下端开口的敞口结构,底座5的内腔设有移动机构7,用于警示护栏的移动,方形警示柱体1的上端设有分流阻隔机构3,用于连接多个警示护栏,保证道路分流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分流阻隔机构3包括安装在方形警示柱体1的上端的外壳31,外壳31的中部竖向设有中柱32,且中柱32固定安装在方形警示柱体1的上端,中柱32上向外依次套设有卷簧34和绕布筒33,卷簧3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中柱32的侧壁和绕布筒33的内壁上,绕布筒33的环形外壁上缠绕有分流布条35,且分流布条35的一端到达外壳31的外腔并安装有挂接件36,外壳31背向挂接件3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挂接件36相匹配的扣接件37,抽拉挂接件36,通过分流布条35带动绕布筒33转动,随后将挂接件36扣接在另一个警示护栏的扣接件37上,实现一段道路的分流隔离,配合卷簧34,可以拉紧分流布条35,同时,在使用结束后,取下挂接件36,在卷簧34的卷收作用下,可以快速的完成分流布条35的回收,便于使用。可以理解的是,挂接件36和扣接件37是可以配套使用,并用于完成可拆卸式的固定作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扣接件37上开设有用于挂接件36扣入的扣接槽38,且扣接槽38为自扣接件37顶壁上开口并向下延伸的柱状槽结构,本实施例中,挂接件36可为梯形柱体,扣接件37为柱形块,且在柱形块上开设用于挂接件36自上向下插入并完成扣接的扣接槽38。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4所示,所述方形警示柱体1为内部中空结构,减轻了方形警示柱体1的重量,同时节约成本,方形警示柱体1的边角处均设有向内凹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分流用警示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警示柱体和固定安装在警示柱体下端的底座,在所述的警示柱体上贴覆有反光警示板,所述底座为下端开口的敞口结构,底座的内腔设有移动机构,在所述警示柱体的上端安装有分流阻隔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分流用警示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警示柱体和固定安装在警示柱体下端的底座,在所述的警示柱体上贴覆有反光警示板,所述底座为下端开口的敞口结构,底座的内腔设有移动机构,在所述警示柱体的上端安装有分流阻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分流用警示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阻隔机构包括有安装在警示柱体上端的外壳,在外壳的中部竖向设有中柱,且中柱固定安装在警示柱体的上端,在中柱外侧依次套设有卷簧和绕布筒,卷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中柱的侧壁和绕布筒的内壁上,绕布筒的环形外壁上缠绕有分流布条,且分流布条的一个端部穿出外壳并连接有挂接件,在外壳上背向挂接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挂接件相匹配的扣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分流用警示护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扣接件上开有用于挂接件扣入的扣接槽,且扣接槽为自扣接件顶壁上开口并向下延伸的柱状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分流用警示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下端安装有转动环,且转动环转动安装在警示柱体上端开设的环形槽内,转动环外向延伸部的上端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多个沉孔螺栓安装在警示柱体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平安东兵陈潺范卓越胡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