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867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其结构包括安装板、侧板、控制开关、电源线、支撑腿和驱动电机,通过在防尘壳内部等距设置了快速拆卸装置,通过按压按钮,按钮在外壳中向左移动,按钮带动滑块在导向杆上向左滑动,使滑块伸入活动板顶部右端,滑块带动活动板向下移动,复位弹簧受力进行收缩,同时活动板带动卡勾向下移动,使卡勾与卡槽内侧面相分离,当松开按钮时,复位弹簧失去受力进行收缩,复位弹簧带动连接板向右移动,连接板带动按钮向右进行复位,达到复位按钮的效果,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对于侧盖的拆卸效果较麻烦和对于按钮复位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珍珠球棉机
,具体涉及一种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棉即棉纤维是由受精胚珠的表皮细胞经伸长、加厚而成的种子纤维,不同于一般的韧皮纤维,它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棉纤维是由受精胚珠的表皮细胞经伸长、加厚而成的种子纤维,不同于一般的韧皮纤维,它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在珍珠球棉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但是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一般都是,通过将第二转轴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接着通过控制开关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主动轮和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第二转轴和导辊进行转动,但是传统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对于侧盖的拆卸效果较麻烦,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非常用力才只能将侧盖拔出,容易导致卡勾损坏无法卡扣,同时传统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对于按钮复位效果较差,导致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解决了传统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对于侧盖的拆卸效果较麻烦,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非常用力才只能将侧盖拔出,容易导致卡勾损坏无法卡扣,同时传统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对于按钮复位效果较差,导致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使用体验感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板,快速拆卸装置,用于对侧盖进行快速拆卸;支撑腿,用于对安装板进行固定支撑;防尘壳,用于对主动轮进行防尘保护;主动轮,用于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支撑腿长度设置为六十厘米;进一步的,所述防尘壳长度设置为四十厘米,并且防尘壳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左端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右上端固定有控制开关,所述侧板左下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安装板底部右端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安装板顶部右端三分之一处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前端面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前端面设置有防尘壳,所述防尘壳前端面设置有侧盖,所述防尘壳内部等距设置有快速拆卸装置,所述防尘壳背面左下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套接有导辊,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前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外表面缠绕有皮带,所述皮带内部左端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侧盖底部左右水平相对嵌入有卡槽,所述电源线和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开关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快速拆卸装置包括外壳、通孔、卡勾、按钮、活动板、小弹簧、复位机构、滑块和导向杆,所述外壳顶端中部嵌入有通孔,所述卡勾贯穿于通孔中部,所述按钮安装于外壳右中部,所述活动板与外壳内部左上端活动连接,所述小弹簧与活动板底部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按钮外表面左端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滑块与按钮左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与外壳内部右端固定连接,并且滑块与导向杆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与防尘壳内部左上固定连接,所述卡勾与卡槽内侧面相卡接。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限位板和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板右端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接于按钮外表面左端,所述按钮贯穿于限位板中部。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呈长方体状,并且外壳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摆动时与外壳之间的夹角逐渐递增,并且活动板与外壳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130°。进一步的,所述按钮右端呈弧形状,并且按钮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路。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长度设置为5厘米,并且复位弹簧伸缩范围为2-8厘米。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为铝合金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为不锈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传统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对于侧盖的拆卸效果较麻烦的问题,通过在防尘壳内部等距设置了快速拆卸装置,通过按压按钮,按钮在外壳中向左移动,按钮带动滑块在导向杆上向左滑动,使滑块伸入活动板顶部右端,滑块带动活动板向下移动,小弹簧受力进行收缩,同时活动板带动卡勾向下移动,使卡勾与卡槽内侧面相分离,接着将侧盖取下即可,达到快速拆卸侧盖的效果,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对于侧盖的拆卸效果较麻烦的问题。2)、为解决传统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对于按钮复位效果较差的问题,通过在按钮外表面左端设置了复位机构,当按钮在外壳内部向左移动时,按钮带动连接板同步向左移动,复位弹簧受力进行拉伸,当松开按钮时,复位弹簧失去受力进行收缩,复位弹簧带动连接板向右移动,连接板带动按钮向右进行复位,达到复位按钮的效果,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对于按钮复位效果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快速拆卸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快速拆卸装置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复位机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安装板-1、侧板-2、控制开关-3、电源线-4、支撑腿-5、驱动电机-6、第一转轴-7、防尘壳-8、侧盖-9、快速拆卸装置-10、第二转轴-11、导辊-12、主动轮-13、皮带-14、从动轮-15、卡槽-16、外壳-101、通孔-102、卡勾-103、按钮-104、活动板-105、小弹簧-106、复位机构-107、滑块-108、导向杆-109、限位板-1071、复位弹簧-107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板1,快速拆卸装置10,用于对侧盖9进行快速拆卸;支撑腿5,用于对安装板1进行固定支撑;防尘壳8,用于对主动轮13进行防尘保护;主动轮13,用于带动从动轮15进行转动;其中,所述支撑腿5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支撑腿5长度设置为六十厘米;其中,所述防尘壳8长度设置为四十厘米,并且防尘壳8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其中,所述安装板1左端固定有侧板2,所述侧板2右上端固定有控制开关3,所述侧板2左下端设置有电源线4,所述安装板1底部右端固定有支撑腿5,所述安装板1顶部右端三分之一处固定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前端面设置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前端面设置有防尘壳8,所述防尘壳8前端面设置有侧盖9,所述防尘壳8内部等距设置有快速拆卸装置10,所述防尘壳8背面左下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外表面套接有导辊12,所述第一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快速拆卸装置(10),用于对侧盖(9)进行快速拆卸;/n支撑腿(5),用于对安装板(1)进行固定支撑;/n防尘壳(8),用于对主动轮(13)进行防尘保护;/n主动轮(13),用于带动从动轮(15)进行转动;/n其中,所述支撑腿(5)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支撑腿(5)长度设置为六十厘米;/n其中,所述防尘壳(8)长度设置为四十厘米,并且防尘壳(8)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快速拆卸装置(10),用于对侧盖(9)进行快速拆卸;
支撑腿(5),用于对安装板(1)进行固定支撑;
防尘壳(8),用于对主动轮(13)进行防尘保护;
主动轮(13),用于带动从动轮(15)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支撑腿(5)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支撑腿(5)长度设置为六十厘米;
其中,所述防尘壳(8)长度设置为四十厘米,并且防尘壳(8)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左端固定有侧板(2),所述侧板(2)右上端固定有控制开关(3),所述侧板(2)左下端设置有电源线(4),所述安装板(1)底部右端固定有支撑腿(5),所述安装板(1)顶部右端三分之一处固定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前端面设置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前端面设置有防尘壳(8),所述防尘壳(8)前端面设置有侧盖(9),所述防尘壳(8)内部等距设置有快速拆卸装置(10),所述防尘壳(8)背面左下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外表面套接有导辊(12),所述第一转轴(7)外表面前端设置有主动轮(13),所述主动轮(13)外表面缠绕有皮带(14),所述皮带(14)内部左端设置有从动轮(15),所述侧盖(9)底部左右水平相对嵌入有卡槽(16),所述电源线(4)和驱动电机(6)均与控制开关(3)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珍珠球棉机的稳定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拆卸装置(10)包括外壳(101)、通孔(102)、卡勾(103)、按钮(104)、活动板(105)、小弹簧(106)、复位机构(107)、滑块(108)和导向杆(109),所述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聪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煜茂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